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执行峰会 邮箱/论坛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热点话题 | 行业动态 | 项目招标 | 咨询黄页 | 涉外调查                                   注册成会员                  
汽车 | 通信 | 经济 | 房地产 | 互联网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 2008报告预订(|) |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3see网首页  >>  其他行业  >>  金融  >>  2006年中国金融卡行业研究报告
2006年中国金融卡行业研究报告
完成日期:2006年09月
报告类型纸介版PDF Email版PDF 光盘版两种版本价格
价格580058006000
优惠价550050005700
English

报告目录    查看简介

第一章 国际金融卡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 全球银行卡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国际金融卡应用情况
    (一)法国
      (1)法国银行卡概况
      (2)“CB”银行间协议
    (二)美国
  第三节 国际银行卡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银行卡市场向深度发展
    (二)银行卡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三)银行卡产业日益开放
    (四)监管制度日益完善
第二章 中国金融卡产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中国金融卡发展历史
  第二节 我国银行卡市场发展现状
    (一)我国银行卡市场规模
    (二)银行卡发展环境日趋完善
    (三)银行卡市场竞争格局
  第三节 各个银行金融卡发展概况
    (一)工商银行
    (二)中国建设银行
    (三)中国农业银行
    (四)招商银行
    (五)中国银行
    (六)交通银行
  第四节 银行卡业务的新领域
    (一)公务用卡
    (二)联名卡、认同卡
  第五节 国内外银行卡业务经营差异性分析
    (一)产生的经济环境存在差异
    (二)发行银行卡的目的不相同
    (三)经营银行卡业务的目的不相同
    (四)经营银行卡业务的方式不相同
    (五)银行卡业务的主打产品不相同
  第六节 我国银行卡个性化发展
    (一)银行卡材质的变化
    (二)“个性化”是发卡机构当今竞争制胜的法宝
    (三)个性化发卡的空间依然巨大
    (四)银行卡个性化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三章 金融卡相关产业分析
  第一节 旅游业发展对金融卡的需求分析
    (一)我国旅游业市场广大
    (二)银行卡对于旅游消费的作用
    (三)扩大银行卡在旅游业应用的建议
  第二节 零售业发展对金融卡的需求分析
    (一)我国零售业的发展概况
    (二)零售业对金融卡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电子商务发展对金融卡需求的促进
  第四节 国内出现社区金融卡
第四章 我国发展银行卡业务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受理市场的规模不足
  第二节 异地刷卡失败率高
  第三节 商户更爱现金交易
  第四节 外卡竞争加剧
  第五节 我国银行卡功能单一和运行机制不健全
第五章 金卡工程的深远影响
  第一节 金卡工程的由来及其意义
    (一)金卡工程的提出
    (二)金卡工程的意义
  第二节 金卡工程的发展
    (一)进行组织落实
    (二)金卡工程发展目标与规划的确立
    (三)1998—2000年金卡工程推向全国主战场
  第三节 金卡工程积极推动着中国金融IC卡产业的发展
    (一)国务院关于发展IC卡产业的精神
    (二)金卡工程成为我国IC卡产业的源动力
    (三)金卡工程给中国带来了一个新兴的产业
第六章 银行卡产业“十一五”规划
    (一)坚持自主创新 创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银行卡品牌
    (二)完善金卡工程“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部分地区规划情况
第七章 金融卡业务的发展方向
  第一节 市场竞争和收益的变化趋势
  第二节 业务经营模式变化趋势
  第三节 银行卡跨行交易网络的完善
  第四节 进一步扩大联网覆盖面
  第五节 中国银行卡自主品牌发展分析
    (一)品牌的建设对于银联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没有自主品牌 就会变成别人的加工厂
    (三)实现银行卡自主品牌银联采取的战略措施
第八章 银行卡产业发展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快速发展的银行卡产业
    (二)银行卡产业的发展造福整个社会
    (三)银行卡产业对宏观经济的作用
    (四)银行卡产业的宏观经济价值
第九章 投资价值分析
  第一节投资机会分析
  第二节 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竞争激烈
    (二)业务风险

表目录
  表1-1 2005年美国银行卡收单机构排行榜
  表2-1 我国银行卡市场发展情况表
  表2-2 我国受理银行卡商户变化趋势
  表2-3 城市居民银行卡持有率
  表8-1 冰岛比利时支付系统的成本

图目录
  图1-1 2005年美国银行卡收入构成
  图1-2 2005年美国银行卡支出构成
  图2-1 1990-2005年我国银行卡市场规模
  图2-2 美、韩与我国银行卡发展环境比较
  图2-3 2005年主要发卡行累计发卡量(万张)
  图3-1 1999-2005年国内居民出境人数变化趋势
  图3-2 1999-2005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变化趋势
  图3-3 我国连锁商业各种业态生命周期图
  图8-1 美国支付方式比例分析
  图8-2 2001-2005年我国人民币卡年消费额情况
  图8-3 加拿大电子支付产业的宏观经济价值

报告简介

  本报告意在为商业银行信贷,有意投资银行卡产业的投资商及发卡机构的战略发展提供参考服务,报告对国际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概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对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市场发展环境及市场需求等情况都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同时得出我国银行卡产业新的发展趋势。本报告并没有对银行卡产业技术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本报告观点仅供参考。
  本报告共有83页,5.4万余字,其中有表5个,图11个,报告于2006年9月份完成,报告共有九章,共分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对国际银行卡产业的发展现状,国际银行卡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六章,分析了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概况,对与银行卡相关的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从多角度分析了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对银行卡产业“十一五”规划的情况进行了介绍;第三部分为第七至第九章,对我国银行卡产业的自主品牌发展之路,银行卡产业发展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及银行卡产业投资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本报告所持有的一些观点:
  国际银行卡市场上发行信用卡的机构有四种,封闭式发卡机构、一般银行、专业信用卡公司和非金融企业,其中以一般银行居多。与普通发卡机构不同的是,封闭式发卡机构除了发卡,还经营着单一的受理网络,拥有自身独立的业务规则、技术标准及品牌,并在国际银行卡市场上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商务活动和贸易规模的不断增大,各国对支付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因此,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与支付相关的金融服务功能,而银行卡作为零售金融服务的综合平台,在商业银行中业务地位不断上升,支付服务收入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利润增长点;
  截至2005年底,全国银行卡发卡机构为175家,发卡量为9.6亿张2005年银行卡总交易金额47万亿元,其中消费交易额9600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10.4倍和8.5倍。目前,银行卡已成为我国个人使用最为频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
  扩大银行卡在旅游业应用的建议: 将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作为加快受理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与旅游局等旅游相关管理部门的合作,实现银行卡产业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加强与国家旅游局的合作、利用旅行社在旅游景区的刷卡消费需求,促进旅游景区的受理市场开拓、在旅游景区增加银行卡自助终端布放力度、发行银联旅游卡系列产品;
  受理市场的规模不足,直接影响了持卡人用卡积极性,这已经成为现阶段银行卡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相对滞后,并成为了银行卡发展的制约因素。具体表现在:持卡消费比例、用卡频率、商户普及率等指标与国外成熟的银行卡市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全国银行卡受理市场发展不平衡,中小城市、农村地区受理环境较差,中小商户的拓展动力不足;
  银行卡产业发展在为持卡人、特约商户和银行带来利益的同时,还有效地促进了宏观经济增长,其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节约成本、刺激消费、积聚资本、提高交易透明度。
返回】     【关闭
付费报告      
购买方式:    报告订购单下载
客服经理-段小姐
电 话:010-85863259
电 话:010-85860278
邮 箱:duanjy@3see.com
传 真:010-85863454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金融最新报告
其他行业最新报告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