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年中国手持电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完成日期:2006年11月
报告类型 | 纸介版 | PDF Email版 | PDF 光盘版 | 两种版本价格 |
价格 | 7800 | 8600 | 8800 | |
优惠价 | 7500 | 8200 | 8400 | |
English | 16800 |
报告目录 查看简介
第一章 手持电视产业概述第一节 手持电视概念
第二节 手持电视业务范畴及业务特点
一、手持电视业务范畴
二、手持电视业务特点
三、专业术语及研究范畴
第二章 全球手持电视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一节 欧洲手持电视市场发展情况
一、欧洲基于蜂窝移动网络的手机电视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二、欧洲数字广播式手持电视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第二节 美国手持电视市场发展情况
第三节 日本手持电视市场发展情况
一、日本手机电视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二、日本手持电视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第四节 韩国手持电视市场发展情况
一、韩国移动流媒体手机电视市场发展分析
二、韩国数字广播式手持电视市场发展分析
第三章 中国手持电视市场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中国手持电视市场总体概述
一、广电及通信行业政府相关政策
二、业务管制
三、内容管制
四、管制政策与产业发展的相互影响
第二节 基于移动蜂窝网技术的手机电视业务发展
一、中国移动的手持电视业务发展
二、中国联通的手持电视业务发展
第三节 基于广播网络的手持电视业务发展
一、北京悦龙
二、上海文广手机电视有限公司
三、广东电视移动传播有限公司
第四章 手持电视的技术及实现方式分析
第一节 基于移动蜂窝网络技术
第二节 基于地面广播电视网络的技术
一、DVB-H
二、T-DMB
三、MediaFLO
四、ISDB-T
第三节 基于卫星广播网络的技术
一、S-DMB
二、CMMB
第四节 各种实现方式的优缺点比较
第五章 中国手持电视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基于移动蜂窝网络的手机电视产业链分析
一、芯片制造商
二、终端厂商
三、运营商
四、内容提供商与服务提供商
五、DRM技术提供商
六、消费用户
第二节 基于广播网络的手持电视产业链分析
一、芯片制造商
二、终端厂商
三、内容提供商与内容集成商
四、CAS供应商
五、终端渠道经销商
六、消费用户
第六章 中国手持电视商业模式分析
第一节 移动主导模式
一、商业模式特征
二、产品及市场定位
三、盈利空间分析
四、商业模式发展演绎
第二节 广电主导模式
一、商业模式特征
二、产品及市场定位
三、盈利空间分析
四、商业模式发展演绎
第三节 融合模式
一、商业模式特征
二、产品及市场定位
三、盈利空间分析
四、商业模式发展演绎
第四节 商业模式的比较
一、电信运营商与广电运营商的SWOT分析
二、三种商业模式的比较
第七章 中国手持电视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第一节 基于移动蜂窝网的手机电视市场发展预测
一、影响因素分析
二、市场发展预测
第二节 基于数字多媒体广播网络手持电视市场发展预测
一、影响因素分析
二、市场发展预测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 手持电视技术试验及商用情况
图表 基于移动蜂窝网络的手机电视产业链结构
图表 基于无线数字广播网络的手持电视产业链结构
图表 手持电视终端实现方式
图表 移动主导手机电视业务的商业模式
图表 移动运营商主导的手持电视业务的3W+2H商业模式
图表 未来移动主导手机电视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
图表 未来移动主导手机电视的广告收入分配方式
图表 广电主导手机电视业务的商业模式
图表 广电主导手机电视业务的3W+2H商业模式
图表 融合模式手机电视业务的3W+2H商业模式
图表 电信主导广电参与的手持电视商业模式主导因素变化
图表 广电主导电信参与的手持电视商业模式主导因素变化
图表 中国手持电视市场发展阶段
图表 中国移动手机电视业务分配比例
图表 中国联通流媒体业务分配比例
图表 基于移动蜂窝网络的手机电视市场发展促进因素
图表 基于移动蜂窝网络的手机电视市场发展阻碍因素
图表 基于移动蜂窝网的手机电视用户规模发展情况2005-2010
图表 基于数字多媒体广播网络的手持电视市场发展促进因素
图表 基于数字多媒体广播网络的手持电视市场发展阻碍因素
图表 2007年基于数字多媒体广播网络的手持电视终端市场份额预测
图表 2006-2010年基于数字多媒体广播网络的手持电视用户规模发展情况预测
图表 2005-2010年中国手持电视总用户规模发展情况预测
图表 DVB-H协议各层技术及功能描述
图表 T-DMB系统各关键环节技术及指标
图表 S-DMB系统各关键环节技术及指标
图表 三种实现方式的优缺点比较
图表 各种手持电视标准全球发展状况
手持电视就是利用多媒体数字广播网络来收听收看广播式音频视频节目。基于移动蜂窝网络的手机电视于2004年开始启动,其中,中国基于移动蜂窝网络的手机电视用户规模于2005年达到22万户。由于受网络带宽、内容和资费等方面的限制,2006年市场发展较为缓慢。随着3G时代的来临,中国基于流媒体的手机电视市场将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到2010年用户市场规模将达到745万户。而中国基于无线数字广播的手持电视市场于2006年进入大规模试用阶段。预计到2010年该用户市场规模将达到2219万户。
而基于无线数字广播网络的手持电视市场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的启动初期,但市场行为表明已出现行业高速发展契机。试验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通过基于国家推荐标准DAB开展试验研究。
通过移动终端收看电视节目是技术驱动的成果,但技术日渐成熟带来的利益驱动和市场开发,更会带来标准之争。美国IMS研究公司日前发布的《全球移动电视市场全面分析报告》2006版指出,在DVB-H等技术的推动之下,从现在到2011年,手机数字电视市场的增速每年将超过50%,到2011年,手机电视用户数可期望达到5亿。
2006年9月,北京广播电台正式推出DAB移动多媒体数字广播,通过利用支持DAB功能的手机,用户可以实现用手机看电视、听广播。但是这种“天地一体”网络的建设成本受到了专家质疑。中国幅员辽阔,广电总局重新建立地面有线网络,必然导致成本大幅上升,而如果广电与电信合作,充分利用电信已有基站,网络建设成本将大大降低。
目前的手机电视技术实现形式,主要是利用传统的蜂窝通信网络传输电视视频信号来实现或者是通过地面数字广播网络来实现这两种方式。蜂窝通信网络目前带宽状况不理想,传输成本高;而地面数字广播网络互动性不强的缺陷,又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和娱乐需求。正是基于各自优缺点明显的实际情况,广电和电信合作的运营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和电视广播公司所推崇。从全球已开展的试验和试商用情况看,手机电视试验项目多采用广播网络运营商、移动运营商、电视内容提供商合作运营的模式。下行数据通过广电网络保障传输质量,上行数据通过移动网络实现用户点播互动以及计费等业务的模式最被看好。尤其是伴随3G技术的完善与应用,这个由先进网络通讯技术及数字广播电视技术孵化的新产业必将获得强势的发展契因。
本报告通过对手机电视产业中政策、技术、标准、应用、运营、市场、投资等环节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引出我们对手机电视未来走向的判断和预测。由我公司IT及网络通讯行业研究小组历时两个月于2006年11月独家推出,报告的研究思路、目录框架结构已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并授权相关机构发布。任何未经授权的机构发布、销售本报告或在媒介公布此目录之行为均属侵权,必将担负其相关法律责任。
而基于无线数字广播网络的手持电视市场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的启动初期,但市场行为表明已出现行业高速发展契机。试验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通过基于国家推荐标准DAB开展试验研究。
通过移动终端收看电视节目是技术驱动的成果,但技术日渐成熟带来的利益驱动和市场开发,更会带来标准之争。美国IMS研究公司日前发布的《全球移动电视市场全面分析报告》2006版指出,在DVB-H等技术的推动之下,从现在到2011年,手机数字电视市场的增速每年将超过50%,到2011年,手机电视用户数可期望达到5亿。
2006年9月,北京广播电台正式推出DAB移动多媒体数字广播,通过利用支持DAB功能的手机,用户可以实现用手机看电视、听广播。但是这种“天地一体”网络的建设成本受到了专家质疑。中国幅员辽阔,广电总局重新建立地面有线网络,必然导致成本大幅上升,而如果广电与电信合作,充分利用电信已有基站,网络建设成本将大大降低。
目前的手机电视技术实现形式,主要是利用传统的蜂窝通信网络传输电视视频信号来实现或者是通过地面数字广播网络来实现这两种方式。蜂窝通信网络目前带宽状况不理想,传输成本高;而地面数字广播网络互动性不强的缺陷,又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和娱乐需求。正是基于各自优缺点明显的实际情况,广电和电信合作的运营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和电视广播公司所推崇。从全球已开展的试验和试商用情况看,手机电视试验项目多采用广播网络运营商、移动运营商、电视内容提供商合作运营的模式。下行数据通过广电网络保障传输质量,上行数据通过移动网络实现用户点播互动以及计费等业务的模式最被看好。尤其是伴随3G技术的完善与应用,这个由先进网络通讯技术及数字广播电视技术孵化的新产业必将获得强势的发展契因。
本报告通过对手机电视产业中政策、技术、标准、应用、运营、市场、投资等环节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引出我们对手机电视未来走向的判断和预测。由我公司IT及网络通讯行业研究小组历时两个月于2006年11月独家推出,报告的研究思路、目录框架结构已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并授权相关机构发布。任何未经授权的机构发布、销售本报告或在媒介公布此目录之行为均属侵权,必将担负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