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基金业研究咨询报告
完成日期:2006年09月
报告类型 | 纸介版 | PDF Email版 | PDF 光盘版 | 两种版本价格 |
价格 | 6300 | 6800 | 7300 | |
优惠价 | 6000 | 6500 | 7000 | |
English | 11000 | 12000 |
报告目录 查看简介
第一部分 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第一章 2005-2006年我国基金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2005-2006年我国基金行业发展概况
一、2005中国基金业发展分析
二、2006年基金发展情况分析
第二节 2006年基金公司经营业绩分析
一、2006年基金经营业绩与分红情况
二、2006年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情况
三、2006年托管行托管费收入情况
四、2006年基金被关联方持有及获利情况
第三节 2006股票型基金发展分析
一、2006年股票型基金分红情况
二、2006年股票基金净值增长情况
三、2006年成长型股票基金业绩分析
四、2006年二季度末基金股票仓位情况
五、2006年股票方向基金周转率上升情况
第四节 2006年封闭式基金的发展
一、2006年封闭式基金业绩分析
二、2005-2006年封闭式基金持有人情况
三、2006年封闭式基金二级市场发展情况
四、2006年封闭式基金分红情况分析
五、2006年封闭式基金可分配收益情况
六、股指期货有望激活800亿封闭式基金
第五节 2006年开放式基金的发展
一、2006年开放式基金规模分析
二、2006年开放式基金净值情况
三、2006年新发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市场表现分析
四、2006年开放式基金发行情况
五、2006年开放式基金分红
六、2006年开放式基金业绩
第二章 2005-2006年关联产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证券业
一、2006年证券业发展情况分析
二、2006年证券市场全流通正式启动
三、券商集合理财对基金业的影响
四、券商全资控股基金公司首现
第二节 银行业
一、我国银行业整体情况
二、2006年我国银行业发展情况
三、2005-2006年银行系基金发展情况
第三节 保险业
一、保险业基本情况
二、2006年保险业发展情况
三、2006年国内保险公司基金投资情况
第四节 QFII
一、2006年QFII发展情况
二、截止2006年第二季度末QFII持仓情况分析
三、QFII新政引发代理券商资格争夺
第五节 社保基金
一、2006年社保基金发展情况
二、全国社保基金境外投资启动
三、将适量外汇储备划入社保基金
四、审计署全面介入社保基金监管
第三章 2005-2006年私募基金发展情况分析
第一节 2005年私募基金发展概况
一、2005年国际私募基金在中国规模
二、2005年我国私募基金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06年我国私募基金发展状况
一、私募合法地位趋明朗
二、私募基金“阳光化”改变市场资金结构
三、四方面引导私募基金合法化
第三节 私募基金合法化及其对公募基金的影响
一、公募基金的现状及问题
二、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比较及现状
三、私募基金的立法已是大势所趋
四、私募基金的合法化对公募基金的影响
第二部分 基金发行、销售和海外基金运作分析
第四章 2005-2006年基金发行与销售分析
第一节 2006基金发行情况
第二节 2005-2006年基金市场营销现状
一、基金细分产品(Product)营销状况
二、基金营销(Promotion)各阶段状况
三、基金营销渠道(Place)状况
四、基金营销费率(Price)状况
第三节 2005-2006年不同基金销售渠道的比较
第四节 基金行业营销发展趋势
一、基金营销走向细分化和精细化
二、注重基金营销的持续化
三、基金销售渠道的扩展
四、基金业应着力差异化服务投资者
五、网上买卖渐成基金销售主渠道
第五章 海外投资基金的运作
第一节 2005年全球投资基金概述
一、2005年全球新兴市场基金均收益分析
二、2005年全球股票基金发展情况
三、2005年全球对冲基金发展情况
第二节 2005-2006年美国投资基金概述
一、美国投资人偏爱低费用基金
二、2005年美国对冲基金投资发展分析
三、2006年美国基金合并大行其道
第三节 美国商业银行基金业务的发展及启示
一、美国商业银行基金业务发展概况
二、美国商业银行进入基金业的动机
三、我国银行经营基金业务的对策选择
第四节 2005-2006年香港基金发展状况及借鉴
一、2005年港共同基金回报率分析
二、2006年香港外汇基金资产分析
第五节 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第六节 其他国家或地区基金发展状况及借鉴
一、2006年台湾投资基金分析
二、德国基金研究及其借鉴价值
三、加拿大投资者保护基金运作基本情况及启示
第三部分 基金的绩效评价
第六章 基金的绩效评价
第一节 原有基金评价方法的不足
一、主要的定量评级指标
二、证券投资基金评估的原则和思路
第二节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基金综合评价模型
一、建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综合评价模型的基本思路
二、构造多级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第三节 数据包络分析与基金评价
一、DEA模型简介
二、基于DEA模型的我国封闭式基金业绩评价
三、关于基于DEA的基金业绩评价的几点说明
第四节 债券型基金业绩评价和投资组合分析
一、投资组合业绩
二、投资组合风格分析
三、债券基金运作特征
第五节 2006年2季度基金绩效评价分析
一、2006年2季度基金业绩评价
二、2006年2季度基金公司业绩评价
三、2006年2季度基金业绩分解
四、2003年-2006年三年绩效滚动评价
第四部分 竞争格局及领先企业分析
第七章 2005-2006年基金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2005-2006年中国基金行业市场格局
一、当前基金市场规模概况
二、基金市场结构特征
三、基金市场费率结构
四、基金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五、基金市场格局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节 2005-2006年中国基金行业制度格局
一、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制度分析
二、基金管理公司的董事会制度分析
三、基金管理公司的监事会制度分析
四、基金管理公司的持有人大会制度分析
五、基金管理公司督察长制度分析
第三节 2005-2006年中国基金行业业务格局
一、2005-2006年年中国基金管理公司业务发展概况
二、当前基金管理公司业务格局评估
三、当前基金管理公司的业务突破
四、基金管理公司业务拓展趋势展望
第四节 2005-2006年中国基金行业投资格局
一、2005-2006年中国基金业投资概况
二、中国基金业投资存在的问题
三、中国基金业投资格局展望和发展趋势
第五节 2005-2006年中国基金行业产品格局
一、2005-2006年我国基金行业的投资产品状况
二、当前我国基金产品创新状况的分析
第八章 领先企业分析
第一节 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一、公司介绍
二、2006年公司经营状况
三、公司最近发展动态
四、公司发展战略
第二节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一、公司介绍
二、公司最近发展情况
三、易方达基金网上交易发展情况分析
四、公司投资理念
第三节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一、公司介绍
二、2006年公司经营状况
三、公司最近发展动态
四、公司发展战略
第四节 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一、公司介绍
二、2006年公司经营状况
三、公司首只QDII外币基金首单问世
四、华安基金电子商务发展轨迹
第五节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一、公司介绍
二、2006年公司经营状况
三、公司最近发展动态
四、博时基金新品牌系统正式启用
第六节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一、公司介绍
二、2006年公司经营状况
三、广发基金公司投资管理能力分析
第七节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一、公司介绍
二、公司最近发展动态
三、嘉实的人才战略
第八节 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一、公司介绍
二、公司最近发展动态
三、银华基金启动2006年持续营销活动
第九节 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一、公司介绍
二、2006年公司经营状况
三、公司最近发展动态
第十节 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一、公司介绍
二、2006年公司经营状况
第五部分 发展趋势及发展战略分析
第九章 基金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将成为全球基金业最大边际增量
一、巨大的空间与激烈的竞争
二、中国将是全球基金业增长引擎
第二节 2006年中国基金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证监会规范基金公司治理
二、新版《证券结算风险基金管理办法》发布
三、基金管理指导意见发布列出8条基本行为规范
四、基金投资管理模式走向多元化新格局
五、“后端付费”优势加速复制基金投资热
第三节 中国资本市场“十一五”规划
一、“十一五”积极发展中国资本市场
二、“十一五”资本市场将现五大改观
三、“十一五”中国资本市场将实现功能转型
四、“十一五”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机遇
第四节 银行系基金发展趋势
一、银行基金合作范围将不断扩大
二、2006年银行系基金迎来扩容潮
第五节 企业年金业务发展趋势
一、金公司力拓年金市场
二、基金企业年金业务渐入佳境
三、参与网下配售获利空间得到开拓
第六节 保险资金投资基金发展趋势
一、保险资金投资基金总额分析
二、2006年保险系基金管理公司有望出现
第七节 货币基金发展趋势
一、2006年上半年货币基金经营业绩分析
二、2006年货币基金收入告别爆发式增长
三、货币市场基金尚未驶离浅水区
第八节 债券基金发展趋势
一、2006年债券基金苦乐不均
二、可转债融资兴起
三、银行理财产品介入中短债基金竞争加剧
第九节 “封转开”发展趋势
一、2006年“封转开”步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二、“封转开”引入确权机制
三、借“封转开”基金吸收合并成为可能
第十节 LOF基金发展趋势
一、LOF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二、LOF成交清淡原因分析
第十一节 QFII发展趋势
一、QFII将享受“超国民”待遇话语权岌岌可危
二、QFII松绑资金渠道再次打开双向扩容时代将来临
三、QFII期待市场进一步开放
第十二节 QDII发展趋势
一、基金出海投资细则出台
二、2006年9月首只外币基金首日认购情况
三、QDII产品纷纷亮相外币基金优势明显
第十三节 其他类型基金发展趋势
一、专户理财将成基金业新奶酪
二、封闭基金或变身分红基金
第十章 我国基金业发展的战略分析
第一节 我国基金业面对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中国基金业步入惨烈竞争时代
二、中国基金业面临十大挑战
三、中国基金业面对十大挑战的十大对策
第二节 新形势下的基金业发展战略
一、扩大基金业的社会基础
二、构筑层次清晰的股市“生态链”
三、发展和谐的基金业
第三节 我国中小基金公司的出路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中小基金公司面临的生存困境
三、中小基金公司的出路:差异化发展
图表目录
图表:2005年1-12月基金交易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5年1-12月上海证交所基金交易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5年1-12月深圳证交所基金交易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6年1-7月基金交易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6年1-7月上海证交所基金交易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6年1-7月深圳证交所基金交易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6年二季度全部基金资产配置一览
图表:2006年中期单位可分配收益前10位基金一览
图表:2006年上半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情况一览
图表:2006年上半年基金总份额和净收益变化
图表:2006年上半年基金已分配净收益
图表:2006年上半年基金经营业绩
图表:2006年上半年分红最多的20家基金公司
图表:2006年上半年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前20名一览
图表:2006年上半年基金托管行托管费收入排行
图表:2006年上半年基金持股集中度最高的10只股票
图表:2006年上半年基金持股集中度上升最快的10个股票
图表:2006年二季报显示偏股型基金投资行业分布一览
图表:2006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基金二十大重仓股一览
图表:2006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基金增仓二十大个股
图表:2006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基金减仓二十大个股
图表:2006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基金新增二十大个股
图表:2006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基金剔除二十大个股
图表:2006年二季度基金重仓股一览
图表:2006上半年封闭式基金投资回报率
图表:2006上半年封闭式基金单位份额静态投资回报率前二十名
图表:2005年末封闭式基金持有人情况一览
图表:2006年二季报显示基金管理公司持有封闭式基金情况
图表:2006上半年机构持有封闭式基金一览
图表:2006上半年基金经营业绩
图表:2006年上半年封闭式基金单位份额静态投资回报率前二十名
图表:截至06年上半年开放式基金管理规模变化一览
图表:货币型基金2005年净值增长率及排序
图表:截止2006年8月已公布发行数据的06年新发股票型开放式基金
图表:截至2006年7月21日全部开放式基金分红情况一览表
图表:2006上半年开放式基金投资回报率
图表:2005年1-12月证券业主要指标
图表:2006年1-6月证券业主要指标
图表:2005年1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2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3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4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5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6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7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8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9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10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11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12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6年1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6年2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6年3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6年4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6年5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6年6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1-12月证券市场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1)
图表:2005年1-12月证券市场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2)
图表:2005年1-12月上海证交所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1)
图表:2005年1-12月上海证交所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2)
图表:2005年1-12月深圳证交所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1)
图表:2005年1-12月深圳证交所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2)
图表:2005年1-12月债券交易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5年1-12月上海证交所债券交易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5年1-12月深圳证交所指数统计表(1)
图表:2005年1-12月深圳证交所指数统计表(2)
图表:2005年1-12月市盈率换手率统计表
图表:2003-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市场概况(1)
图表:2003-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市场概况(2)
图表:2005年1-12月上海证券交易市场成交股数、成交金额和市盈率
图表:2005年度上证180指数走势
图表:1996-2005年上证180指数走势
图表:2005年度上证综指走势
图表:1990-2005年上证综指走势
图表:1991-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数量与行业分布
图表: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地区分布
图表: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权证概貌
图表:2005年各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交易总量
图表:2005年各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回购交易总量
图表:2005年各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现货交易总量
图表: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投资者地区分布情况
图表: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B股投资者地区分布情况
图表: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者学历
图表: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者年龄结构
图表: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者性别比例
图表:1991-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开户数
图表: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会员及营业部地区分布
图表:1990-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会员数
图表:1990-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统计
图表:2005年深圳证券市场概况
图表:1995-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成交总值
图表:1998-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市盈率
图表:1998-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会员数
图表:1998-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投资者情况
图表:1995-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数与股票数
图表:1995-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股本和流通股本
图表:1995-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市值和流通市值
图表:1995-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会员数和席位数
图表:1995-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投资者开户数
图表:1995-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基金成交总额
图表:2006年1-6月证券市场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证券市场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2)
图表:2005年05月-2006年05月股票成交额趋势图
图表:2005年05月-2006年05月筹资金额趋势图
图表:2006年1-6月上海证交所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上海证交所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2)
图表:2006年1-6月深圳证交所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深圳证交所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2)
图表:2006年1-6月债券交易情况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债券交易情况统计表(2)
图表:2006年1-6月上海证交所债券交易情况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上海证交所债券交易情况统计表(2)
图表:2006年1-6月深圳证交所指数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深圳证交所指数统计表(2)
图表:2006年1-6月市盈率换手率统计表
图表:2005年1-12月证券市场发行家数统计表
图表:2005年1-12月证券市场筹资统计表(1)
图表:2005年1-12月证券市场筹资统计表(2)
图表:2005年1-12月证券市场发行股数统计表(1)
图表:2005年1-12月证券市场发行股数统计表(2)
图表:2006年1-6月证券市场发行家数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证券市场发行家数统计表(2)
图表:2006年1-6月证券市场筹资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证券市场筹资统计表(2)
图表:2006年1-6月证券市场发行股数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证券市场发行股数统计表(2)
图表:2005年1-12月按发行种类分类的上市公司统计表
图表:2005年1-12月境外上市公司(H股)情况统计表(1)
图表:2005年1-12月境外上市公司(H股)情况统计表(2)
图表:2006年1-6月按发行种类分类的上市公司统计表
图表:2006年1-6月境外上市公司(H股)情况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境外上市公司(H股)情况统计表(2)
图表:2006年1-6月股本变动情况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股本变动情况统计表(2)
图表:2006年上半年8创新券商净利润情况
图表:2006年上半年交易额前十五名券商交易情况一览
图表:2001年12月-2005年12月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及开户数据
图表:2001年12月-2005年12月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成交数据
图表:2004-2005年获得证券业执业证书人数
图表:2006年一、二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季末总资产、总负债(境内本外币合计)主要指标
图表:2006年一、二季度国有商业银行季末总资产、总负债(境内本外币合计)主要指标
图表:2006年一、二季度股份制商业银行季末总资产、总负债(境内本外币合计)主要指标
图表:2006年一、二季度城市商业银行季末总资产、总负债(境内本外币合计)主要指标
图表:2006年一、二季度其他类金融机构季末总资产、总负债(境内本外币合计)主要指标
图表:2006年一、二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表
图表:2006年一季度末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合计数据资产处置情况表
图表:2006年一季度末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情况表
图表:2006年一季度末长城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情况表
图表:2006年一季度末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情况表
图表:2006年一季度末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情况表
图表:中资银行2006年度按一级资本在《银行家》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的排名
图表:2000-2005年保险总资产余额同比增长
图表:2000-2005年度总保费同比增长
图表:2000-2005人身险年度保费同比增长
图表:2005年人身险单月保费
图表:2000-2005财险年度保费同比增长
图表:2005年财险单月保费
图表:2005年保险资金银行存款余额月份变动
图表:2005年保险资金国债投资余额月份变动
图表:2005年保险资金证券投资基金余额月份变动
图表:2005年其他投资余额月份变动
图表:2005年寿险公司保费前十名
图表:2005年财险公司保费前十名
图表:2006年1-7月保险业经营数据
图表:2006年1-7月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情况表
图表:2006年1-7月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情况表
图表:2006年1-7月全国各地区保费收入情况表
图表:2006年上半年封闭式基金十大持有人持有份额一览
图表:2006年半年报保险公司持有市值最大的10只股票
图表:2006年半年报保险公司增仓最多的10只股票一览
图表:2006年一、二季度QFII股票持仓状况和行业情况一览表
图表:2006年半年报QFII增仓最多的10只个股一览表
图表:2006年上半年QFII持股占流通股比例最高的前10位个股一览表
图表:2006年上半年社保基金投资额度
图表:2006年半年报社保基金股票持仓状况和行业情况汇总
图表:2006年一、二季度社保基金持股比例最高的10只股票
图表:2006年上半年基金净值增长率前十名排行榜
图表:2006年新成立基金统计
图表:2006年2-4月基金新发行统计
图表:开放式基金销售渠道组织结构
图表:开放式基金营销流程图
图表:三大主要销售渠道优劣势比较
图表:2005年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新兴市场指数
图表:2005年美国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前三名股票基金
图表:1993—2004年美国ETF基金数量
图表:1993—2004年美国ETF资产增长状况
图表:1980—2005年美国股票型和债券型共同基金费率走势
图表:国内现有指数基金费率一览表
图表:国内上市的ETF产品
图表:2006年2季度基金核心资产指数与股市关系
图表:2006年2季度各股票类型基金净值与股市上涨关系
图表:2006年2季度债券类基金表现股性特征
图表:2006年2季度债券类基金收益风险值与债券市场、转债市场比较
图表:2006年2季度基金公司整绩效指标
图表:2006年2季度末与1季度末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变动数据
图表:2006年2季度股票和债券资产配置结果
图表:2006年2季度基金第二层行业配置结果
图表:2001年至2005年基金市场规模及基金公司数量
图表:截止2006年1月基金管理公司名录
图表:2006年二季度末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前10名
图表:2005年底各类型基金数量
图表:2005年底各类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图表:2001-2005年各类基金历年份额变化趋势
图表:2005年新成立基金公司概况
图表:2005年三季度基金管理公司规模排名一览表
图表:2006年6月30日基金管理公司规模变化一览
图表:2001-2005年基金行业集中率指数
图表:2001-2005年我国基金业赫芬达尔指数变化
图表:2005年末封闭式基金十大持有人类型分布
图表:2005年底各类型基金持有人结构
图表:各类型基金管理费率
图表:各类型基金托管费率
图表:基金市场格局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图表:2005年基金管理公司股东持股比例频数分布表
图表:2005年中国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结构
图表:2005年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统计
图表:2005年基金管理公司董事学历统计
图表:2005年基金管理公司独立董事学历统计
图表:2005年基金管理公司独立董事来源统计
图表:2005年基金管理公司监事学历统计
图表:2005年基金管理公司持有人构成情况
图表:2003-2005年社保基金委托管理规模占基金资产规模比例
图表:2005年企业年金对基金公司业务模式影响调查结果
图表:海外基金公司业务结构
图表:2005年底资产管理规模前十位的基金管理公司业务模式
图表:2003-2005年美国封闭式基金资产规模变化
图表:受访者对当前基金管理公司参与企业年金市场困境的看法
图表:1998-2004年美国共同基金持有教育基金资产规模的变化
图表:2006-2017封闭式基金到期情况
图表:2005年受访者对封闭式基金转开放对市场带来影响的看法
图表:1991-2004年美国养老金市场中雇员发起账户(Employer-SponsoredAccounts)资产状况
图表:1991-2004年美国养老金市场中IRAs资产状况
图表:基金投资类型概况(截至2005-12-30)
图表:2005年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风格的分布
图表:2005年各类型基金收益情况比较
图表:2005年4季度封闭式和股票混合型基金资产及仓位的变化
图表:2005年4季度各基金管理公司股票仓位及变化
图表:2005年1-4季度基金资产配置增加的行业与占净值比例
图表:2005年1-4季度基金资产配置减少的行业与占净值比例
图表:06年二季度基金行业投资总览
图表:各类型基金平均投资业绩(截止2005年12月30日)
图表:2005年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相对于沪市业绩
图表:2005年债券类基金收益风险值与债券市场、转债市场比较
图表:2005年封闭式基金二级市场走势
图表:2005年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的走势
图表:2005年股票型基金收益风险值与A股市场比较
图表:2005年基金公司风险收益散点图
图表:2005年各类基金净值增长率前五名
图表: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开放式基金规模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排行
图表:2005年混合型基金发行份额排行
图表:2005年保本型基金发行份额排行
图表:2005年货币型基金发行份额排行
图表:2005年债券型基金的发行份额
图表:2005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创新情况
图表:截至2006年中期南方基金公司管理基金概况
图表:南方旗下股票类基金06年2季度持仓特征
图表:南方基金公司06年2季度行业投资分布
图表:南方基金公司06年2季度十大重仓股
图表:南方旗下低风险基金06年2季度资产配置
图表:2006年2季度华夏基金公司各类型经济净值增长率与对应指数收益对比
图表:2006年2季度华夏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收益风险值以及与各指数比较
图表:2006年2季度华夏基金公司旗下股票类基金近一年股票仓位变动图
图表:2006年2季度华夏基金公司单只基金资产变动比较
图表:2006年2季度华夏基金公司开放式基金规模变动比较
图表:2006年2季度华夏基金公司旗下股票类基金近一年行业集中度变化图
图表:2006年2季度华夏基金公司行业配置比例变动率
图表:2006年2季度华夏基金公司旗下股票类基金近一年持股集中度变动图
图表:2006年2季度华夏基金公司前十大核心重仓股
图表:2006年2季度华夏基金公司基金核心资产变化情况
图表:2006年2季度华安基金公司基金各类型经济净值增长率与对应指数收益对比
图表:2006年2季度华安基金公司基金旗下基金收益风险值以及与各指数比较
图表:2006年2季度华安基金公司基金旗下股票类基金近一年股票仓位变动图
图表:2006年2季度华安基金公司基金单只基金资产变动比较
图表:2006年2季度华安基金公司基金开放式基金规模变动比较
图表:2006年2季度华安基金公司基金旗下股票类基金近一年行业集中度变化图
图表:2006年2季度华安基金公司行业配置比例变动率
图表:2006年2季度华安基金公司基金旗下股票类基金近一年持股集中度变动图
图表:2006年2季度华安基金公司旗下股票类基金近一年持股延续性变动图
图表:2006年2季度华安基金公司核心资产变化情况
图表:2006年2季度华安基金公司基金前十大核心重仓股
图表:截止2006年6月博时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
图表:2006年2季度广发基金管理公司各类型经济净值增长率与对应指数收益对比
图表:2006年2季度广发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基金收益风险值以及与各指数比较
图表:2006年2季度广发基金管理公司旗下股票类基金近一年股票仓位变动图
图表:2006年2季度广发基金公司单只基金资产变动比较
图表:2006年2季度广发基金公司开放式基金规模变动比较
图表:2006年2季度广发基金公司旗下股票类基金近一年行业集中度变化图
图表:2006年2季度广发基金公司行业配置比例变动率
图表:2006年2季度广发基金公司旗下股票类基金近一年持股集中度变动图
图表:2006年2季度基金核心资产变化情况
图表:2006年2季度前十大核心重仓股
图表: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司股东组成图
图表:2006年2季度国泰基金各类型经济净值增长率与对应指数收益对比
图表:2006年2季度国泰基金旗下基金收益风险值以及与各指数比较
图表:2006年2季度国泰基金旗下股票类基金近一年股票仓位变动图
图表:2006年2季度广发基金公司单只基金资产变动比较
图表:2006年2季度广发基金公司开放式基金规模变动比较
图表:2006年2季度国泰基金公司旗下股票类基金近一年行业集中度变化图
图表:2006年2季度国泰基金公司行业配置比例变动率
图表:2006年2季度国泰基金公司旗下股票类基金近一年持股集中度变动图
图表:2006年2季度国泰基金公司前十大核心重仓股
图表:2006年2季度国泰基金公司基金核心资产变化情况
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共有266只证券投资基金正式运作,资产净值合计5114.16亿元,份额规模合计4269.09亿份。其中54只封闭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196.15亿元,占全部基金资产净值的23.39%,份额规模合计817亿份,占全部基金份额规模的19.14%。其中212只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918.00亿元,占全部基金资产净值的76.61%,份额规模合计3452.09亿份,占全部基金份额规模的80.86%。在2006年上半年,股票方向基金的数量从165只增加到189只,净值总额从2371.47亿元增加到3389.96亿元,增加了 1018.49亿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随着A股大涨,股票方向基金净值自然增长以及新发的股票基金带来了一定的新生力量。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宣告成立。随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即将推出的国内股指期货交易有望激活817亿份封闭式基金市场,使得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有下降的趋势,其套利年化收益率回归到合理水平。同是在2006年9月8日,有着中国“基改”第一单之称的基金兴业“到期封转开”开始集中申购。至此,总份额达到817亿份的封闭式基金“封转开”开始步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另外,在2007年,将有19只封闭式基金到期,到时这批基金如何顺利过渡,成为基金业内创新的巨大动力呢?所有这些又将对我国封闭式基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中国基金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该预期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国内可供金融资源及金融结构的转型。二是环比国际,早在1999年底,美国共同基金就成为美国金融市场上第一大金融中介,金融资产占比高达29%,而我国基金份额占金融资产比重只有1.5%左右。另外,假如能够出现5年牛市,预期中国基金业资产总规模有望达到1.5-2万亿元;经济持续稳定的高增长以及相应的企业盈利的增长、长期的低利率和低通货膨胀导致投资理财需求异常高涨、养老金制度改革为共同基金提供了最重要的增量资金;另一个重要假定是市场深度的相应拓展,包括全流通改革导致的制度性扩容以及大量优质公司的上市。但是在面对巨大的发展空间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基金业的市场集中度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赢利模式同质化的基金公司开始了空前惨烈的竞争。竞争的加剧压缩了利润空间,各基金管理公司只能通过加速发行占领市场份额,从而获得盈利。但这种按照发行份额盈利的模式必然造成发行困难时期基金公司的生存危机。这些“症状”无一不昭示着基金业的传统增长模式一方面受到市场环境的制约,另外也意味着需要进行转变。那么,在新形势下,我国基金企业如何制定发展战略,我国中小基金公司的出路在哪里呢?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宣告成立。随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即将推出的国内股指期货交易有望激活817亿份封闭式基金市场,使得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有下降的趋势,其套利年化收益率回归到合理水平。同是在2006年9月8日,有着中国“基改”第一单之称的基金兴业“到期封转开”开始集中申购。至此,总份额达到817亿份的封闭式基金“封转开”开始步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另外,在2007年,将有19只封闭式基金到期,到时这批基金如何顺利过渡,成为基金业内创新的巨大动力呢?所有这些又将对我国封闭式基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中国基金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该预期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国内可供金融资源及金融结构的转型。二是环比国际,早在1999年底,美国共同基金就成为美国金融市场上第一大金融中介,金融资产占比高达29%,而我国基金份额占金融资产比重只有1.5%左右。另外,假如能够出现5年牛市,预期中国基金业资产总规模有望达到1.5-2万亿元;经济持续稳定的高增长以及相应的企业盈利的增长、长期的低利率和低通货膨胀导致投资理财需求异常高涨、养老金制度改革为共同基金提供了最重要的增量资金;另一个重要假定是市场深度的相应拓展,包括全流通改革导致的制度性扩容以及大量优质公司的上市。但是在面对巨大的发展空间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基金业的市场集中度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赢利模式同质化的基金公司开始了空前惨烈的竞争。竞争的加剧压缩了利润空间,各基金管理公司只能通过加速发行占领市场份额,从而获得盈利。但这种按照发行份额盈利的模式必然造成发行困难时期基金公司的生存危机。这些“症状”无一不昭示着基金业的传统增长模式一方面受到市场环境的制约,另外也意味着需要进行转变。那么,在新形势下,我国基金企业如何制定发展战略,我国中小基金公司的出路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