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润滑油市场研究报告
完成日期:2006年09月
报告类型 | 纸介版 | PDF Email版 | PDF 光盘版 | 两种版本价格 |
价格 | 5200 | 6200 | 7200 | |
优惠价 | 4900 | 5900 | 6900 | |
English |
报告目录 查看简介
第一章 润滑油基本定义及分类第一节 基本定义
一、润滑油基本定义
二、润滑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节 润滑油分类
一、基本分类
二、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
三、添加剂
四、内燃机油
五、齿轮油
六、液压油
七、全损耗系统用油
八、润滑脂
第二章 2005-2006年中国润滑油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05-2006年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分析
一、2005年宏观经济回顾
二、2006年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三、消费税调整对润滑油市场的影响
第二节2005-2006年中国能源工业分析
一、2006年我国能源形势分析
二、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十一五”能源发展的主要措施
四、2006年我国能源走势预测
第三节 2005-2020年中国石油能源分析
一、我国石油能源的战略研究分析
二、2020年我国石油能源需求及对策
(一)2020年我国石油能源需求预测
(二)世界石油资源与消费格局
(三)中国石油能源面临的供需形势
(四)2020年我国石油能源应对策略
第三章 2005-2006年国际润滑油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2005年国际润滑油市场分析
一、国际润滑油基础油发展史
二、世界各石油大公司在基础油方面的动向
三、2005年国际润滑油市场总体分析
第二节 2006年国际润滑油市场趋势分析
一、2006年国际润滑油生产及供需分析
二、2006年国际工业润滑油的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三、2006年国际润滑剂市场现状及需求展望
四、2006年国际光亮油市场供需发展趋势
五、2006年国际油品分销业发展新趋势
第四章 2005-2006年中国润滑油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中国润滑油市场产业链和环境分析
一、润滑油产业链分析
二、中国润滑油市场环境分析
第二节 2005年中国润滑油市场分析
一、2005年中国润滑油市场的现状变革
二、2005年我国润滑油市场回顾
第三节 2006年中国润滑油市场分析
一、2006年中国润滑油市场解读
(一)我国润滑油质量现状
(二)润滑油行业硬伤
(三)润滑油市场有待规范
(四)润滑油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二、我国润滑油行业变革步伐加快
三、2006年我国润滑油生产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方向
四、2006年润滑油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五章 2005-2006年中国润滑油子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2005-2006年中国车用润滑油发展分析
一、车用润滑油的功能和分类
二、2006年车用油将领中国润滑油市场发展
三、2006年我国车用润滑油消费结构分析
四、我国车用润滑油竞争格局解析
第二节 2005-2006年中国齿轮油市场发展分析
一、齿轮油的特征及应用
二、2005年我国工业齿轮油的概况
三、我国工业齿轮油的发展前景
四、2006年我国齿轮油市场的发展方向
第三节 我国液压油市场发展分析
一、液压油市场发展状况
二、液压油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四节 自动传动液(ATF)市场发展分析
一、我国自动传动液(ATF)市场发展状况
二、汽车自动传动液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六章 2005-2006年中国润滑油消费与供需分析
第一节 我国润滑油消费市场分析
一、2005年我国润滑油的消费特点
二、润滑油消费结构随需求日趋优化
三、我国润滑油消费告别"品牌崇洋"时代
第二节 润滑油原料市场分析
一、2005-2006年我国原油资源分析
二、2006年国际原油市场分析
(一)2006年上半年原油市场回顾
(二)供需状况变化及发展趋势预测
(三)影响原油市场因素分析
三、2006年我国原油市场展望
第三节 2005年润滑油市场的需求变化
第四节 我国成品油价格机制分析
一、价格形成机制的特点和作用
二、价格形成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三、对价格运行机制改革的建议
第七章 2005-2006年中国润滑油竞争分析
第一节 我国润滑油市场竞争机制分析
一、国内润滑油市场竞争机制
二、行业扩张战略竞争分析
三、直面竞争商机无限
第二节 国内润滑油销售渠道竞争分析
一、规模构建竞争基础
二、配送体系保证零售网络有效运转
三、管理手段和信息技术增强竞争力
四、加油站销售能力体现竞争实力
第三节 润滑油企业竞争分析
一、全球润滑油企业竞争发展状况
二、全球石油石化业界形成4强并立
三、我国润滑油企业竞争发展状况
第四节 立足市场提高国有润滑油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八章 2005-2006年润滑油市场业内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长城润滑油的成功之道深入分析
三、长城润滑油的品牌与策略
四、长城公司竞争战略分析
第二节 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分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中石油润滑油公司整合品牌分析
三、昆仑润滑油的品牌建设探究
四、公司与经销商有效互动,打造渠道生力军
第三节 北京统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统一润滑油成功之道深入分析
三、统一润滑油策略解析
第四节 壳牌润滑油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分析
一、壳牌润滑油进入中国的发展情况
二、国际化经营与品质意识
三、壳牌润滑油在中国的竞争策略
第五节 美孚润滑油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分析
一、美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二、美孚润滑油在中国的竞争战略
第九章 2005-2006年中国润滑油投资机会分析
第一节 润滑油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宏观环境给润滑油行业投资带来的影响
二、投资机会分析
第二节 中国润滑油产品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国际润滑油公司的中国投资行动分析
一、国际润滑油公司在华投资现状
二、国际润滑油公司在华投资策略
三、中国本土润滑油企业的应对策略
第十章 我国润滑油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我国润滑油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第二节 润滑油市场发展趋势
第三节 润滑油产品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润滑油IT发展趋势分析
第五节 润滑油企业发展战略趋势
部分图表目录
图表:1990-2050年世界未来能源需求预测
图表:1990-2020年GDP与石油消费增长关系
图表:1961-2020年全球石油资源探明率变化
图表:2003-2013年世界各地区润滑油需求年增长率预测
图表:2000-2010年全球未来润滑油需求预测
图表:2006-2008年亚太地区将新增高质量基础油计划
图表:2004-2005年主要国家日石油消费量
图表:2002-2005年美元汇率变动与原油期货价格关系图
图表:2006年1-6月份全国润滑油各公司生产统计表
图表:2005年-2006年上半年中国原油进出口量
图表:2001-2006年辽宁省润滑油产量变化情况表
图表:2001-2006年北京市润滑油产量变化情况表
图表:2001-2006年江苏省润滑油产量变化情况表
图表:2001-2006年广东省润滑油产量变化情况表
图表:2001-2006年甘肃省润滑油产量变化情况表
图表:2001-2006年上海市润滑油产量变化情况表
图表:2001-2006年山东省润滑油产量变化情况表
图表:2001-2006年新疆润滑油产量变化情况表
图表:2005-2006年全国汽车产销图
图表:2006年1-6月两大公司石化产品产量统计表
图表:2006年1-6月份国内油品和化工产品市场价格
图表:2006年1-6月石油化工主要产品产销总量平衡表
图表:2006年1-6月全国润滑油产量合计
图表:2005年1-12月全国润滑油产品产量合计
图表:2005年1-12月全国润滑油各公司生产统计表
图表:2005年1-12月两大公司润滑油产量完成情况
图表:2005年1-12月中国润滑油表观消费量统计
图表:2005年1-12月石油化工主要产品产销总量平衡表
图表:2005年1-12月两大公司石化产品产量统计表
图表:2005年1-12月全国润滑油、脂、基础油进口统计表
图表:2005年1-12月份中国基础油进口数据(按来源地)
图表:1996-2005年车辆齿轮油需求结构变化
图表:2005年国内油品和化工产品市场价格
图表:1991-2004年汽车产量
图表:国外几种典型的车辆齿轮油复合剂
图表:中国车用润滑油品牌成长指数
图表:中国市场壳牌润滑油系列产品
图表:世界各国石油消费结构表
图表:世界十大基础油生产商
图表:润滑油产业链示意图
图表:润滑油种类及标准
图表:世界润滑油公司排名
图表:国际原油价格
润滑油市场在2005年得到较快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润滑油消费国。2005年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坚挺,润滑油生产企业几乎都遇到了利润空间下降的难关,甚至出现利润和成本倒挂的情况,中小型润滑油企业的前景堪忧。中国润滑油行业作为中国石化行业四大产品之一,在相关行业的需求带动下,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是润滑油进口和消费大国,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我国共进口润滑油153235.687吨,2004年我国润滑油进口数量继续平稳增长,达189205.101吨,较上年上升23.47%,2005年1-12月份中国共进口各类润滑油183,409吨,较2004年小幅下降3.06%。 表观消费量为644.6万吨,较2004年略降0.4%。2005年1-12月中国从传统来源地韩国、日本、美国等地进口的润滑油数量同比分别下降15.92%、17.59%和18.06%,均有两位数的降幅。其中,2005年1-12月中国润滑油产量541.5万吨,同比上升4.0%;2005年国际市场润滑油、基础油供应紧张,价格居高不下,是中国润滑油进口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1-7月我国共累计生产润滑油341.1万吨,比去年同期329.6万吨增加了3.5%;2006年7月全国共生产润滑油42.3万吨,比去年同期46万吨下降了8.2%,与今年6月份的47.85万吨相比则减少了11.6%;其中,大连中国天然气有限公司大连润滑油厂7月份生产润滑油21669吨居全国首位,同比提高34.9%,环比增加了34.56%;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克市润滑油厂生产19714吨位居第二,同比下跌16%,环比大幅增加89.54%;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润滑油厂生产17064吨列第三位,同比暴增272.3%,环比小幅增加了0.87%。
据预测,2006年到2010年我国润滑油年需求量增速将提高到2%。其中,国内车用润滑油的比重将逐年上升,用油档次也将实现提高,高档油品直接与国际接轨。2006年中国基础油进口依存度将继续下降,国产货源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尽管美国仍消费全球润滑油总量的约1/4,但中国润滑油的消费量正在爆炸,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润滑油消费国。”
本研究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经贸委、国家海关总署、国民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全国及海外1100多种国内外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各省市相关统计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我国润滑油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状况、竞争格局、宏观环境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国际润滑油市场及中国润滑油市场子行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是润滑油企业、润滑油经营企业以及相关企业和单位、计划投资于润滑油的企业和个人等准确了解目前中国润滑油市场发展动态,把握润滑油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市场策略的必备的精品!
我国是润滑油进口和消费大国,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我国共进口润滑油153235.687吨,2004年我国润滑油进口数量继续平稳增长,达189205.101吨,较上年上升23.47%,2005年1-12月份中国共进口各类润滑油183,409吨,较2004年小幅下降3.06%。 表观消费量为644.6万吨,较2004年略降0.4%。2005年1-12月中国从传统来源地韩国、日本、美国等地进口的润滑油数量同比分别下降15.92%、17.59%和18.06%,均有两位数的降幅。其中,2005年1-12月中国润滑油产量541.5万吨,同比上升4.0%;2005年国际市场润滑油、基础油供应紧张,价格居高不下,是中国润滑油进口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1-7月我国共累计生产润滑油341.1万吨,比去年同期329.6万吨增加了3.5%;2006年7月全国共生产润滑油42.3万吨,比去年同期46万吨下降了8.2%,与今年6月份的47.85万吨相比则减少了11.6%;其中,大连中国天然气有限公司大连润滑油厂7月份生产润滑油21669吨居全国首位,同比提高34.9%,环比增加了34.56%;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克市润滑油厂生产19714吨位居第二,同比下跌16%,环比大幅增加89.54%;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润滑油厂生产17064吨列第三位,同比暴增272.3%,环比小幅增加了0.87%。
据预测,2006年到2010年我国润滑油年需求量增速将提高到2%。其中,国内车用润滑油的比重将逐年上升,用油档次也将实现提高,高档油品直接与国际接轨。2006年中国基础油进口依存度将继续下降,国产货源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尽管美国仍消费全球润滑油总量的约1/4,但中国润滑油的消费量正在爆炸,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润滑油消费国。”
本研究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经贸委、国家海关总署、国民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全国及海外1100多种国内外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各省市相关统计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我国润滑油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状况、竞争格局、宏观环境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国际润滑油市场及中国润滑油市场子行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是润滑油企业、润滑油经营企业以及相关企业和单位、计划投资于润滑油的企业和个人等准确了解目前中国润滑油市场发展动态,把握润滑油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市场策略的必备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