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纸介版 | PDF Email版 | PDF 光盘版 | 两种版本价格 |
价格 | 7500元 | 8000元 | | 8500元 |
优惠价 | | | | |
English | | | | |
报告页数 | | 图表数 | | |
报告目录
查看简介
第一章 2008-2009年天然铀市场运行分析
第一节 国际经济环境
一、国际经济总体发展态势
二、全球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三、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分析
第二节 世界天然铀行业运行情况
一、世界天然铀行业景气度分析
二、世界天然铀行业市场供求平衡分析
第三节 各区域市场运行特点及分析
一、亚洲市场
二、欧美市场
三、其他市场
第二章 2008-2009年中国天然铀行业运行状况回顾
第一节 国内天然铀行业运行环境
一、出台振兴规划的国内经济环境分析
二、产业振兴规划对国内天然铀行业影响
第二节 天然铀产业链条市场分析
一、原料供应链条态势分析
二、原料加工链条态势分析
三、原料生产链条态势分析
第三节 天然铀行业供求形势
一、天然铀供给能力分析
二、天然铀产销情况统计及分析
三、天然铀价格走势情况分析
四、天然铀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四节 天然铀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一、天然铀行业经营状况分析
二、天然铀行业综合绩效分析
第五节 天然铀行业财务状况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
二、偿债能力分析
三、发展能力分析
四、经营能力分析
第三章 中国天然铀行业发展:挑战与变革
第一节 我国天然铀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钻石模型)
一、生产条件
二、需求条件
三、支援与相关产业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五、政府作用
第二节 中国天然铀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一、竞争格局分析
二、竞争模式分析
三、部分产品替代的可能
四、行业内部竞争问题:资源、市场竞争
五、行业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天然铀行业景气度及预警分析
第四章 中国天然铀行业发展:地区比较
第一节 东北区域
一、发展现状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发展前景展望
第二节 华北区域
一、发展现状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发展前景展望
第三节 华东区域
一、发展现状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发展前景展望
第四节 华南区域
一、发展现状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发展前景展望
第五节 西南区域
一、发展现状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发展前景展望
第六节 西北区域
一、发展现状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发展前景展望
第五章 2009-2010年天然铀行业发展与竞争格局预测
第一节 外部环境预测
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变动情况预测
二、未来几年我国天然铀产业发展趋势及预测
第二节 上游原料市场发展趋势
一、原料市场发展前景
二、原料市场发展趋势
三、2009年上游原料市场供求平衡及价格预测
第三节 下游消费市场的发展分析
一、天然铀下游行业需求现状
二、天然铀下游产品需求结构
三、天然铀下游行业需求趋势
四、影响天然铀产品需求的关键因素
第四节 产业振兴规划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一、天然铀产业生产布局
二、行业兼并重组加速
三、行业集中度预测
第六章 2009-2010年天然铀行业市场情况预测
第一节 分析宏观经济预测天然铀市场形势
一、分析固定投资预测天然铀的产能与消费情况
二、分析GDP及消费景气预测对天然铀行业的影响
第二节 2009-2010年国内天然铀市场整体形势预测
一、产能与产量预测
二、产品消费预测
三、产品进出口预测
四、主要天然铀价格预测
五、天然铀企业盈利水平预测
第三节 2009-2010年天然铀下游行业发展及对天然铀的需求预测
一、工业发展及需求预测
二、农业发展及需求预测
第七章 优势企业经营与竞争分析
第一节 我国大中型天然铀企业运营情况及地位
一、原材料供应渠道
二、目标市场竞争
三、我国天然铀企业生产经济技术指标
第二节 我国优势天然铀企业及在建项目统计
一、优势企业
二、在建项目
第八章 中国天然铀产业投资分析
第一节 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第二节 投资机会分析
第三节 投资风险分析
第四节 投资策略分
报告简介
【报告简介】
铀是稀有的放射性金属元素,核裂变时能产生巨大能量,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仅为百万分之二,其形成可利用的工业矿床的几率较小。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国防建设和核电发展的需要,国内铀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当时在西方发达国家,寻找和开发地浸砂岩型铀矿已成为天然铀发展趋势。所谓地浸砂岩型铀矿是赋存于松散沉积砂岩中可以用原地浸出工艺开采的铀矿资源,一般产出于中新生代盆地,与传统的硬岩矿床相比,经济效益特别显著,环保意义尤为突出。我国是否存在该种类型的铀矿,能否找到该种类型的铀资源,已引起国内能源界的高度关注。
铀资源因其重要性被形象地称为核电站的粮食。在核电大发展的今天,铀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记者从核电建设的主力军--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了解到,我国铀矿勘查找矿效益明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由此,我国的铀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每年新增资源量将远远大于需求量,不仅满足了我国核电发展的需求,还为我国中长期铀资源保障奠定了良好基础。
由于核电发展速度快,铀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急需解决的制约因素。而为了解决能源资源问题,国家能源局最近要建一个国家层面储备天然铀的体系。
中国国防科工委在日前公布的《核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首次披露,将加快建立天然铀国家战略储备和企业商用储备体系。这是中国继国储粮、国储油之后由国家建立的第3个储备机构。
根据规划,中国将在未来10年,每年新建3台以上核电机组,核燃料循环各环节生产能力到2020年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4—6倍。目前,中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为700万千瓦。
规划指出,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保证天然铀供应。实施天然铀资源储备和保护性开采战略,提高国内生产能力,开展国际贸易及海外开发。通过多种方式,满足“十一五”期间核电发展对天然铀的需要,建立天然铀国家战略储备和企业商用储备体系。
此外,开展低渗透矿床地浸采铀、复杂硬岩铀矿堆浸提铀和原地爆破浸出采铀等方面的新技术研究,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铀矿山基地储备。
国家核电中长期规划的初稿在能源局电力司层面已经形成,近期将上报国务院,初步设想2020年的核电装机容量将超过7,500万千瓦,较原先计划近乎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