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石油市场研究报告
完成日期:2006年06月
报告类型 | 纸介版 | PDF Email版 | PDF 光盘版 | 两种版本价格 |
价格 | 6200 | 7200 | 8200 | |
优惠价 | 5900 | 6900 | 7900 | |
English |
报告目录 查看简介
第一章 2005-2006年石油行业投资环境分析预测第一节 2005-2006年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2005年经济运行态势分析
二、2006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分析
三、我国经济增长受油价高位运行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中国能源供求形势分析
一、我国能源供求紧张的原因
二、政府引导能源消费的措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政策分析
第三节 人民币升值对国内外石油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四节 中国“十一五”期间石油行业展望
第二章 2005-2006年国际石油市场分析及预测
第一节 世界能源格局分析和世界石油供需态势深度分析
一、世界能源格局分析
二、世界石油供需态势深度分析
(一)世界石油储量和地区分布及产量分析
(二)世界石油总体供需情况分析
(三)世界各地区及主要国家石油产量态势分析
(四)世界各地区及主要国家石油消费态势分析
(五)世界成品油消费结构分析
(六)世界石油贸易和流向分析
三、2006-2010年世界石油供需发展趋势分析
(一)石油供需趋势分析
(二)石油资源潜力分析
(三)未来石油供需预测
第二节 2005年国际石油市场回顾和2006年预测
一、2005年国际石油市场回顾
(一)2005年世界石油产量和储量增长
(二)2005年石油价格一路冲高
二、2006年第一季度国际石油市场分析
三、2006年国际石油市场预测
第三节 2005-2015年亚太地区成品油市场预测
一、亚太地区成品油需求分析预测
二、亚太地区成品油供应分析预测
三、原油和成品油价格预测
第四节 相关地区石油市场分析
一、中东石油工业的现状及对油市的影响
二、东北亚地区石油市场的现状与趋势
三、伊战后石油市场重建和全球石油格局渐变
第三章 2005年中国石油市场回顾与2006年预测
第一节 2005年中国石油市场分析
一、2005年国内油气资源发展回顾与2006年展望
二、2005年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情况
三、2005年中国炼油行业分析及2006年展望
四、2005年中国石油行业经济效益分析
第二节 2006年第一季度中国石油市场分析
一、2006年第一季度中国石油行业分析
二、2006年第一季度中国石油行业经济效益分析
第三节 2005-2006年中国成品油市场分析及展望
一、2005年中国成品油市场分析及2006年展望
二、成品油定价改革分析
三、2006年一季度中国成品油市场分析
第四节 2005-202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市场供需预测
一、我国石油需求的变动趋势
二、2020年前中国原油供需预测分析
第四章 2005-2006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及预测
第一节 2005年我国原油进出口分析
第二节 2005年我国成品油进出口分析
第三节 2005年我国石油对外贸易特点分析及2006年展望
一、2005年我国石油对外贸易特点分析
二、2005年我国石油进口下降因素探析
三、2006年展望
第五章 LPG市场分析
第一节 LPG市场分析
一、世界LPG市场供需两旺
二、韩国LPG市场需求饱和,与LNG竞争激烈
三、日本LPG市场日益成熟
四、中国LPG市场产销量持续增长
第二节 液化石油气水运市场分析
一、全球及中国LPG贸易现状及趋势
(一)全球LPG贸易现状及趋势
(二)中国的LPG贸易现状及趋势
二、我国LPG水运市场现状
第三节 2005-2006年中国LPG市场分析
第六章 海洋石油工业分析
第一节 世界海洋石油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分析
第七章 我国石油消费分析与石油安全战略
第一节 我国石油消费分析
一、我国石油消费仍处于很低水平
二、石油消费的增加不可避免
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求增加石油消费
四、正确对待“烧油”问题
五、提高石油使用效率,促进节约石油
六、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对成品油消费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中国石油安全现状及未来对策分析
第三节 我国石油安全战略分析
一、中国石油安全战略抉择分析
二、未来石油危机与中国战略对策
第八章 中国石油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第一节 石油产业市场行为的主体身份分析
一、重组前市场行为的主体身份分析
二、重组后市场行为的主体身份分析
第二节 石油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一、价格行为分析
二、竞争行为分析
三、重组行为分析
第三节 石油产业市场行为的优化
一、政府行为的优化
二、企业行为的优化
第九章 世界石油市场及我国石油期货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世界油价分析与应对措施分析
一、油价走势回顾
二、油价走势与库存关系分析
三、世界各国应对高油价措施分析
第二节 建立期货市场与应对石油风险分析
一、油价风险分析
二、应对石油风险
三、石油期货市场分析
第三节 石油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一、油价影响因素分析
二、趋势判断
第十章 石油石化公司分析
第一节 中国石油石化公司分析
一、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的业绩和部分竞争能力分析
二、中国石油和化工业三大公司2005年发展状况分析
第二节 国外大石油石化公司进军中国市场现状与策略分析
一、跨国石油石化公司进军中国市场现状
二、跨国石油石化公司进军中国市场策略和对华业务发展的特点
三、跨国石油石化公司在华今后发展趋势及对策思考
第三节 外资石油公司在华业务发展的动向分析
第十一章 WTO对中国石油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入世后中国石油需求与供应前景分析
一、加入WTO后的中国石油业发展趋势
二、中国石油需求与供应前景
第二节 入世以来中国石油石化业变化分析
第十二章 国际石油竞争环境与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战略
第一节 国际石油竞争环境
一、石油产业发展特征和竞争力
二、国际石油竞争环境分析
第二节 中国石油工业竞争力分析
一、中国石油工业竞争优势
二、中国石油工业竞争劣势
第三节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战略及石油企业发展对策
一、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战略
二、中国石油企业发展对策
部分图表目录
图表:1978-2020年我国国内石油生产量与石油需求量及其发展趋势预测
图表:2001-2010年OPEC与非OPEC国家石油供给增量和世界石油需求增量预测
图表:1995-2010年全球真实GDP增长与原油需求增长比较
图表:1961-2020年全球石油资源探明率变化
图表:2001-2010全球石油供给增量构成
图表:1970-2015年亚太地区成品油消费总量回顾及预测
图表:1970-2015年亚太地区分品种的成品油消费和预测
图表:1970-2015年中国(内地)分品种的成品油消费和预测
图表:1997-2015年原油价格回顾及预测
图表:1997-2015年阿拉伯轻油和部分成品油价差回顾及预测
图表:2003-2006年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走势
图表:2001-2006年大庆原油现货价格走势
图表:2005-2006年国内成品油价格走势
图表:2005-2006年原油价格上涨对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影响
图表:2004-2006年原油需求变化图
图表:2003-2005年原油供给变化图
图表:2003-2005年欧佩克石油供给变化图
图表:2004-2006年世界原油需求增长情况图
图表:2003-2006年世界原油需求增长预测
图表:2004-2006年美国石油产品需求增长预测
图表:2003-2006年OPEC与非OPEC国家石油供给预测
图表:2003-2005年OPEC原油产量变化
图表:2004-2006年OPEC原油+库存季节变化
图表:1991-2006年世界原油剩余产能预测
图表:1993-2006年美国原油产出趋势预测
图表:2006年1-3月液化石油气各省市产量
图表:2006年1-3月液化石油气分企业产量
图表:2006年1-3月石油主要产品产销总量平衡表
图表:2005-2006年3月天然原油产品产量
图表:2005-2006年3月石化产品产量
图表:2005年全国石油和化工各行业经济效益完成情况
图表:2004-2006年3月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成本费用率
图表:2004-2006年3月石油加工业成本费用率
图表:2004-2006年3月化工行业成本费用率
图表:2004-2006年3月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销售收入
图表:2004-2006年3月石油加工业销售收入
图表:2004-2006年3月化工行业销售收入
图表:2004-2006年3月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情况
图表:2004-2006年3月石油加工业利润情况
图表:2004-2006年3月化工行业利润情况
图表:2001-2005年炼油厂开工率比较
图表:2000-2005年原油进口量变化比较图
图表:2000-2005年原油与石油产品净进口量变化比较图
图表:2000-2005年原油、石油产品进口量与石油产品净进口量变化比较图
图表:2004-2005年原油现货价格(FOB)
图表:2001-2005年世界石油供应和需求增长率比较(%)
图表:2003-2005年国际油价波动范围比较(美元/桶)
图表:2005年俄罗斯主要油气公司油气产量和生产井数
图表:2006年第一季度俄罗斯油气产出情况
图表:2005年俄罗斯港口石油出口量/万吨
图表:2005年1-12月石油主要产品产销总量平衡表
图表:2005年全国原油加工量和主要产品产量
图表:2005年中国石油行业主要经济指标
图表:2001年-2005年石油石化行业主要子行业企业景气指数走势图
图表:2005年中国石化三子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图表:2005年中国石化三子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走势比较
图表:2005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图表:2004年、2005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比较
图表:2005年中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图表:2004年、2005年中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较
图表:2005-2006年天然原油生产量
图表:2000-2005年我国原油及成品油消费统计
图表:2002-2006年全球原油供需及预测
图表:2002-2005年我国炼油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率变化趋势
图表:2001-2005年中国石化汽柴油不含税出厂价与布伦特油价对比
图表:2001-2005年中国石化成品油价差变化情况
图表:2005-2006年我国新建炼厂与该扩建项目情况
图表:2005-2006年国内主要油气产品供需预测
图表:2006年1-3月国内炼厂运行及汽油和柴油品供需情况
图表:2006年3月部分城市汽油和柴油价格表
图表:1990-2005年中国原油和石油产品净进口量
图表:1990-2005年中国原油和石油产品进出口额
图表:1991-2005年中国的石油净进口量变化情况
图表:1991-2005年中国主要成品油和液化气净进口量
图表:1991-2005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
图表:2000-2005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和出口去向
图表:2000-2005年中国车用汽油出口去向
图表:2000-2005年中国轻柴油进口来源和出口去向
图表:2000-2005年中国燃料油进口来源和出口去向
图表:2005年三大国家石油公司主要经济指标
2005年,国际油价在连续几年强劲攀升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新高。中国石油工业在上游开采取得丰厚回报的同时,充分发挥上下游一体化的优势,克服成品油价格严重倒挂、市场供需波动巨大给石油加工业带来的重重困难,总体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尽管由于国家对成品油销售采取限价政策,石油加工业2005年整体亏损189亿元,石油行业总体利润增幅较上年下降了10%左右,但是,石油行业(包括原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全年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15944亿元,工业增加值4691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5635亿元,利润2731亿元,利税总额3856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7%、30%、35%、38%和32%。
2005年,全国共生产原油1.8亿吨,同比增长3.9%;生产天然气499.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9%。2005年,中国炼油工业原油一次年加工能力达到3.28亿吨,同比增长1400万吨。
2006年以来,由于宏观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以及产业自身的发展惯性作用,我国石油行业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生产增速不减。2006年一季度,全国天然原油产量为4544.6万吨,同比增长1.7%,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较2005年全年回落2.15个百分点;原油加工量7372.4万吨,同比增长3.6%,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55个百分点。2006年第一季度成品油生产也保持了好的增速。
IEA认为预计200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量平均每天175万桶。而明年非欧佩克国家日均供应增长量将反弹到130万桶,同时欧佩克也将有更多的生产能力。
本预测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民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国际能源机构、全国及海外1100多种国内外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各省市相关统计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我国石油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状况、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等进行了详尽深入的分析,并对国际石油市场、国际石油石化企业经验及加入WTO后中国石油市场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是石油生产、经营企业以及相关企业和单位、计划投资于石油的企业和个人等准确了解目前中国石油市场发展动态,把握石油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市场策略的必备的精品!
2005年,全国共生产原油1.8亿吨,同比增长3.9%;生产天然气499.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9%。2005年,中国炼油工业原油一次年加工能力达到3.28亿吨,同比增长1400万吨。
2006年以来,由于宏观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以及产业自身的发展惯性作用,我国石油行业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生产增速不减。2006年一季度,全国天然原油产量为4544.6万吨,同比增长1.7%,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较2005年全年回落2.15个百分点;原油加工量7372.4万吨,同比增长3.6%,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55个百分点。2006年第一季度成品油生产也保持了好的增速。
IEA认为预计200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量平均每天175万桶。而明年非欧佩克国家日均供应增长量将反弹到130万桶,同时欧佩克也将有更多的生产能力。
本预测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民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国际能源机构、全国及海外1100多种国内外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各省市相关统计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我国石油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状况、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等进行了详尽深入的分析,并对国际石油市场、国际石油石化企业经验及加入WTO后中国石油市场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是石油生产、经营企业以及相关企业和单位、计划投资于石油的企业和个人等准确了解目前中国石油市场发展动态,把握石油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市场策略的必备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