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支付投资价值评估报告2006
完成日期:2007年03月
报告类型 | 纸介版 | PDF Email版 | PDF 光盘版 | 两种版本价格 |
价格 | 5800 | 5800 | ||
优惠价 | ||||
English | 00 |
报告目录 查看简介
目 录1.执行摘要
2.移动支付行业背景
3.移动支付市场产业发展现状
4.移动支付行业主要投资事件
6.移动支付市场预测
6.移动支付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7.本公司建议
附录1:数据分析流程与方法
附录2:本公司相关知识产品目录
执行摘要
移动支付行业投资潜力巨大
中国4亿移动终端用户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支付网点系统,众多行业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提高效率,移动支付的需求很大。产业链内部,移动用户得到更出色的服务;金融机构借此来开拓市场,节省设备购置成本和人工成本;商家通过移动支付来增加销售;移动运营商则可以发展移动增值服务市场。移动支付系统的内部关系结构清晰,行业发展对每个参与者都能能取到正效用。
本公司对移动支付行业投资前景持乐观态度,预计2008年,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将达到9,750万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1.7亿元人民币。
移动支付在公共事业部门将有更大发展空间
移动支付总体上仍处于商业模式不清晰阶段,但厂商在商业模式创新上开始了积极尝试。联动优势、上海捷银、掌上通等企业在金融服务、公共事业缴费、票务代理等商业模式上进行了具有开拓意义的示范,取得了丰厚的市场份额回报。本公司 认为每一个新兴市场的开发都会带动多家行业移动支付应用领导企业。具有全国性、区域性市场的传统行业,如民航、烟草、电力、自来水等部门,收费系统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中远期内不排除这些部门通过自建、合作、外包等方式建立全国性统一支付平台的可能。
由于政府垄断行业收费环节具有长期、稳定的收益回报,建议投资者高度注意与公共事业部门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平台厂商。
金融业的移动支付应用将会带来大量投资机会
投资者需关注金融机构的移动支付运用。与其他产业不同,支付本身是银行的重要功能,由于银行零售网点较少,移动支付不仅是银行扩充服务网点的手段,更是银行之间争夺市场的工具。招商银行利用信用卡业务优势一举奠定了其核心竞争力,银联利用支付联结服务也形成了比较优势。
本公司认为,移动支付能降低银行支付系统成本,深入银行网点和互联网未能触及的农村市场,提供24小时全日制服务,移动支付业务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和运用将可能推动金融版图的一次变革。建议投资者重视金融系统手机银行解决方案提供商及手机银行安全服务评估商等。
移动运营商短期内对移动支付采取保守发展策略
目前由运营商主导的移动支付市场尚处于用户培育的导入阶段。对于移动运营商而言,由于认为移动支付产业法律环境以及市场前景尚未完全明朗,因而采取了保守型发展路线,移动支付的各项服务均作为按技术领域划分的纵向补充业务,而不是作为横向的系统服务来进行扩展。本公司 认为,随着相关要素的明朗,运营商对移动支付的投入将会增加。
金融监管对行业影响尚未明朗
金融安全涉及到国家安全,移动支付是银行电子支付的重要分支。银监会在2006年2月初,颁布法令明确将移动支付纳入了电子支付的监管范围。虽然条令还仅是行业管理办法,最终法律地位确定尚需时日,但金融监管机构欲将移动支付产业纳入整个电子支付监管体系的动机已经显露无疑。
本公司认为,由于在技术状况、市场发展等方面都未完全稳定,作为金融政策参照物的欧美国家电子银行监管法律差异很大,中国金融监管部门自身对电子支付理解有待深入,因此目前出台的监管政策属于试探性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尚未明朗。两三年内,随着金融监管机构在移动支付领域更多法规的出台以及电信部门相应政策的颁布,行业政策环境将逐渐清晰。
移动支付安全领域涌现商机
移动支付行业安全性问题是所有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在进行大额交易以及手机卡号绑定银行卡业务时,这个问题尤为突出。移动支付行业对提供系统安全的技术和系统需求强烈,需要在交易双方的身份认证、交易信息的加密、数据认证以及新的防伪防盗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在手机终端技术、芯片功能以及传输和后台支持技术等方面不断改进,增强手机支付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本公司认为,在支付安全领域,移动运营商是主要影响者。建议投资者关注在电子支付安全技术、安全软件、移动支付功能内嵌终端、移动支付芯片、平台创新等方面具有出色表现的企业。
本公司建议
本公司建议投资者关注金融移动支付应用带来的投资机会。金融机构出于开拓业务及节省成本需要,将会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推动移动支付成为目前金融支付系统的重要补充。具有强大实力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可以依靠移动运营商的通道,以及在电子支付上的经验,形成全国性的移动金融支付网络。本公司 认为,专业化的移动金融支付业务,以及它的附加服务(如理财、保险等)可以采取金融部门自建或者外包的形式。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有移动金融服务本身产生的支付平台、安全技术、系统集成、附加增值服务等领域都将形成大量的投资机会。
本公司建议投资者选择公共事业代收费移动支付商业模式。联动优势、上海捷银、掌上通等企业在金融服务、公共事业缴费、票务代理等商业模式上进行了具有开拓意义的示范,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回报。本公司 认为每一个新兴市场的开发都会带动多家行业移动支付应用领导企业。具有全国性、区域性市场的传统行业,如民航、烟草、电力、自来水等部门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中远期内不排除这些部门通过自建、合作、外包等方式建立全国性统一支付平台的可能。由于政府垄断行业收费环节具有长期、稳定的收益回报,建议投资者高度注意与公共事业部门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平台厂商。
本公司认为移动支付平台厂商将两极分化。具有先入优势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将成为移动支付行业商业模式的推动者。这些企业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融资能力以及与政府机构良好的合作关系。未来几年,这些企业将推动移动支付向其他传统行业深入,开辟新兴市场。随着产业逐步成熟以及更多监管政策的出台,本公司 认为大量的没有金融及移动背景、在业务开拓和服务创新上没有优势的支付平台将会被淘汰。
本公司认为行业外企业的进入将增加整个移动支付产业的影响力。电子商务及在用户资源领域的领先企业将可能成为移动支付领域的后期进入者。淘宝、TOM、腾讯、携程等企业在各自领域已经建立了比较优势,为了增加用户粘性,开辟新的增长点,这些企业可能将以各自的方式进入移动支付行业。本公司 认为,具有不可替代性内容资源的厂商利用移动支付平台将可以增加与用户的线下联系,便于推出增值服务,同时能够将收费平台摆脱时间、地点、网络的限制。
移动支付行业投资潜力巨大
中国4亿移动终端用户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支付网点系统,众多行业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提高效率,移动支付的需求很大。产业链内部,移动用户得到更出色的服务;金融机构借此来开拓市场,节省设备购置成本和人工成本;商家通过移动支付来增加销售;移动运营商则可以发展移动增值服务市场。移动支付系统的内部关系结构清晰,行业发展对每个参与者都能能取到正效用。
本公司对移动支付行业投资前景持乐观态度,预计2008年,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将达到9,750万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1.7亿元人民币。
移动支付在公共事业部门将有更大发展空间
移动支付总体上仍处于商业模式不清晰阶段,但厂商在商业模式创新上开始了积极尝试。联动优势、上海捷银、掌上通等企业在金融服务、公共事业缴费、票务代理等商业模式上进行了具有开拓意义的示范,取得了丰厚的市场份额回报。本公司 认为每一个新兴市场的开发都会带动多家行业移动支付应用领导企业。具有全国性、区域性市场的传统行业,如民航、烟草、电力、自来水等部门,收费系统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中远期内不排除这些部门通过自建、合作、外包等方式建立全国性统一支付平台的可能。
由于政府垄断行业收费环节具有长期、稳定的收益回报,建议投资者高度注意与公共事业部门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平台厂商。
金融业的移动支付应用将会带来大量投资机会
投资者需关注金融机构的移动支付运用。与其他产业不同,支付本身是银行的重要功能,由于银行零售网点较少,移动支付不仅是银行扩充服务网点的手段,更是银行之间争夺市场的工具。招商银行利用信用卡业务优势一举奠定了其核心竞争力,银联利用支付联结服务也形成了比较优势。
本公司认为,移动支付能降低银行支付系统成本,深入银行网点和互联网未能触及的农村市场,提供24小时全日制服务,移动支付业务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和运用将可能推动金融版图的一次变革。建议投资者重视金融系统手机银行解决方案提供商及手机银行安全服务评估商等。
移动运营商短期内对移动支付采取保守发展策略
目前由运营商主导的移动支付市场尚处于用户培育的导入阶段。对于移动运营商而言,由于认为移动支付产业法律环境以及市场前景尚未完全明朗,因而采取了保守型发展路线,移动支付的各项服务均作为按技术领域划分的纵向补充业务,而不是作为横向的系统服务来进行扩展。本公司 认为,随着相关要素的明朗,运营商对移动支付的投入将会增加。
金融监管对行业影响尚未明朗
金融安全涉及到国家安全,移动支付是银行电子支付的重要分支。银监会在2006年2月初,颁布法令明确将移动支付纳入了电子支付的监管范围。虽然条令还仅是行业管理办法,最终法律地位确定尚需时日,但金融监管机构欲将移动支付产业纳入整个电子支付监管体系的动机已经显露无疑。
本公司认为,由于在技术状况、市场发展等方面都未完全稳定,作为金融政策参照物的欧美国家电子银行监管法律差异很大,中国金融监管部门自身对电子支付理解有待深入,因此目前出台的监管政策属于试探性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尚未明朗。两三年内,随着金融监管机构在移动支付领域更多法规的出台以及电信部门相应政策的颁布,行业政策环境将逐渐清晰。
移动支付安全领域涌现商机
移动支付行业安全性问题是所有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在进行大额交易以及手机卡号绑定银行卡业务时,这个问题尤为突出。移动支付行业对提供系统安全的技术和系统需求强烈,需要在交易双方的身份认证、交易信息的加密、数据认证以及新的防伪防盗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在手机终端技术、芯片功能以及传输和后台支持技术等方面不断改进,增强手机支付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本公司认为,在支付安全领域,移动运营商是主要影响者。建议投资者关注在电子支付安全技术、安全软件、移动支付功能内嵌终端、移动支付芯片、平台创新等方面具有出色表现的企业。
本公司建议
本公司建议投资者关注金融移动支付应用带来的投资机会。金融机构出于开拓业务及节省成本需要,将会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推动移动支付成为目前金融支付系统的重要补充。具有强大实力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可以依靠移动运营商的通道,以及在电子支付上的经验,形成全国性的移动金融支付网络。本公司 认为,专业化的移动金融支付业务,以及它的附加服务(如理财、保险等)可以采取金融部门自建或者外包的形式。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有移动金融服务本身产生的支付平台、安全技术、系统集成、附加增值服务等领域都将形成大量的投资机会。
本公司建议投资者选择公共事业代收费移动支付商业模式。联动优势、上海捷银、掌上通等企业在金融服务、公共事业缴费、票务代理等商业模式上进行了具有开拓意义的示范,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回报。本公司 认为每一个新兴市场的开发都会带动多家行业移动支付应用领导企业。具有全国性、区域性市场的传统行业,如民航、烟草、电力、自来水等部门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中远期内不排除这些部门通过自建、合作、外包等方式建立全国性统一支付平台的可能。由于政府垄断行业收费环节具有长期、稳定的收益回报,建议投资者高度注意与公共事业部门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平台厂商。
本公司认为移动支付平台厂商将两极分化。具有先入优势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将成为移动支付行业商业模式的推动者。这些企业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融资能力以及与政府机构良好的合作关系。未来几年,这些企业将推动移动支付向其他传统行业深入,开辟新兴市场。随着产业逐步成熟以及更多监管政策的出台,本公司 认为大量的没有金融及移动背景、在业务开拓和服务创新上没有优势的支付平台将会被淘汰。
本公司认为行业外企业的进入将增加整个移动支付产业的影响力。电子商务及在用户资源领域的领先企业将可能成为移动支付领域的后期进入者。淘宝、TOM、腾讯、携程等企业在各自领域已经建立了比较优势,为了增加用户粘性,开辟新的增长点,这些企业可能将以各自的方式进入移动支付行业。本公司 认为,具有不可替代性内容资源的厂商利用移动支付平台将可以增加与用户的线下联系,便于推出增值服务,同时能够将收费平台摆脱时间、地点、网络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