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执行峰会      论  坛 搜  索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 2008报告预订(|)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3see网首页  >>  其他行业  >>  其他  >>  2007印度居民沟通指数研究报告
2007印度居民沟通指数研究报告
完成日期:2007年04月
报告类型纸介版PDF Email版PDF 光盘版两种版本价格
价格40000 40000   
优惠价    
English    
报告页数163页 图表数 188个  


报告目录    查看简介

第一部分 研究介绍和方法
一、研究简介
二、指数研究方法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调整
1. 德尔菲专家法过程简介
2. 专家构成
附表 中国专家构成
附表 中国专家名单详细列表
附表 印度专家构成
(二)指标体系解释
(三)指标的测量方法
第二部分 印度人沟通指数总体结果
一、指数总得分:74.50分
二、不同人口学背景下指数得分差别
附图 不同性别群体沟通指数得分
附图 不同年龄群体沟通指数得分
附图 不同文化程度群体沟通指数得分
附图 不同收入群体沟通指数得分
附图 不同职业群体沟通指数得分
附图 印度一二三线城市居民沟通指数得分
附图 不同社会阶层群体沟通指数得分
第四部分 中印沟通指数对比研究
发现一:印度人沟通水平略高于中国人
附图 2006年中国和印度城市居民沟通指数得分比较
附图 2006年中国和印度城市居民沟通指数得分分布情况
发现二:印度人具有更强沟通意识和能力,媒体和沟通工具使用提升中国人沟通优势
附图 中国和印度城市居民沟通指数一级指标得分比较
附图 中国和印度城市居民沟通指数二级指标得分比较
附图 中国和印度城市居民沟通指数三级指标得分比较
发现三:中印人际圈层结构比较
一、相似的亲缘核心,人际外围空间差异
附图 中国人人际网络示意图
附图 印度人人际网络示意图
附图 中国人人际关系亲疏距离图谱
附图 印度人人际关系亲疏距离图谱
二、带有共性的亚洲亲缘交往模式
附图 中印人际圈社交半径比较(人)
附图 中印各人际圈交往规模占总体社交半径比例比较
附图 中国居民人际沟通频率、沟通深度和沟通收益比较(分)
附图 印度居民人际沟通频率、沟通深度和沟通收益比较(分)
三、中国人表现出特有的“同学社交”特点
附图 中印人际圈社交半径比较(人)
附图 中印各人际圈交往规模占总体社交半径比例比较
附图 中国居民人际沟通频率、沟通深度和沟通收益比较(分)
附图 印度居民人际沟通频率、沟通深度和沟通收益比较(分)
附图 亲属圈、同学圈、同事圈和社交圈对您的帮助大吗(中国)?
附图 亲属圈、同学圈、同事圈和社交圈对您的帮助大吗(印度)?
四、中国人社交半径更长,但活跃度不如印度
附图 中印社交半径和活跃社交半径比较(人)
附图 中国人交往圈规模和活跃人数
附图 印度人交往圈规模和活跃人数
发现四:中印社会资本结构差异比较
一、印度人社会资本积累高于中国人
附表 中印居民社会资本数量和转化情况比较(人)
附图 中印居民社会资本拥有量分布情况
二、中印社会资本结构有所差异
附图 中印社会资本结构
附图 中印人际交往社会资本转化
发现五:中印陌生人社交差异
一、更为开放的印度陌生人交往
附图 中国居民,擅长和熟人/陌生人交往吗?
附图 印度居民,擅长和熟人/陌生人交往吗?
附图 中国居民在生活中结识新认识的人的机会多吗?
附图 印度居民在生活中结识新认识的人的机会多吗?
附图 中印居民在不同场合下陌生人交往主动性比较(分)
附图 中国居民和印度居民在不同场合陌生人交往表现(%)
附图 中国人与不同陌生人交往意愿比较
附图 印度人与不同陌生人交往意愿比较
二、中国居民人际开拓弱于印度
附图 中印“人际开拓增量”和 “人际期望增量”对比(每月)
三、中国人陌生人交往缺乏渠道和机会
附图 你希望结交更多的新朋友吗?(中国)
附图 你希望结交更多的新朋友吗?(印度)
附表 中印接触陌生人少的原因(%)
附表 中印居民人际交往途径比较
附表 中印居民人际交往途径分类比较
附表 中印居民人际交往途径分类比较
发现六:沟通工具使用和媒体接触的中印差异比较
一、中国人更热衷新兴网络通讯工具
附图 中印居民沟通工具用户率(%)及使用频率(分)比较
二、广播在印度仍有市场,中国网民更具规模
附图 中印居民媒体接触率(%)及使用频率(分)比较
附图 中印各媒体使用频率分布图
附表 各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群体对媒体的投入时间统计
三、中国居民沟通工具和媒体花费投入高于印度
附表 中印居民沟通工具消费投入比较
附表 中印居民媒体消费投入比较
附1:中国和印度城市居民沟通指数得分比较
附2:中国和印度城市居民抽样分布情况
第四部分 印度人际沟通状况研究
第一章 人际社会网络与交往活动
一、印度社会人际关系结构
(一)印度人的人际网络结构
1. 不同人际交往圈的构成
附图 人际网络圈层示意图
附图 印度人人际交往近圈、中圈、外圈构成图谱
2. 不同人际交往圈的广度
附图 人际交往构成图
附图 不同人际圈社交半径和活跃社交半径(人)
附图 印度人交往圈规模和活跃人数
附图 不同性别人群人际圈社交半径
附图 不同性别人群人际圈活跃社交半径
附图 不同年龄段人群人际圈社交半径
附图 不同年龄段人群人际圈活跃社交半径
附图 不同SEC群体人际圈社交半径
附图 不同SEC群体人际圈活跃社交半径
3. 不同人际交往圈的沟通频率
附图 和亲属圈、同学圈、同事圈和社交圈交流多吗?
附图 不同性别群体与人际圈的交往频率(分)
附图 不同年龄段群体与人际圈的交往频率(分)
附图 不同职业群体与与人际圈的交往频率(分)
4. 不同人际交往圈的沟通深度
附图 和亲属圈、同学圈、同事圈和社交圈感觉亲近吗?
附图 不同性别群体与人际圈的交往深度(分)
附图 不同年龄段群体与人际圈的交往深度(分)
附图 不同SEC群体与人际圈的交往深度(分)
5. 不同人际交往圈的作用和功能
附图 亲属圈、同学圈、同事圈和社交圈对您的帮助大吗(印度)?
附图 不同文化程度群体对人际圈交往帮助评价(分)
附图 不同年龄人群对人际圈交往帮助评价(分)
附图 不同SEC群体对人际圈交往帮助评价(分)
(二)沟通主题与内容
附图 人们日常谈论最多的话题(%)
附表 印度人内圈、中圈、外圈人际沟通主题(%)
(三)人际角色扮演
附表 印度居民在不同情景下人际交往角色扮演的不同(%)
二、印度人的社交活动参与
(一)印度居民社交活动参与
附图 印度居民社交参与情况(%)
附图 印度居民参加社交活动的种类统计(%)
附图 不同性别印度居民社交活动参与情况比较(%)
附图 不同SEC群体社交活动参与种类数量
附图 不同SEC群体社交活动参与种类
(二)印度居民社交活动花费投入
附图 不同SEC群体人际交往费用对比(印度卢比)
三、印度人的社会资本数量
附图 印度居民社会资本积累量
附图 印度居民社会资本拥有量分布情况
四、印度人的社会资本结构
附图 印度社会资本结构
附图 印度人社交半径与社会资本转化
第二章 家庭沟通
一、不同代际人群家庭沟通现状
(一)心理距离
附图 与家庭成员心理距离亲近程度比较(分)
(二)理解度
附图 与家庭成员理解程度比较(分)
(三)相处时间
附图 与家庭成员交流时间比较(分)
(四)交流对象的选择
第三章 邻里交往与沟通
一、邻里关系现状
附图 印度居民邻里关系总体情况
附表 在过于一年里,你曾经在某件事情上得到过邻居的帮助吗?
二、邻里交往意愿
附图 你希望和周围邻居经常来往吗?
第四章 陌生人交往
一、人际交往开拓
(一)人际开拓增量
附图 印度居民过去一个月内新结识的人数
附图 不同性别人群人际开拓增量
附图 不同年龄段群体人际开拓增量
附图 不同群体人际开拓增量
(二)人际维持增量
附图 不同性别人群人际维持增量
附图 不同年龄段群体人际维持增量
附图 不同群体人际维持增量对比
(三)人际开拓期望
附图 您希望平均每个月新结识几个人?
附图 不同性别人群人际开拓期望
附图 不同年龄段人群人际开拓期望
附图 不同群体人际开拓期望
二、陌生人社交现状
附图 印度居民在不同场合下陌生人交往主动性比较(分)
附表 不同场景下陌生人交往状况(%)
附图 印度居民在不同场合陌生人交往表现(%)
三、与陌生人交往意愿
(一)交往意愿水平
附图 你希望结交更多的新朋友吗?
附图 不同性别群体与陌生人交往意愿
附图 不同年龄段人群与陌生人交往意愿
附图 不同SEC群体与陌生人交往意愿
(二)陌生人社交消极意愿原因
附图 不希望和陌生人交往的原因
(三)与不同陌生人的交往意愿
附图 印度人与不同陌生人交往意愿比较
四、陌生人结识机会与方式
(一)陌生人结识机会
附图 在生活中结识新朋友多吗?
附图 不同性别人群结识新朋友机会比较
附图 不同年龄段人群结识新朋友机会比较
附图 不同SEC结识新朋友的机会比较(%)
附表 印度居民结识陌生人机会少的原因(%)
附表 不同群体结识陌生人少的原因(%)
(二)与陌生人交往方式与途径
附表 印度居民结识新人的方式与途径
附表 印度居民人际交往途径分类比较
附表 不同性别群体人际交往结识途径对比(%)
附表 不同年龄群体人际交往结识途径对比(%)
第五章 网络社交
附图 您在网络上和陌生人聊过天吗?
附图 不同性别网民和陌生人网聊比率(%)
附图 不同年龄网民和陌生人网聊比率(%)
附图 不同SEC网民和陌生人网聊比率(%)
附图 不同性别人群网友数量(人)
附图 不同年龄段群体网友数量(人)
附图 不同SEC群体网友数量(人)
第五部分 印度人沟通工具使用
第一章 沟通工具产品家庭使用状况
一、家庭使用现状
(一)沟通工具产品家庭普及率
附表 沟通工具产品家庭普及率(%)
附表 不同地域居民的沟通工具产品家庭普及率(%)
附表 不同SEC人群的沟通工具产品家庭普及率(%)
(二)未使用的原因
附表 家里没有使用电脑的原因
附表 家里没有使用手机的原因
附表 家里没有使用互联网的原因
二、未来购买预期
附表 在未来12个月内,各种产品的家庭购买预期(%)
附表 家庭电脑品牌购买预期
附表 家庭手机品牌购买预期
三、购买习惯与主要考虑因素
附表 在我的朋友/同学/同事中,我是否尝试新技术产品?
附表 当我购买新技术产品时,我是否和周围人谈论它?
附图 新科技产品购买时,对各种来源信息的信任程度(分)
附图 购买新科技产品时,多大程度相信来自以下这些人的信息?
附图 购买新科技产品时,多大程度相信以下来源的信息?
附图 购买新科技产品时,各种购买因素的重要性(分)
第二章 个人沟通工具使用状况
一、沟通工具的使用行为
(一)常用沟通工具类型
附表 印度居民沟通工具使用率比较(%)
附表 不同地域沟通工具的使用率
附表 不同年龄段群体沟通工具的使用率
附表 不同职业群体沟通工具的使用率
(二)沟通工具使用频率
附图 十种常用通讯工具的使用频率(分)
(三)沟通工具的花费投入
附表 印度居民手机和固定电话月均消费比较
附表 不同年龄段居民沟通工具月均消费投入
附表 不同SEC居民沟通工具月均消费投入
二、沟通工具使用偏好
附图 不同情况下偏向使用哪种沟通工具?
三、沟通工具的依赖程度
附图 最想留下的沟通工具
第三章 移动通讯工具的使用习惯
(一)手机、小灵通所存电话号码数
附图 印度居民手机所存电话号码数量
(二)每天收发手机短信数
(三)每天收发Email数
第六部分 媒体接触使用习惯
第一章 媒体接触习惯
一、媒体接触频率
附图 印度居民媒体接触率(%)及使用频率(分)比较
附图 印度各媒体使用频率分布图
附图 男女媒体使用频率比较(分)
附图 不同年龄群体媒体使用频率比较(分)
附图 不同SEC群体媒体使用频率比较(分)
二、媒体接触时间投入
附表 印度居民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群体对媒体的投入时间统计
三、媒体花费投入
附表 印度居民居民媒体消费比较(元)
附表 不同SEC群体媒体消费比较(印度卢比)
四、媒体互动
附图 印度居民媒体互动参与次数(%)
五、媒体接触效果评价
附图 媒体信息质量评价多维度对比(分)
附图 各媒体在信息质量不同维度上的表现(分)
第三章 门户搜索引擎网站接触习惯与信任度
一、门户搜索引擎网站访问率
附表 门户式搜索引擎网站访问率
二、门户搜索引擎网站访问频率
附图 各门户搜索引擎网站访问频率(分)
附图 各门户搜索引擎网站访问频率(%)
三、两大门户搜索引擎信任度
附图 两大搜索引擎信任度比较
附图 不同年龄群体对三大搜索引擎的信任度比较(分)
附录一 指数研究框架
一、指数定义
二、指数得分含义
三、指数内容
四、指数权重含义说明
附表 2006年印度居民沟通指数指标体系及权重
五、指数计算方法说明
附录二 指数得分
附录三 技术报告
一、抽样设计
1. 调查区域与样本量设计
2. 调查对象
3. 抽样方法
4. 抽样分布
附表 12个城市样本分布情况
附表 受访对象性别分布
附表 受访对象年龄分布
附表 受访对象文化程度分布
附表 受访对象职业分布
附表 受访对象家庭月均收入分布
附表 受访对象信仰宗教分布
附表 受访对象SEC分布
二、实地执行
1. 执行时间
2. 访问方法
附表 访问语言
3.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4. 加权说明
5. 复核情况
三、指标体系说明
1. 指标体系与问卷变量对应
2. 指标计算分段标准
3. 报告中出现的特殊情况说明
4. 本指数研究结果的代表性说明


报告简介

  随着二十一世纪到来,人类进入“信息爆炸时代”。信息的海量增长更加凸现沟通的重要性,一个人通过人际网络、媒体和沟通工具获取及利用信息的程度,将直接影响着他在社会中获得机会的可能性甚至生活质量的好坏。《2007年零点印度居民沟通指数报告》,是基于2005年零点中国沟通指数的起始性研究而在印度的首次尝试,它通过量化测量人们借助媒体、沟通工具和人际网络信息交换信息的能力,以指数的方式勾画当代印度人的沟通模式图景,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了印度城市居民沟通模式和行为的变化,并且进行中印对比。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经济浪潮和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的大背景下,这种连续性的实证性研究,能够深刻考察当代印度居民的沟通模式和行为习惯正在发生着怎样的改变。从微观生活层面的私域建构,到与外界信息交换和交往的社会化过程,沟通指数对影响这种行为趋向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
  
返回】     【关闭
付费报告      
购买方式:    报告订购单下载
客服经理-段小姐
电 话:010-85863259
邮 箱:duanjy@3see.com
传 真:010-85863454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其他最新报告
其他行业最新报告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