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年中国无线(移动)音乐市场研究报告
完成日期:2006年04月
报告类型 | 纸介版 | PDF Email版 | PDF 光盘版 | 两种版本价格 |
价格 | 10000 | 10000 | 10500 | |
优惠价 | 9600 | 9600 | 10100 | |
English |
报告目录 查看简介
研究结论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定义
1.3 研究方法
一、移动音乐概述
1.1 数字音乐定义
1.2 移动音乐定义
二、全球音乐发展情况
2.1 全球音乐发展情况及其规模
2.2 全球移动音乐发展情况分析
2.2.1 数字音乐在全球的市场地位逐步提升
2.2.2 移动音乐为主,在线音乐比例逐渐提升
2.2.3 电脑成为网民收听音乐时的主流选择,在线音乐用户基础更广泛
2.3美国移动音乐市场状况分析
2.3.1 市场规模及增长
2.3.2 移动音乐市场
2.4韩国移动音乐市场状况分析
2.4.1 市场规模与增长
2.4.2 市场结构
2.5日本移动音乐市场状况分析
2.5.1 市场规模及增长
2.5.2 市场结构
三、2005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发展状况
3.1 市场状况
3.1.1 中国数字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
3.2市场特点
3.2.1 中国数字音乐市场的三大阵营
3.2.2 手机彩铃和铃声下载业务增长情况
3.2.3 合法的付费在线音乐下载服务收入增长缓慢,但版权环境有所改善
3.3 市场结构
3.3.1 数字音乐产品结构
3.3.2 移动数字音乐区域市场结构
3.3.3 品牌结构
3.3.4 渠道结构
四、2005中国数字音乐市场重点企业市场分析
4.1 运营商分析
4.2 服务提供商分析
4.3 重点企业竞争力综合分析
4.3.1 运营商分析
4.3.2 服务提供商分析
4.3.3 内容提供商分析
4.3.4 终端市场分析
五、2006-2010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用户消费行为分析
5.1用户的基本属性分析
5.1.1 年龄特征
5.1.2 性别特征
5.1.3 学历特征
5.2 用户的消费习惯分析
5.2.1 音乐类型偏好
5.3 用户对盗版的态度
5.4 用户对付费音乐的态度
5.5 用户满意度
5.6 潜在用户分析
六、2006-2010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6.1发展趋势
6.1.1政策法规趋势
6.1.2产品技术趋势
6.1.3营销渠道趋势
6.1.4区域市场趋势
6.2市场预测
6.2.1市场规模预测
6.2.2市场结构预测
七、中国数字音乐市场投资分析
7.1移动音乐盈利模式和盈利情况
7.1.1 移动音乐
7.1.1.1 SP合作模式
7.1.1.2 CP合作模式
7.1.1.3 CP+SP合作模式
7.1.2 在线音乐
7.2移动投资机会分析
7.2.1移动音乐
7.2.2 在线音乐
八、分析及建议
8.1对政府的建议
8.2 对投资者的建议
8.3 对企业的建议
版权声明
图目录
图 1 2004-2009年全球无线音乐市场规模现状及预测
图 2 1999-2005年全球音乐市场及数字音乐占全球音乐市场的份额
图 3 2003-2005年全球在线音乐市场规模及基占数字音乐份额
图 4 全球网民收听音乐选择的方式情况
图 5 2004-2008年美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及其预测
图 6 2004-2008美国移动音乐市场及增长
图 7 2004-2008韩国移动音乐市场及增长
图 8 2005年韩国数字音乐市场结构
图 9 2004-2008日本在线音乐市场规模及增长预测
图 10 2005年日本数字音乐市场构成
图 11 2003-2005年中国数字音乐发展情况及规模
图 12 2003-2005年手机彩铃和手机铃声下载所占移动音乐比例情况
图 13 2005年中国不同类型音乐数字市场份额
图 14 2005年中国音乐市场结构情况
图 15 2002-2005年中国铃声市场规模发展情况
图 16 2003-2005年中国彩铃市场规模
图 17 2005年IVR移动音乐点播市场所占移动音乐市场比重
图 18 2005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区域结构
图 19 2005年中国音乐市场品牌结构
图 20 2005年中国在线音乐输入按下载工具分布情况
图 21 2005年中国不同终端类型的数字音乐收入分布情况
图 22 2005年无线音乐产业市场份额
图 23 中国数字音乐用户年龄比例
图 24 中国数字音乐用户的性别比例情况
图 25 中国数字音乐用户学历比例情况
图 26 2005年中国在线音乐用户喜欢的音乐风格类型
图 27 2005年中国在线音乐用户喜欢的音乐地域类型
图 28 2005年中国在线音乐用户对盗版的态度
图 29 2005年中国在线音乐用户对付费音乐的态度
图 30 2005年中国在线音乐用户对付费用户比例
图 31 2005年中国在线音乐用户满意度
图 32 中国潜在彩铃用户期望的彩铃收费情况
图 33 2006-2010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预测
图 34 2006-2010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结构预测
表目录
表 1 数字音乐市场业务细分定义
表 2 关于移动音乐的一些定义
表 3 2002-2005年韩国彩铃用户数增长情况
表 4 中国数字音乐市场产业链上三大阵营分布情况
表 5 2005年不同类型数字音乐的市场销售及市场份额
表 6 中国四大运营商彩铃业务开展情况
表 7 中国主要音乐唱片公司战略
表 8 在华发展的主要音乐唱片公司的数字战略
表 9 中国数字音乐版权管理相关政策法规
表 10 中国数字音乐版权管理机构设立情况
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发展概况:
2004 年末,中国移动音乐市场的发展从起步阶段往发展阶段过渡,市场规模从2003年的8.4 亿元增长到2004 年的18.9 亿元,增长率为125%。2005 年进入发展期,中国移动音乐市场规模达到了35.9 亿元,其增幅为89.9%。随着2006 年3G 业务的商用化,预计2006 年中国移动音乐市场规模为48 亿元,2007 年中国移动音乐市场规模为69 亿元,2008 年中国移动音乐市场规模为99 亿元。
主要发现及结论
从整体市场来看,当前到2006年底之前,中国无线音乐市场的发展呈现铃音市场日趋饱和、彩铃市场保持增长、无线歌曲点播市场疲软、无线音乐下载/收听市场尚未兴起的特点,其中彩铃在整个无线音乐中处于核心位置,将拉动无线音乐下载/收听业务的发展。到2007年后,随着3G网的顺利布局,中国无线音乐市场将趋于成熟,无线音乐下载和在线收听服务进入高速成长期。同时,无线音乐与在线音乐的融合虽已成趋势,但融合的形态尚不清晰。
从竞争格局来看,中国无线音乐市场格局尚在形成中,中国移动以及一些较早进入无线音乐市场的SP、唱片公司已占有一定市场先机。目前SP以TOM、腾讯、A8、华友世纪和金鹏为主,唱片公司以百代、环球、华纳、SONYBMG等为代表的国际唱片公司和以太合麦田为代表的国内唱片公司为主。
从竞争进入壁垒情况来看,无线音乐是一个资源主导型的市场,进入壁垒不高,加上市场格局尚在形成中,产业急需创新,国内中小企业进入有一定空间;国内外众多唱片公司和SP纷纷看好无线音乐市场,未来2年中国无线音乐市场竞争将加剧。
从用户角度来看,用户对无线音乐的认知度和使用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特别是铃音、彩铃等业务,业务渗透率已超过20%,将在2-3年内成为用户的基础业务,无线音乐下载/收听等业务要被用户广泛接受换需2-3年的市场培育。
从功能来看,随着用户个性化需求和音乐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娱乐和音乐资源的丰富和商业化程度的加深,国内无线音乐服务功能将逐步健全,并向个性化、细分化、创新化方向发展。
从产业链来看,音乐的销售在无线领域是以彩铃、手机铃音和无线歌曲点播等移动增值方式来实现的,因此要推动无线音乐市场成熟发展就需要运营商和CP/SP密切合作,形成从内容到服务的一条推广链条,并在结合用户需要的前提下,以正版音乐为基础,以移动增值业务为推动力的无线音乐推广的价值链,发挥各方优势,强化计费模式的创新、营销推广模式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音乐内容和音乐服务上的创新,推动无线音乐市场的快速发展;产业链各个环节间的合作日益紧密,整个行业合作将大于竞争。
3G 与音乐手机推动移动音乐发展。通过3G 网络进行音乐、MV 的下载以及移动音乐流媒体业务已经开始在日本、欧洲等市场受到用户欢迎。在日本和欧洲,整首音乐下载已经成为3G 业务中的闪光点之一。虽然现在国内运营商在2.5G 网络上也提供整首歌曲的下载业务,但反应较之普通铃声下载反应平平。在3G 网络上速度快,歌曲价格低是移动音乐在3G 业务中受欢迎的主要因素。3G移动运营商提供的数字音乐都是具备CD 音质的MP3 或其它压缩格式的音乐,音乐有长有短,有些可以整首下载。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多款音乐手机,这种手机的音乐播放功能强大,这种手机的出现无疑对移动音乐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移动音乐版权问题。在2002 年12 月16 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共同发起了一次维护音乐著作权版权的行动,双方就规范移动梦网音乐著作权使用授权一事正式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并出台了针对涉及音乐著作权相关移动业务的管理办法。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以及众多移动梦网内容提供商沟通协调,终于达成了共识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相对于众多的音乐网站,SP 的进入门槛比较高,更容易管理。所以与在线音乐的版权相比,这里的版权情况好的多。尽管有些SP 仍然通过少报实际被下载或者销售的歌曲、铃声数目,或者直接使用盗版歌曲铃声从中牟利,本公司根据调研得知,目前中国市场唱片公司在移动音乐方面的版权收入已经初具规模,预计到2008 年中国市场唱片公司的版权收入将超过其正版CD 的销售收入。
2004 年末,中国移动音乐市场的发展从起步阶段往发展阶段过渡,市场规模从2003年的8.4 亿元增长到2004 年的18.9 亿元,增长率为125%。2005 年进入发展期,中国移动音乐市场规模达到了35.9 亿元,其增幅为89.9%。随着2006 年3G 业务的商用化,预计2006 年中国移动音乐市场规模为48 亿元,2007 年中国移动音乐市场规模为69 亿元,2008 年中国移动音乐市场规模为99 亿元。
主要发现及结论
从整体市场来看,当前到2006年底之前,中国无线音乐市场的发展呈现铃音市场日趋饱和、彩铃市场保持增长、无线歌曲点播市场疲软、无线音乐下载/收听市场尚未兴起的特点,其中彩铃在整个无线音乐中处于核心位置,将拉动无线音乐下载/收听业务的发展。到2007年后,随着3G网的顺利布局,中国无线音乐市场将趋于成熟,无线音乐下载和在线收听服务进入高速成长期。同时,无线音乐与在线音乐的融合虽已成趋势,但融合的形态尚不清晰。
从竞争格局来看,中国无线音乐市场格局尚在形成中,中国移动以及一些较早进入无线音乐市场的SP、唱片公司已占有一定市场先机。目前SP以TOM、腾讯、A8、华友世纪和金鹏为主,唱片公司以百代、环球、华纳、SONYBMG等为代表的国际唱片公司和以太合麦田为代表的国内唱片公司为主。
从竞争进入壁垒情况来看,无线音乐是一个资源主导型的市场,进入壁垒不高,加上市场格局尚在形成中,产业急需创新,国内中小企业进入有一定空间;国内外众多唱片公司和SP纷纷看好无线音乐市场,未来2年中国无线音乐市场竞争将加剧。
从用户角度来看,用户对无线音乐的认知度和使用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特别是铃音、彩铃等业务,业务渗透率已超过20%,将在2-3年内成为用户的基础业务,无线音乐下载/收听等业务要被用户广泛接受换需2-3年的市场培育。
从功能来看,随着用户个性化需求和音乐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娱乐和音乐资源的丰富和商业化程度的加深,国内无线音乐服务功能将逐步健全,并向个性化、细分化、创新化方向发展。
从产业链来看,音乐的销售在无线领域是以彩铃、手机铃音和无线歌曲点播等移动增值方式来实现的,因此要推动无线音乐市场成熟发展就需要运营商和CP/SP密切合作,形成从内容到服务的一条推广链条,并在结合用户需要的前提下,以正版音乐为基础,以移动增值业务为推动力的无线音乐推广的价值链,发挥各方优势,强化计费模式的创新、营销推广模式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音乐内容和音乐服务上的创新,推动无线音乐市场的快速发展;产业链各个环节间的合作日益紧密,整个行业合作将大于竞争。
3G 与音乐手机推动移动音乐发展。通过3G 网络进行音乐、MV 的下载以及移动音乐流媒体业务已经开始在日本、欧洲等市场受到用户欢迎。在日本和欧洲,整首音乐下载已经成为3G 业务中的闪光点之一。虽然现在国内运营商在2.5G 网络上也提供整首歌曲的下载业务,但反应较之普通铃声下载反应平平。在3G 网络上速度快,歌曲价格低是移动音乐在3G 业务中受欢迎的主要因素。3G移动运营商提供的数字音乐都是具备CD 音质的MP3 或其它压缩格式的音乐,音乐有长有短,有些可以整首下载。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多款音乐手机,这种手机的音乐播放功能强大,这种手机的出现无疑对移动音乐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移动音乐版权问题。在2002 年12 月16 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共同发起了一次维护音乐著作权版权的行动,双方就规范移动梦网音乐著作权使用授权一事正式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并出台了针对涉及音乐著作权相关移动业务的管理办法。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以及众多移动梦网内容提供商沟通协调,终于达成了共识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相对于众多的音乐网站,SP 的进入门槛比较高,更容易管理。所以与在线音乐的版权相比,这里的版权情况好的多。尽管有些SP 仍然通过少报实际被下载或者销售的歌曲、铃声数目,或者直接使用盗版歌曲铃声从中牟利,本公司根据调研得知,目前中国市场唱片公司在移动音乐方面的版权收入已经初具规模,预计到2008 年中国市场唱片公司的版权收入将超过其正版CD 的销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