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0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研究与市场预测报告
完成日期:2006年11月
报告类型 | 纸介版 | PDF Email版 | PDF 光盘版 | 两种版本价格 |
价格 | 6800 | 7300 | 7800 | |
优惠价 | 6500 | 7000 | 7500 | |
English |
报告目录 查看简介
第一章 全球船舶制造业发展现状第一节 全球船舶制造业发展情况
一、全球船舶制造快速发展
二、中日韩三国鼎立
三、油船和散装船占主导
四、全球造船市场新造船价格持续上涨
第二节 全球造船市场基本特点
一、成本和供需推动船价上涨
二、船龄结构调整与船舶技术升级推动新造船舶需求持续增长
第三节 全球船舶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一、船舶建造技术不断更新,造船模式日趋现代化
二、船型趋向“一大、二高、三新”,船用配套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三、船舶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重组将日趋普遍
第四节 主要国家或地区发展概况
一、欧洲
二、日本
三、韩国
四、美国
第二章 2005-2006年中国船舶制造业运行回顾
第一节 2005-2006年船舶制造业发展环境
一、国内经济温和稳定发展促进行业繁荣
(一)经济增长推动航运和造船业的发展
(二)人民币汇率调整对船舶制造业的影响
二、政府鼓励船舶钢铁企业联盟
三、《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四、国机国造支持我国造船业发展
五、船舶工业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近年我国船舶工业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二)我国造船技术水平与国际仍有差距
(三)技术发展方向与重点
六、世界造船产业中心开始向中国转移
第二节 船舶行业竞争结构情况分析
一、波特五力分析船舶行业竞争现状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威胁
(三)替代品威胁
(四)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下游客户议价能力
二、企业分布状况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行为、策略
(一)国内企业竞争行为与策略
(二)国际竞争力比较
三、中国船舶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第三节 船舶行业企业运行基本面分析
一、规模状况与行业竞争力分析
二、盈利能力分析
三、偿债能力分析
四、成长能力分析
五、运营效率分析
第三章 中国船舶行业发展现状评价
第一节 国内船舶行业市场现状
一、船舶工业生命周期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2005-2006年船舶原材料概况
三、我国船舶建造发展趋势:大型化、批量化特点
四、我国造船企业目前正承受成本压力
第二节 国内船舶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生产要素
(一)原材料
(二)资本
(三)技术
(四)人力
二、需求条件
三、支援与相关产业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五、政府的作用
第三节 国内船舶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分析
一、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矛盾
二、上游行业拉动不足下游行业支持不够
三、增量不增收现象严重
四、其他矛盾与问题
第四节 未来产业环境与发展规划:需要提高国际竞争力
一、自主创新已露“尖尖角”
二、以科学发展观缔造造船强国
第四章 区域发展
第一节 区域发展结构横向对比
一、各省市经济运行指标概况
二、工业产值比较
三、市场份额比较
四、盈利能力比较
四、偿债能力比较
五、规模与运营效率比较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趋势
一、长三角产业集群态势
二、长三角地区船舶产业发展展望
第三节 中部地区竞争优势情况
一、中部地区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二、中部地区船舶工业的竞争地位
三、发展战略分析与前景预测
第四节 重点省市发展概况与竞争优势分析
一、广东船舶
二、上海船舶
三、浙江船舶
四、福建船舶
五、江苏船舶
六、湖北船舶
七、山东船舶
八、辽宁船舶
第五章 “十一五”船舶行业展望
第一节 行业发展概况预测
一、船舶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迅速
二、中国造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三、中国船舶设备配套国产化预测
(一)正视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船用柴油机行业发展开始提速
第二节 世界航运发展对造船业的新需求
一、船舶产品的专业化
二、船舶产品的大型化
三、船舶产品的环保化
第三节 上游材料市场发展趋势
一、船舶用中厚板消费发展趋势及产品要求
二、“十一五”年钢产量锁定4.5亿吨上限
三、钢材供需形势预测
四、钢材进出口形势预测
第六章 “十一五”船舶市场供需预测
第一节 国际船舶制造业前景与趋势
一、世界航运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二、未来全球造船业市场前景看好
三、今后几年世界造船业将高速发展
第二节 全球船舶市场需求预测
一、世界造船市场展望
二、全球主要船队的船舶数量和构成
三、全球各船型新船订单分布趋势
四、支线集装箱船需求猛增
五、LNG船需求预测
六、2008年前国际船舶市场需求直线上升
七、未来十年世界造船市场趋势
第三节 影响国内船舶需求的经济因素
一、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与水运需求预测
二、中国海洋经济与宏观环境
第四节 国内船舶市场预测
一、散货船供求预测
二、船舶配套设备市场供求预测
三、市场规模
四、船价走势
第七章 优势企业经营与竞争分析
第一节 企业竞争概况
一、主要企业竞争力评价
二、主要企业按销售收入排名
第二节 中船集团
一、集团概况
二、生产经营状况
三、竞争分析
(一)科研技术力量雄厚
(二)专业门类齐全
四、前景展望
第三节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生产经营状况
三、竞争分析
第四节 中船重工
一、集团概况
二、生产经营状况
三、竞争分析
四、前景展望
第八章 投融资分析与发展战略
第一节 机会分析
一、订单量大幅增长,行业盈利能力上升迅猛
二、国际行业新规范带来发展商机
三、未来行业发展得到支持
第二节 风险分析
一、与重点关联企业发展不协调
二、行业将遭遇发展风险,成本压力将加速分化造船企业
三、防范产能过剩无序竞争的风险
四、结构性矛盾不能解决,整体水平落后
第三节 发展策略建议
一、发展战略分析
二、发展战略预测与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2005年底全球手持船舶订单统计
图表:2005年底日韩中三国手持三大主力船型统计
图表:2005年全球手持订单前十名的造船国家(地区)
图表:2005年全球手持订单前十名的订船国家(地区)
图表:2005年主要国家造船指标
图表:韩国最新开发10种新型LNG船一览表
图表:各国在船舶建造上的优势分布
图表:2005-2006年船舶制造业运营规模各项指标
图表:2005-2006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各行业工业总产值比较
图表:2005-2006年船舶业三项费用情况
图表:30年来全球船市波动原因分析表
图表:2005-2006年全国各省市船舶业主要经济运行指标情况
图表:中部地区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船舶制造企业
图表:2005-2006年上海市船舶业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全国排名状况
图表:2005-2006年浙江省船舶业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全国排名状况
图表:2005-2006年福建省船舶业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全国排名状况
图表:2005-2006年江苏省船舶业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全国排名状况
图表:2005-2006年湖北省船舶业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全国排名状况
图表:2005-2006年山东省船舶业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全国排名状况
图表:2005-2006年辽宁省船舶业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全国排名状况
图表:2006-2015年全国造船能力及VLCC造船坞增长预测
图表:2005-2006年船舶制造业产品出口情况
图表:2005-2006年船舶制造业分产品进出口值
图表:全球十大散货船船东
图表:全球十大集装箱船船东
图表:全球十大油船船东
图表:全球各船型新船订单分布趋势(万载重吨)
图表:2006-2010年散货船供求状况预测
图表:散货船中长期需求预测
图表:散货船年均需求量预测
图表:预计我国未来十年造船企业产量增长情况
图表:国内主要造船集团船用主机需求预测
图表:2006-2015年船用柴油机市场供需预测
图表:2006-2010年船舶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2006年10月船舶业销售收入前十名企业
图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船坞介绍
图表:上海外高桥与韩国现代重工比较
图表:2005-2006年船舶业各季度亏损额对比
图表:2005-2006年船舶业资产负债率比较
图表:2005-2006年船舶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比较
图表:2005-2006年船舶业资本保值增值率比较
图表:2005-2006年船舶业三项费用对比
图表:我国造船业生命周期图
图表:2003-2006年我国造船行业市场市场集中度变化情况
图表:我国船用柴油机的市场份额增长赶不上造船业的市场份额的增长
图表:国产主机装船率的变化情况
图表:全球各船型新船订单增长趋势
图表:1999-2006年BDI运价指数
图表:2006-2010年我国船舶业市场销售收入及其增长率预测
图表:2006-2010年我国船舶市场利润预测
2006年上半年全国新承接船舶订单达1608万吨,是2005年全年成交量的95%,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7%,手持新船订单5092万载重吨,比去年底增加了近1100万吨;造船完工量528万载重吨,其中出口船舶430万载重吨,占造船总量的81%。另据海关统计,船舶产品(包含浮动结构体)出口金额达34亿美元,超过了2004年全年的出口额和去年出口额的七成。船舶产品出口到11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达33个。所有数据表明我国船舶制造业与韩国、日本的差距明显缩小。
近十年中国造船业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的比重正在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造船中心之一。而国际制造业的产业转移趋势是我国船舶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机遇,在“十一五”期间我国造船业将对韩、日的领先地位形成有力地的挑战。
但设计能力落后、配套产业发展滞后将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短期内,国际及国内水运市场的繁荣为行业增长提供了有力地保障,而油价的持续高位运行以及钢铁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则构成了行业运营的主要压力。造船业本轮的需求高峰行将结束,行业正步入下降期。另外,随着我国国内掀起的投资造船业的热潮日益高涨,目前中国在建、将建和远期规划建造的造船厂的总吨位高达4000万吨,这几乎相当于目前全球总需求量的80%。这就要求中国船舶工业改变增长模式,控制造船能力。因此,中国船舶工业投资风险将呈上升趋势。
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已经把造船业的巨大机遇展现在中国企业的面前,预计2006年-2010年,国内新增船舶需求量为2000万载重吨、更新船舶需求量为1100万载重吨,平均每年需要船舶620万载重吨。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规避各种风险,如何把握机遇,是与企业发展命运攸关的问题。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国研网、中国造船网等权威机构。本报告分析框架主要以产业经济学为基础,分析方法中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原理及经济预测模型,对我国船舶行业的供给与需求状况、竞争格局及近年来中国船舶市场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优势企业的发展、经营策略、竞争优势及发展前景也进行了详细研究与分析。希望本报告能够以严谨的内容、翔实的数据、直观的图表帮助船舶企业及投资实体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正确制定企业竞争策略和投资策略。
近十年中国造船业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的比重正在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造船中心之一。而国际制造业的产业转移趋势是我国船舶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机遇,在“十一五”期间我国造船业将对韩、日的领先地位形成有力地的挑战。
但设计能力落后、配套产业发展滞后将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短期内,国际及国内水运市场的繁荣为行业增长提供了有力地保障,而油价的持续高位运行以及钢铁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则构成了行业运营的主要压力。造船业本轮的需求高峰行将结束,行业正步入下降期。另外,随着我国国内掀起的投资造船业的热潮日益高涨,目前中国在建、将建和远期规划建造的造船厂的总吨位高达4000万吨,这几乎相当于目前全球总需求量的80%。这就要求中国船舶工业改变增长模式,控制造船能力。因此,中国船舶工业投资风险将呈上升趋势。
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已经把造船业的巨大机遇展现在中国企业的面前,预计2006年-2010年,国内新增船舶需求量为2000万载重吨、更新船舶需求量为1100万载重吨,平均每年需要船舶620万载重吨。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规避各种风险,如何把握机遇,是与企业发展命运攸关的问题。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国研网、中国造船网等权威机构。本报告分析框架主要以产业经济学为基础,分析方法中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原理及经济预测模型,对我国船舶行业的供给与需求状况、竞争格局及近年来中国船舶市场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优势企业的发展、经营策略、竞争优势及发展前景也进行了详细研究与分析。希望本报告能够以严谨的内容、翔实的数据、直观的图表帮助船舶企业及投资实体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正确制定企业竞争策略和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