报告类型 | 纸介版 | PDF Email版 | PDF 光盘版 | 两种版本价格 |
价格 | | 12800元 | | |
优惠价 | | | | |
English | | | | |
报告页数 | 108页 | 图表数 | 44幅 | |
报告目录
查看简介
1. 研究简读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发现和结论
1.3.1. 研究过程中主要发现
1.3.2. 研究结论
2. 移动互联网的演进
2.1.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2.1.1. 互联网发展现状和趋势
2.1.1.1. 互联网发展现状
2.1.1.2. 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
2.1.2. 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1.2.1. 从数据看移动通信的发展
2.1.2.2. 从业务看移动通信的发展
2.1.3.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
2.1.3.1. 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殊途同归
2.1.3.2.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2.2. 移动互联网企业演进路径
2.3. 移动互联网主要应用
3. 供应商的转型
3.1. 硬件厂商的转型
3.1.1. 苹果的iPhone移动互联战略
3.1.1.1. iPhone移动互联网战略
3.1.1.2. 商业模式: C2C模式
3.1.1.3. 产品开发、运营模式
3.1.1.4. 盈利模式
3.1.1.5. 合作与分成模式
3.1.2. 诺基亚的OVI战略
3.1.2.1. OVI移动互联战略
3.1.2.2. 商业模式:B2C+C2C模式
3.1.2.3. 产品开发、运营模式
3.1.2.4. 盈利模式
3.1.2.5. 合作、开放模式
3.2. 互联网企业的转型
3.2.1. GOOGLE的Android战略
3.2.1.1. Android的移动互联战略
3.2.1.2. 商业模式:服务汇聚人气,沿袭广告收费
3.2.1.3. 产品开发、运营模式
3.2.1.4. 盈利模式
3.2.1.5. 合作、免费模式
3.2.2. 微软的live战略
3.2.2.1. Live.com战略
3.2.2.2. 商业模式:软件+服务
3.2.2.3. 产品开发、运营模式
3.2.2.4. 盈利模式
3.3. 其它供应商的转型
3.3.1. CP/SP的转型
3.3.2. 资费影响
3.3.3. 其他的转型
4. 海外运营商的转型
4.1. 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2. 欧美运营商的转型
4.2.1. 沃达丰发展研究
4.2.1.1. 沃达丰的发展概况
4.2.1.2. 沃达丰的移动互联战略分析
4.2.2. 和黄(HUTCHISON)发展研究
4.2.2.1. 和黄的发展概况
4.2.2.2. 和黄的移动互联战略分析
4.2.3. Orange发展研究
4.2.3.1. Orange的发展概况
4.2.3.2. Orange的移动互联战略分析
4.2.4. T-MOBILE发展研究
4.2.4.1. T-MOBILE的发展概况
4.2.4.2. T-MOBILE的移动战略分析
4.2.5. Verizon发展研究
4.2.5.1. Verizon的发展概况
4.2.5.2. Verizon的移动互联战略分析
4.2.6. Cingular发展研究
4.2.6.1. Cingular的发展概况
4.2.6.2. Cingular的移动互联战略分析
4.3. 日韩运营商的转型
4.3.1. 日本NTT的FOMA模式
4.3.1.1. NTT DoCoMo的发展概况
4.3.1.2. NTT DoCoMo的移动互联战略分析
4.3.2. 韩国SKT模式
4.3.2.1. SKT的发展概况
4.3.2.2. SKT移动互联业务品牌战略分析
5. 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与运营模式
5.1. 商业模式
5.2. 运营模式
5.2.1. 产品开发与管理
5.2.1.1. 移动互联业务开发模式
5.2.1.2. 移动互联业务管理模式
5.2.2. 渠道与营销模式
5.2.2.1. 移动互联业务营销模式变革
5.2.2.2. 移动互联业务渠道变革
5.2.3. 盈利模式
5.2.4. 组织架构
5.2.4.1. 产品经理负责制
5.2.4.2. 全网统一的运营模式
图目录(31)
图1 1:移动互联网发展战略研究方法
图2 1 中国互联网用户增长情况
图2 2:互联网发展的下一阶段是移动互联网
图2 3 2008-2010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预测
图2 4:移动通信未来发展三个阶段
图2 5:未来整合体验模型
图2 6: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特征相结合产生大量新兴移动互联业务
图2 7: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图2 8:互联网企业和电信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演进路径示意图
图2 9:移动互联网的竞争地图
图2 10:未来移动互联网主要应用
图3 1:智能手机用户网络广告请求次数比较
图3 2:智能手机用户在互联网上的访问量比较
图3 3:商业模式
图3 4:App Store应用发布趋势
图3 5:App Store应用数量增长趋势
图3 6:App Store应用平均价格
图3 7:App Store应用分布状况
图3 8:Ovi网站主页
图3 9:融合了Google四个基础软件的手机操作界面
图3 10:G1(左图)与G2(右图)手机外观变化
图3 11:截至08年10月29日,Android Market各种类别所包含应用的数量
图3 12:谷歌G1手机上市第一周Android Market七大下载量最高应用
图5 1 移动互联业务“先上线后调整”的产品开发模式
图5 2 移动互联业务全网统一运营管理模式
图5 3 移动互联业务的AIEAS营销模式
图5 4 口碑营销的5T法则
图5 5 移动互动时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运营商渠道体系
图5 6:竞争驱动下的盈利模式变化模型
图5 7:未来运营商的组织架构
图5 8:移动互联业务分产品/频道的全网统一运营模式
表目录(13)
表 2 1 网络应用使用率和用户规模
表 3 1 2008年十大iPhone付费应用
表 3 2 2008年十大iPhone免费应用
表 3 3 免费与收费应用数对比
表 3 4 应用数量增长对比
表 3 5 诺基亚转型收购大事记
表 3 6 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微软与谷歌财务报告比较
表 3 7 2009年1月1日中国移动GPRS资费调整
表 4 1 T-mobile提供的3G业务内容
表 4 2 Verizon Wireless提供的3G业务
表 4 3 Verizon Wireless 3G业务资费
表 4 4 Cingular 3G业务资费
表 4 5 FOMA服务类型及内容列表
报告简介
移动互联网有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先进技术,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手机用户通过移动接入,随时获取互联网的信息和内容,实现手机和互联网无缝对接,开拓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移动互联网市场。
在经历短短几年的发展后,移动互联网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应用上,都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局,从初始阶段的“有围墙的花园”——WAP的封闭的局限中走了出来,迈向更为广阔、开放的移动互联网世界,走向更为深层次的技术和业务的融合,最终,移动互联网将会迎来一个无处不在的信息服务阶段。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演进,IT厂商、互联网企业以及移动运营商各个采取不同的发展规划和战略转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根据目前的资源优势,积极开拓市场发展空间,竭力维持自身的利益,在转型中逐渐寻求突破的机会,积极布局在未来移动互联产业链中的棋子,控制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谋求移动互联的话语权,为将来移动互联的发展赢取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研究方法:
本报告的研究方法分为三个步骤,阐述移动互联发展战略研究的具体内容。
即基础分析——结合案例归纳——策略输出。分别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供应商和运营商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实例、未来移动互联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
基础分析:基于在电信运营方面的多年研究和实战操作经验,对移动互联战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展望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态势;从电信数据、电信业务的角度看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总结推导出移动互联网的演进路径及具体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案例归纳:由实际案例出发,归纳各大企业、运营商转型之路。其中供应商包括苹果、诺基亚等,运营商包括沃达丰、NTT、SKT等等众多案例,囊括了世界范围内的各大电信企业和运营商。
策略输出:提出了移动互联的创新商业模式和运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