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证券业研究咨询报告
完成日期:2006年08月
报告类型 | 纸介版 | PDF Email版 | PDF 光盘版 | 两种版本价格 |
价格 | 5600 | 6100 | 6600 | |
优惠价 | ||||
English | 10000 | 11000 |
报告目录 查看简介
目 录CONTENTS
第一部分 概念及特性分析
第一章 行业相关概念及特性分析
第一节 证券的定义与特征
第二节 证券的分类与功能
第三节 证券市场的定义与特征
一、证券市场的定义
二、证券市场的特征
第四节 证券市场的结构与功能
一、证券市场的结构
二、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
第五节 中国证券行业发展历程
第二部分 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二章 证券行业国际市场发展与借鉴
第一节 美国证券市场发展分析
一、美国证券市场概况
二、美国证券市场的四种上市方式
三、美国证券市场的新变化及其认识
四、2005年美国证券业的守法成本增加
五、2006年美国证券公司利润预计
第二节 我国证券市场与美国证券市场的比较与启示
一、我国证券市场与美国证券市场的比较
二、美国证券市场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启示
第三节 德国证券业发展的启示
一、德国证券业的发展借鉴
二、德国银行拟出售其海外证券业务部门
第四节 加拿大证券市场的概况
一、加拿大证券市场的概况
二、加拿大证券市场与其它海外市场的比较
三、加拿大创业板的上市标准
第五节 澳大利亚证券市场监管及其启示
一、西方证券监管体系的主要类型
二、ASX证券市场监管
三、关于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思考
第六节 捷克证券市场中的“地道行为”及其启示
一、捷克“地道行为”的产生背景和表现
二、捷克“地道行为”的成因分析
三、对我国股市发展的启示
第七节 西方证券评级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西方国家的证券评级制度
二、我国评级业的现状及发展
第三章 2005-2006年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2005年中国证券行业运行状况及特点分析
一、股票市场
二、债券市场
三、期货市场
四、基金市场
第二节 2005年中国证券业股改分析
第三节 2005年中国券商经营状况分析
一、2005年券商业绩分析
二、2005年券商自营收入两极分化
三、2005年券商经纪业务分析
四、2005年创新类券商规范类券商多项指标排名分析
第四节 2006年证券市场分析
一、2006年全流通IPO正式启动
二、2006年券商的收入结构与地位变迁
三、2006资本市场发展路线图
四、2006年证券市场结构性向好机遇多
五、2006年证券市场正面临一系列重大突破
第五节 2006年中国券商经营状况分析
一、2006年券商收入同比大增
二、2006年券商净利情况分析
三、2006年券商净资本分析
四、2006年券商经纪业务分析
第六节 2005-2006年我国证券市场交易情况分析
一、2005-2006年证券业主要指标分析
二、2005年证券交易市场分析
三、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市场分析
四、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市场分析
五、2006年证券交易市场分析
第七节 2005-2006年证券发行市场分析
一、2005年证券发行市场分析
二、2006年证券发行市场分析
第八节 2005-2006年上市公司分析
一、2005年上市公司分析
二、2006年上市公司分析
第九节 2005-2006年基金与期货市场分析
一、2005年基金交易情况分析
二、2006年基金交易情况分析
三、2005年期货交易情况分析
四、2006年期货交易情况分析
第十节 2005-2006年券商集合理财市场分析
一、2005年集合理财市场躁动
二、集合理财可能仅向部分规范类券商开闸
三、放开规模与手续将使集合理财快速增长
四、券商集合理财将扩军
第四章 我国证券行业关联市场分析
第一节 我国二板市场发展概论
一、二板市场的定义
二、二板市场的重要用途
三、建立二板市场的必要性
四、美国那斯达克简介
五、香港创业板简介
六、香港创业板及主板市场的特点和分别
第二节 我国证券界关于二板市场问题讨论综述
一、二板市场与科技创新
二、二板市场与主板市场
三、二板市场的运作机制
第三节 国内外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与创新
一、我国券商的证券经纪业务创新情况
二、国际大型投资银行经纪业务的发展情况
三、进一步推进我国券商的证券经纪业务创新
第四节 推行证券投资经纪人制的一些思路
一、海外证券经纪人制度概览
二、我国证券经纪人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方向
第五节 浅谈网络证券业的发展
一、我国网络证券业的现状
二、2005年网上证券业的发展分析
三、2006年网上证券业的发展分析
四、我国网络证券业的发展策略分析
第三部分 竞争格局与领先企业
第五章 我国证券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我国证券行业发展格局分析
一、三大势力重构证券业新版图
二、股改过半券商投行划定势力范围
三、大型券商抢食新兴业务初显差异化竞争格局
四、央企争先恐后涌入证券业
五、融资融券将助推券商格局变化
六、证券行业并购重组加速
七、行业集中度增强
第二节 我国证券行业券商排名情况
一、2005年度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排名
二、2005年度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排名前20名情况
三、2005年券商八项“单项奖”排定前20名
四、2005年券商债券业务竞争格局逐渐清晰
五、2006年46家券商上半年财务指标单项状元榜
第三节 我国证券行业并购与重组
一、券业迎来新一轮整合重组
二、券商之间并购浪潮已暗流涌动
三、券商上演圈地大战并购重组加增资扩股
四、券商重组内资与外资激烈逐鹿
五、十月大限倒逼券商生存风险
六、问题券商整顿大幅提速
七、券商市场化重组更需政策援手
八、净资本俨然成为券商的生命线
第四节 我国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发展情况
第五节 中外合资券商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
一、成立中外券商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成立中外合资券商的可行性分析
三、构建中外合资券商的雏形初现
四、中外合资券商的设立将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五、2005-2006年中外合资券商发展状况分析
第六章 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发展与外资并购
第一节 证券市场国际化分析
一、证券市场国际化:含义、成因与一般规律
二、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现实障碍分析
三、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第二节 股改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定位
第三节 外资并购与中国证券市场
一、我国外资并购现状
二、外资并购推动证券行业整合
第四节 我国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的研究
一、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二、保险资金投资A股分析
三、国外成熟市场的做法为我国保险资金入市提供了经验
四、我国保险资金入市障碍的分析
五、我国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方式分析
第五节 证券市场对公司治理的作用
一、公司治理的市场机制分析
二、证券市场对公司治理的作用
三、证券监管机构(交易所)对公司治理的作用
第七章 中国证券行业优势企业分析
第一节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2005-2006年公司经营情况
三、公司发展策略
四、公司上市分析
五、公司最新发展动态
第二节 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2005-2006年公司经营情况
三、公司上市分析
四、公司最新发展动态
第三节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2005-2006年公司经营情况
三、公司财务状况
四、公司最新发展动态
第四节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2005-2006年公司经营情况
三、公司发展策略
四、公司最新发展动态
五、公司上市分析
第五节 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2005-2006年公司经营情况
三、公司最新发展动态
第六节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2005-2006年公司经营情况
三、公司上市分析
四、公司最新发展动态
第七节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2005-2006年公司经营情况
三、公司最新发展动态
第八节 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2005-2006年公司经营情况
第九节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2005-2006年公司经营情况
三、公司发展策略
四、公司上市分析
五、公司最新发展动态
第十节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2005-2006年公司经营情况
三、公司上市分析
四、公司最新发展动态
第四部分 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八章 2005-2006年我国证券业政策分析
第一节 2005年证券市场十大政策点评
第二节 2005年证券市场投资者权益保护分析
一、市场基础建设稳步推进
二、投资者保护立法长足进步
三、证券市场监管继续加强
四、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司法继续实践
第三节 2006年证券市场政策变化与发展政策方向
一、2007年之前停止批设新的证券公司
二、证监会通知叫停团购新股
三、证监会规范新股资金申购
四、托管券商处置将有章 可循
五、三本证券法律权威教材正式发行
六、资产证券化定规创新类券商获业务准生证
七、券商不能直接从事金融期货业务
八、证券市场高悬刑法之剑
九、券商业务可能将全面引入持牌人制度
第四节 2006年证券市场券商综合治理政策分析
一、2006年券商综合治理步入攻坚
二、问题券商清理整治提速
三、券商综合治理不是治理整顿
第五节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出台
一、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颁布
二、全方位筑牢券商风险防火墙
三、融资规模挂钩净资本
四、交易制度酝酿重大调整
第六节 银证通争议八年后被叫停
一、证监会紧急叫停银证通业务
二、第三方存管将取代银证通
第七节 建立信息公示制度
一、《关于证券公司信息公示有关事项的通知》出台
二、建立信息公示制度具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八节 券商集合理财
一、券商集合理财可境外投资
二、规范类券商可望从事集合资产管理业务
第九节 证券公司融资融券
一、融资融券试点初期规模可达百亿
二、风险管理挡不住融资融券爆仓
三、券商ABS亮相
四、证监会鼓励五类资产证券化
五、证监会倾向金融期货券商IB制度
六、券商对客户融资的年利率预计
第九章 中国证券行业的SWOT分析
第一节 我国证券行业加入WTO承诺
第二节 WTO与证券监管理念
一、证券监管理念的提出
二、证券监管理念的运用
三、我国证券监管理念的沿革
四、我国证券监管理念之重塑
第三节 入世优先开放证券市场是必然选择
一、入世将降低资本管制的效力
二、入世将增大开放资本项目的压力
三、优先开放证券市场是必然的选择
第四节 我国证券业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新挑战
一、金融业稳步开放为证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我国证券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
三、证券业如何适应金融开放形势
第五部分 发展趋势及策略分析
第十章 我国证券行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全球证券市场发展十大趋势
第二节 世界证券市场板块化趋势与我国选择
一、场内交易市场板块化的发展趋势
二、场外交易市场板块化的发展趋势
三、证券市场板块化的原因和意义
四、证券市场板块化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2006年证券市场展望
一、宏观经济展望
二、政策环境分析
三、投资机会分析
第四节 中国资本市场“十一五”规划
一、“十一五”积极发展中国资本市场
二、“十一五”资本市场将现五大改观
三、“十一五”中国资本市场将实现功能转型
四、“十一五”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机遇
第十一章 我国证券行业发展策略分析
第一节 我国证券行业发展进入关键时刻
第二节 我国证券市场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优化证券市场的结构
二、证券市场的业务及品种创新
三、证券市场引进新的市场机制
四、政府的作用
第三节 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策略选择
一、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一般规律
二、新兴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经验与教训
三、我国现阶段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战略思路
第四节 证券行业发展的规律探析
第五节 券商发展策略分析
一、证券公司如何抓住新业务机会成为最后赢家
二、券商要实现五大转变
三、券商经纪业务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第六节 关于我国证券公司上市问题的若干思考
一、2007年券商上市高潮将到来
二、证券公司上市成为便捷融资渠道
三、众券商上市仍需赶路
四、证券公司上市对券商及其股东有利
第十二章 我国证券行业经营策略分析
第一节 我国证券行业营销策略分析
一、一对一营销策略分析
二、以研究部门为基础整合营销
三、券商研究所盈利模式催生主动营销
第二节 券商盈利模式分析
一、券商回归盈利的七种武器
二、四种力量主导券商新时代
四、全流通带来机会
五、券商备战创投业务
第三节 我国证券行业创新发展分析
一、创新求发展成券业主题
二、2006年证券市场:迈向“创新年”的过渡年
三、券商业务创新发力
四、券商创新亟须完善政策环境
五、创新类券商谋利辟新招
六、券商创新发展面临新机遇
第四节 关于证券公司创新业务的思考
一、大力开展固定收益业务
二、在完善的法规监管及自我风险管理体系下开展融资融券业务
三、探索开展主办企业贷款业务
图表目录
图表:2005年世界各地证券交易所统计
图表:美国证券市场结构
图表:澳大利亚证券市场的监管方法和程序简单流程图
图表:2005年新股发行情况一览表
图表:2005年和04年券商国债承销量前8名对比
图表:2005年证券公司营业部部均名义收入排名
图表:1999年-2005年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信息统计
图表:2004年3月-2005年12月证券资格考试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信息统计
图表:2004年3月-2005年12月香港证券专业人员内地法规考试信息统计
图表:2006年上半年8创新券商净利润情况
图表:2006年上半年交易额前十五名券商交易情况一览
图表:2001年12月-2005年12月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及开户数据
图表:2001年12月-2005年12月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成交数据
图表:2004-2005年获得证券业执业证书人数
图表:2005年1-12月证券业主要指标
图表:2006年1-6月证券业主要指标
图表:2005年1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2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3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4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5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6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7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8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9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10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11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12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6年1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6年2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6年3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6年4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6年5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6年6月证券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图表:2005年1-12月证券市场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1)
图表:2005年1-12月证券市场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2)
图表:2005年1-12月上海证交所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1)
图表:2005年1-12月上海证交所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2)
图表:2005年1-12月深圳证交所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1)
图表:2005年1-12月深圳证交所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2)
图表:2005年1-12月债券交易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5年1-12月上海证交所债券交易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5年1-12月深圳证交所指数统计表(1)
图表:2005年1-12月深圳证交所指数统计表(2)
图表:2005年1-12月市盈率换手率统计表
图表:2003-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市场概况(1)
图表:2003-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市场概况(2)
图表:2005年1-12月上海证券交易市场成交股数、成交金额和市盈率
图表:2005年度上证180指数走势
图表:1996-2005年上证180指数走势
图表:2005年度上证综指走势
图表:1990-2005年上证综指走势
图表:1991-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数量与行业分布
图表: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地区分布
图表: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权证概貌
图表:2005年各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交易总量
图表:2005年各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回购交易总量
图表:2005年各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现货交易总量
图表: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投资者地区分布情况
图表: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B股投资者地区分布情况
图表: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者学历
图表: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者年龄结构
图表: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者性别比例
图表:1991-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开户数
图表: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会员及营业部地区分布
图表:1990-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会员数
图表:1990-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统计
图表:2005年深圳证券市场概况
图表:1995-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成交总值
图表:1998-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市盈率
图表:1998-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会员数
图表:1998-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投资者情况
图表:1995-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数与股票数
图表:1995-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股本和流通股本
图表:1995-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市值和流通市值
图表:1995-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会员数和席位数
图表:1995-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投资者开户数
图表:1995-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基金成交总额
图表:2006年1-6月证券市场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证券市场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2)
图表:2005年05月-2006年05月股票成交额趋势图
图表:2005年05月-2006年05月筹资金额趋势图
图表:2006年1-6月上海证交所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上海证交所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2)
图表:2006年1-6月深圳证交所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深圳证交所股票交易情况统计表(2)
图表:2006年1-6月债券交易情况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债券交易情况统计表(2)
图表:2006年1-6月上海证交所债券交易情况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上海证交所债券交易情况统计表(2)
图表:2006年1-6月深圳证交所指数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深圳证交所指数统计表(2)
图表:2006年1-6月市盈率换手率统计表
图表:2005年1-12月证券市场发行家数统计表
图表:2005年1-12月证券市场筹资统计表(1)
图表:2005年1-12月证券市场筹资统计表(2)
图表:2005年1-12月证券市场发行股数统计表(1)
图表:2005年1-12月证券市场发行股数统计表(2)
图表:2006年1-6月证券市场发行家数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证券市场发行家数统计表(2)
图表:2006年1-6月证券市场筹资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证券市场筹资统计表(2)
图表:2006年1-6月证券市场发行股数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证券市场发行股数统计表(2)
图表:2005年1-12月按发行种类分类的上市公司统计表
图表:2005年1-12月境外上市公司(H股)情况统计表(1)
图表:2005年1-12月境外上市公司(H股)情况统计表(2)
图表:2006年1-6月按发行种类分类的上市公司统计表
图表:2006年1-6月境外上市公司(H股)情况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境外上市公司(H股)情况统计表(2)
图表:2006年1-6月股本变动情况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股本变动情况统计表(2)
图表:2005年1-12月基金交易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5年1-12月上海证交所基金交易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5年1-12月深圳证交所基金交易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6年1-6月基金交易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6年1-6月上海证交所基金交易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6年1-6月深圳证交所基金交易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5年1-12月商品期货交易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5年1-12月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数量品种分布统计表(1)
图表:2005年1-12月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数量品种分布统计表(2)
图表:2005年1-12月大连期货交易所交易数量品种分布统计表(1)
图表:2005年1-12月大连期货交易所交易数量品种分布统计表(2)
图表:2005年1-12月郑州期货交易所交易数量品种分布统计表(1)
图表:2005年1-12月郑州期货交易所交易数量品种分布统计表(2)
图表:2006年1-6月商品期货交易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6年1-6月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数量品种分布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数量品种分布统计表(2)
图表:2006年1-6月大连期货交易所交易数量品种分布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大连期货交易所交易数量品种分布统计表(2)
图表:2006年1-6月郑州期货交易所交易数量品种分布统计表(1)
图表:2006年1-6月郑州期货交易所交易数量品种分布统计表(2)
图表:2005年、2004年、2003年、2002年、2001年网上交易量统计比较
图表:三大势力重构证券业新版图
图表:2005年之前的券商并购
图表:截至06年5月28日证监会认可的规范类券商
图表:截至06年5月28日证监会认可的创新类券商
图表:2005年股票基金交易总金额排名前20名名单
图表:2005年总资产排名前20名名单
图表:2005年净资产排名前20名名单
图表:2005年净资本排名前20名名单
图表:2005年营业收入排名前20名名单
图表:2005年扣减资产损失后利润总额排名前20名名单
图表:2005年扣减资产损失后人均利润总额排名前20名名单
图表:2005年净利润排名前20名名单
图表:2006年上半年国债承销综合排名表
图表:2006年第二季度未投标情况一览表
图表:各种保险资金入市方式评价
图表:2005-2006年3月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
图表:2005-2006年3月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表
图表:2005-2006年3月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利润分配表
图表:2005-2006年3月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表
图表:2005-2006年3月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指标
图表:2005年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表
图表:2005年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利润表
图表:2005年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增资股改前后的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表
图表:证券业开放与证券市场开放概念的比较
图表:AIM与主板市场的上市标准和程序的差异
图表: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中全国市场的上市标准
图表: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中小型市场的上市标准
图表:新兴证券市场的阶段性开放
图表:部分优质券商近年来净利润变化表
图表:2005年3季度美国债券市场规模
内容简介
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全面铺开,是我国股市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国有股减持1999年12月开始,就象悬在斯芬达克头上的那把剑,给中国股市带来了长期低迷,几经周折,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为落实“国九条”,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并已经全面展开。
2005年可谓股改年,而2006年可谓是券商重组年,2006年将成为证券业此后发展的分水岭。2005年下半年开始的大规模券商重组高潮进入新的阶段。中国资本市场将逐渐形成外资投行、国内商业银行和本土证券机构三分天下的格局。进入2006年,券商行业内部的生存状况差距无疑达到了历史的顶点:一方面,多数券商面临着破产清盘倒计时的煎熬,这从二十多家券商在银行间市场推迟披露2005年报中就可以看出蛛丝马迹了。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少数券商则继续受到各项优惠与照顾,并且还有更多的利好在陆续传来,这些券商有望在2006年实现翻身,彻底扭转2002年以来的下跌趋势。因此,券商行业的优胜劣汰将在2006年真正明朗化。
2006年,中工国际的亮相,揭开了中国证券市场IPO新的一页。专家和业内人士纷纷表示,IPO重启开启了全流通的新时代,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IPO启动后,上市公司质量应该有所提高,有利于推动整个证券市场的良性循环;从融资角度来看,对市场构成一定利空影响,但新股资金申购制度的恢复,能够为市场带来源头活水,整体而言对市场是有利的。另外,最新出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推进证券发行、交易、并购等基础性制度建设,促进上市公司、证券经营机构规范运作,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功能,拓宽资金入市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我国证券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
良好的发展趋势、利好的政策,但同时也伴随着企业重组高潮的到来。企业在面对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我国券商该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呢?
本研究咨询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业协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国民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证券报、中国行业研究网及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媒体的基础信息以及证券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国际化发展与外资并购、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详尽地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交易情况、发行市场情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面对WTO时代,中国证券业将面临的冲击与企业的应对策略等。同时,本报告也针对证券业的特点,从各个角度全面详实地进行了调研,在报告中汇集了大量的,最新的第一手数据,并采用了时间序列分析、回归、相关性分析等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及预测。本报告数据及时全面,图表丰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分析,为证券公司、研究机构、上市公司等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全面铺开,是我国股市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国有股减持1999年12月开始,就象悬在斯芬达克头上的那把剑,给中国股市带来了长期低迷,几经周折,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为落实“国九条”,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并已经全面展开。
2005年可谓股改年,而2006年可谓是券商重组年,2006年将成为证券业此后发展的分水岭。2005年下半年开始的大规模券商重组高潮进入新的阶段。中国资本市场将逐渐形成外资投行、国内商业银行和本土证券机构三分天下的格局。进入2006年,券商行业内部的生存状况差距无疑达到了历史的顶点:一方面,多数券商面临着破产清盘倒计时的煎熬,这从二十多家券商在银行间市场推迟披露2005年报中就可以看出蛛丝马迹了。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少数券商则继续受到各项优惠与照顾,并且还有更多的利好在陆续传来,这些券商有望在2006年实现翻身,彻底扭转2002年以来的下跌趋势。因此,券商行业的优胜劣汰将在2006年真正明朗化。
2006年,中工国际的亮相,揭开了中国证券市场IPO新的一页。专家和业内人士纷纷表示,IPO重启开启了全流通的新时代,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IPO启动后,上市公司质量应该有所提高,有利于推动整个证券市场的良性循环;从融资角度来看,对市场构成一定利空影响,但新股资金申购制度的恢复,能够为市场带来源头活水,整体而言对市场是有利的。另外,最新出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推进证券发行、交易、并购等基础性制度建设,促进上市公司、证券经营机构规范运作,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功能,拓宽资金入市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我国证券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
良好的发展趋势、利好的政策,但同时也伴随着企业重组高潮的到来。企业在面对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我国券商该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呢?
本研究咨询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业协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国民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证券报、中国行业研究网及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媒体的基础信息以及证券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国际化发展与外资并购、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详尽地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交易情况、发行市场情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面对WTO时代,中国证券业将面临的冲击与企业的应对策略等。同时,本报告也针对证券业的特点,从各个角度全面详实地进行了调研,在报告中汇集了大量的,最新的第一手数据,并采用了时间序列分析、回归、相关性分析等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及预测。本报告数据及时全面,图表丰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分析,为证券公司、研究机构、上市公司等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