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载重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完成日期:2006年08月
报告类型 | 纸介版 | PDF Email版 | PDF 光盘版 | 两种版本价格 |
价格 | 5800 | 5800 | 6000 | |
优惠价 | 5500 | 5500 | 5700 | |
English |
报告目录 查看简介
第一章 国际载重汽车产业的发展概况第一节 欧美载货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俄罗斯载货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1)市场发展概况
(2)进出口情况
(3)各吨位载重汽车发展预测
第二章 我国载货汽车产业概况
第一节 载货汽车产业生产规模
(一)产量概况
(二)载货汽车与汽车产业规模的比较
(三)载货汽车发动机
第二节 我国载货汽车的产品结构
第三章 我国载货汽车产业运行状况分析
第一节 我国重型载货汽车产业资本运作分析
第二节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概况
(一)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
(二)载货汽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
(三)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市场分析
第四章 我国载货汽车产业市场状况分析
第一节 我国载货汽车产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我国载货汽车各车型销售状况比较
(一)重型载货汽车
(二)中型载货汽车销售状况分析
(三)轻型载货汽车销售状况分析
(四)微型载货汽车销售状况分析
第三节 我国载货汽车产业竞争状况分析
(一)我国重型载货汽车竞争格局分析
(二)我国中型载货汽车竞争格局分析
(三)我国轻型载货汽车竞争格局分析
第四节 我国载货汽车产业价格变化分析
第五节 物流业的发展与我国载货汽车市场规模
(一)物流决定载货汽车的市场规模
(二)经济发展与物流
(三)未来载货汽车的市场空间
第六节 我国载货汽车进出口概况
(一)出口产品结构不均衡
(二)出口国分散 营销和服务网络滞后
(三)稳步增长 推进品牌战略
第五章 我国载货汽车子产业——专用车产业分析
第一节 我国专用汽车发展现状
(一)历史发展概况
(二)“十五”时期我国专用车发展概况
第二节 技术水平
第三节 我国专用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品结构分布不均
(二)产品开发“专”劲不够
(三)技术含量低
(四)相关政策缺 位
第四节 专用汽车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市场需求预测
(二)今后专用汽车市场的产品趋势
(三)专用汽车企业的性质和生产模式将会发生较大改变
(四)中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会对专用汽车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五)城建和市政服务、高等级公路的运输和管理等将是未来专用汽车的重点开发市场
(六)专用汽车底盘及专用工作装置将作为发展突破口
第六章 我国载货汽车子产业——SUV产业分析
第一节 我国SUV产业的规模
第二节 我国SUV技术状况分析
第五节 我国SUV价格分析
第四节 我国SUV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第六节 我国轿车企业进军SUV市场
第七节 我国SUV车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SUV车的长远预测
(二)柴油车将是SUV未来发展重点
第七章 载货汽车重点企业分析
(一)一汽解放
(二)陕西重汽
(三)中国重汽
第八章载货汽车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重型载货汽车
(1)影响因素
(2)发展前景
(3)发展趋势
(二)轻型载货汽车
第九章我国载货汽车产业信贷投资分析
第一节 载货汽车消费信贷分析
第二节 我国载货汽车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三节 我国载货汽车产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风险
(1)经济周期的影响
(2)市场发育程度的影响
(3)行业内部竞争风险
(4)新产品开发的风险
(二)政策性风险
(1)产业政策
(2)税费政策
(三)产品价格风险
(四)对国外企业和技术依赖的风险
表目录
表3-1 我国重型载货汽车产业合作状况
表3-2 2000-2005年我国汽车国内外品牌市场份额比重
表3-3 2005年载货汽车分类自主品牌占比情况
表4-1 2005年各重型车企业销量及市场份额
表4-2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汽车产业的五次宏观调控
表4-3 2006年上半年中型卡车销量及增长率表
表4-4 轻型载货汽车企业市场情况分析
表4-5 2005年吨位小于5吨的汽油、柴油载车出口情况
表6-1 我国SUV技术来源
表6-2 近期即将面市的SUV
表6-3 SUV价格变化表
表6-4 2004年高中低档案SUV市场份额分布情况
表6-5 2006年上半年我国SUV市场排名前六位企业所占份额
表6-6 进军SUV的原因及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图目录
图1-1 2003-2006年俄罗斯载重汽车月产量变化趋势图
图2-1 1999-2006年5月份我国载货汽车产量变化趋势
图2-2 1999-2006年5月份载货汽车与汽车产量增长率比较
图2-3 2000-2006年上半年我国载货汽车各种车型汽车产量
图4-1 1999-2006年5月份我国载货汽车产业销量变化图
图4-2 2005年1-10月份我国重型车销售量比较
图4-3 2000-2006年上半年我国重型载货汽车销量变化趋势
图4-4 2000-2006年上半年我国中型载货汽车销售变化
图4-5 2000-2006年上半年我国轻型载货汽车销售变化
图4-6 2006年上半年轻型货车销量分配份额情况
图4-7 2000-2006年上半年我国微型载货汽车销量变化图
图6-1 2000-2006年上半年我国SUV市场销售变化图
图6-2 2005年SUV市场份额分配情况
图7-1 2000-2006年上半年陕西重汽重型载汽车所占市场份额
图7-2 2000-2006年上半年中国重汽重型载货汽车销量及所占市场份额
本报告旨在为商业银行信贷及有意投资载重汽车行业的投资商及本产业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服务,通过对整个载货汽车产业及细分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描述和分析,得出我国载货汽车产业新的发展局势,并对国际载货汽车的发展状况和国内载货汽车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状况做了深度的分析,对本产业的投资方面的一些问题做了探讨。本报告观点仅供参考。
本报告共有72页,有4.5万余字,其中有表格14个,图15个,报告于2006年8月份完成,本报告共有九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至第三章,首先对国际载货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介绍,对我国载货汽车的产业规模,产业运行情况做了介绍和分析;第二部分为第四章至第六章,对我国载货汽车产业的重、中、轻、微型载货汽车市场分别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对载货汽车产业子产业――专用车、SUV的发展概况做了分析;第三部分为第七章至第九章,分析了载货汽车市场的影响因素和市场发展前景、趋势,介绍了本产业重点企业发展情况,对投资信贷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本报告所持有的一些观点:
国外发达国家载货汽车中,轻型车占有较大比重,一般在70%~80%,轻型汽车大多为私人用车,用于短途小件物品的运营等。为了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汽车运输企业对重型货车的使用较为普遍。在欧美日等国家载重汽车和大客车,特别是大型车辆愈来愈多地以柴油为动力;
我国载货车自主品牌的优势在于中型载货汽车上,国际上中型载货汽车不属重要产品,产量很低,我国由于地区广阔,农村和偏运地区需求很大,所以这方面优势仍会保持发展下去。2005年我国载货汽车品牌总数97个,其中自主品牌占88个,为载货车总品牌数97.778%;
2005年二轴半挂牵引车出现暴跌,全年只销售4416辆,较2004年的23884辆大幅下跌81.51%。这主要是因为受新轴荷标准影响,二轴汽车和一轴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总质量最大限值为27吨,去除车辆自重,载货量只有15吨左右,与一辆三轴载货车的载货能力相当,没有竞争优势;
物流量决定载货汽车的市场规模,经济、政策法规、技术、人口等因素是通过作用于物流量和物流效率而间接影响到载货车的市场需求。物流量与载货汽车的规模呈正相关关系,物流总量的增加会促进载货汽车总量的增加。而物流效率的变化则与载货汽车规模的变化方向相反;
在汽车融资中,新车占56%,二手车占26%;分期付款占78%,租赁占22%。融资销售在美国占80%-85%,在德国占70%,在印度占60-70%,在中国台湾占50%-60%。而目前在我国的轿车新车销售中,消费信贷仅占15%,载货车消费信贷比例较高。
本报告共有72页,有4.5万余字,其中有表格14个,图15个,报告于2006年8月份完成,本报告共有九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至第三章,首先对国际载货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介绍,对我国载货汽车的产业规模,产业运行情况做了介绍和分析;第二部分为第四章至第六章,对我国载货汽车产业的重、中、轻、微型载货汽车市场分别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对载货汽车产业子产业――专用车、SUV的发展概况做了分析;第三部分为第七章至第九章,分析了载货汽车市场的影响因素和市场发展前景、趋势,介绍了本产业重点企业发展情况,对投资信贷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本报告所持有的一些观点:
国外发达国家载货汽车中,轻型车占有较大比重,一般在70%~80%,轻型汽车大多为私人用车,用于短途小件物品的运营等。为了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汽车运输企业对重型货车的使用较为普遍。在欧美日等国家载重汽车和大客车,特别是大型车辆愈来愈多地以柴油为动力;
我国载货车自主品牌的优势在于中型载货汽车上,国际上中型载货汽车不属重要产品,产量很低,我国由于地区广阔,农村和偏运地区需求很大,所以这方面优势仍会保持发展下去。2005年我国载货汽车品牌总数97个,其中自主品牌占88个,为载货车总品牌数97.778%;
2005年二轴半挂牵引车出现暴跌,全年只销售4416辆,较2004年的23884辆大幅下跌81.51%。这主要是因为受新轴荷标准影响,二轴汽车和一轴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总质量最大限值为27吨,去除车辆自重,载货量只有15吨左右,与一辆三轴载货车的载货能力相当,没有竞争优势;
物流量决定载货汽车的市场规模,经济、政策法规、技术、人口等因素是通过作用于物流量和物流效率而间接影响到载货车的市场需求。物流量与载货汽车的规模呈正相关关系,物流总量的增加会促进载货汽车总量的增加。而物流效率的变化则与载货汽车规模的变化方向相反;
在汽车融资中,新车占56%,二手车占26%;分期付款占78%,租赁占22%。融资销售在美国占80%-85%,在德国占70%,在印度占60-70%,在中国台湾占50%-60%。而目前在我国的轿车新车销售中,消费信贷仅占15%,载货车消费信贷比例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