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载货车行业研究咨询报告
完成日期:2006年04月
报告类型 | 纸介版 | PDF Email版 | PDF 光盘版 | 两种版本价格 |
价格 | 6300 | 6800 | 7300 | |
优惠价 | 6000 | 6500 | 7000 | |
English | 11000 | 12000 |
报告目录 查看简介
第一部分 载货车行业现状分析第一章 载货车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国外载货车行业发展现状
一、全球重型载货汽车工业经历巨变
二、欧洲的载货车发展动向
三、美国载货车发展状况
四、国外主要重型载货车概况
第二节 国内载货车上游相关产业发展情况
一、汽车发动机制造业发展情况
二、轮胎行业发展情况
三、汽车工业发展情况
四、国内外汽车工业产品技术水平对比分析
五、2006年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分析及趋势预测
第三节 载货车行业发展概况
一、载货车市场的变化
二、2005年出口分析
三、中国载货车自主品牌分析
第二章 载货车细分市场
第一节 重型载货车
一、政策搅动重卡市场
二、国内重型载货车企业产销情况
三、国内发动机关键部件制约重卡国产化
四、2005年国内重型车市场回顾
五、2006年重卡谜题分析
六、2006年重卡市场走势分析
第二节 中型载货车行业
一、中型载货车市场分析
二、中型载货车产品技术分析
三、中型载货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节 轻型载货车行业
一、影响轻卡行业的政策因素分析
二、轻型载货车市场概况
三、轻卡厂家市场竞争分析
四、轻卡市场将会显现的特点
第四节 微型载货车行业
一、微型货车市场转移
二、2006年市场预测
第五节 汽车进出口情况
一、汽车进出口情况简析
二、入世对我国载货车行业的影响
第三章 行业经济特性分析
第一节 2005年汽车行业经济效益分析
一、工业销售产值情况
二、产品销售收入状况
三、利润、利税总额分析
四、应收账款净额情况
第二节 载货车行业发展的投资特性分析
一、进入壁垒
二、盈利性
三、风险性
第四章 区域市场分析
第一节 载货车分区域生产情况
一、2005年全国各省市载货车生产统计
二、2006年2月全国各省市载货车生产统计
三、各区域市场划分标准
第二节 东北地区载货车市场
一、促进东北地区载货车市场需求的有利条件
二、东北地区载货车市场分析
第三节 华北地区载货车市场
一、影响华北地区载货车市场需求的因素
二、山西载货车市场分析
第四节 华中地区载货车市场
第五节 华南地区载货车市场
一、华南地区载货车生产产品结构
二、华南地区载货车需求影响因素
第六节 华东地区载货车市场
一、华东地区载货车生产产品结构
二、华东地区载货车需求影响因素
第七节 西南地区载货车市场
一、西南地区载货车生产产品结构
二、四川省载货车市场
第二部分 载货车市场需求与预测
第五章 需求分析及预测
第一节 影响载货车市场的因素
一、"十一五"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预测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四、营运企业资质开始认定
五、燃油税政策有可能出台
六、限行政策影响载货车发展
第二节 重型载货车市场需求分析与需求预测
一、重型载货车市场概况
二、2006年重型车市场需求预测
第三节 中型载货车市场需求分析
一、中型载货车定性分析
二、中型载货车市场
三、中卡"雄起"的利好因素
第四节 载货车"十一五"期间需求预测
一、利好环境支撑需求连续增长
二、重型车需求预测
三、中型车需求预测
四、轻型车需求预测
五、微型车需求预测
第六节 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
第六章 载货车营销渠道分析
第一节 中国汽车销售渠道分析
一、我国汽车销售市场发展分析
二、载货车销售渠道的发展态势
三、2005年亚市汽车销售排行
四、我国汽车生产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载货车营销渠道的模式发展分析
一、扁平化-降低渠道成本
二、信息化---提高反馈速度
三、一体化-整合服务资源
四、东风构建客车特色销售模式
第三节 载货车营销模式发展趋势
一、营销建设之路
二、2006年1月份货车部分企业生产销售情况
三、2005年卡车市场局面
四、未来几年重卡市场需求分析
第四节 2006年一季度轻卡市场分析
一、季度轻卡市场"生态环境"分析
二、政策法规环境对轻卡市场影响日趋加大
三、一季度轻卡市场总体运行特征分析
四、差异化新锐产品不断上市与升级产品线是主旋律
五、轻卡新锐产品不断下线上市
六、轻卡出口势头强劲
七、轻卡替代农用车速度加快
第三部分 行业竞争格局
第七章 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重型载货车竞争格局
一、格局的将改变
二、未来格局的变数颇大
三、从垄断走向竞争
第二节 中型载货车竞争格局
一、何以逆市走强
二、竞争格局渐变
三、中卡后市依然有较强的后劲
四、中卡的产品结构将继续发生变化
第三节 轻型载货车竞争格局
一、轻卡企业市场集中度微增
二、2005年轻卡市场主要运行特征
三、2005年影响轻卡市场的主要因素
四、2006年轻卡市场将稳中前行
第四节 微型车竞争格局
一、微型货车竞争分析
二、微车竞争格局初现
第八章 主要企业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一汽集团
一、集团简介
二、解放十年比肩奔驰沃尔沃
第二节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二、东风牵手雷诺
三、东风轻卡2006年一季度出口情况
四、财务分析
第三节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二、财务分析
三、福田汽车的新三步
第四节 上汽通用五菱
一、企业简介
二、上汽通用五菱2006年销售目标
三、新"五菱"出台中美三方老大联手打造微车巨人
四、上汽通用五菱变法图强
五、五菱产品简介
第五节 江铃股份
一、企业简介
二、财务分析
第六节 长安集团
一、集团概况
二、财务分析
三、2006年1季度长安集团出口情况
第七节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2005年经营状况
三、瑞风勇夺MPV一季度销量冠军
第八节 中国重汽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中国重汽的发展之路
三、树立市场形象
四、营销网络构建
五、国际水准的重卡油漆线
六、亚洲最大的桥箱生产基地
第九节 重庆重型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二次重组
第十节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陕汽集团下属公司
三、资本运作助陕汽发展
第十一节 南京春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春兰卡车项目,再现家电奇迹
第十二节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2006年出口情况
三、中国重汽批量采购长城"柴神"皮卡
第四部分 行业发展趋势及策略
第九章 载货车行业发展趋势
第一节 商用车市场发展分析
一、2006年商用车微观形势分析
二、中国商用车市场分析
三、中国商用车的先天优势
第二节 全球重型载货汽车工业的发展
第三节 载货车新技术
一、载货车发展新技术
二、重型载货车新技术发展趋势
三、国内轻卡业发展趋向
四、十一五中国汽车技术开发将进入新的平台
第四节 汽车工业发展分析
一、重型载货车正迎来一个产品升级换代时期
二、十一五期间汽车装备制造业将加强国产化
三、产品发展五大趋势
第五节 2006年重型载货车市场走势分析
一、2005年市场走势特征
二、2005年市场走势的影响因素
三、2006年市场将呈现波浪式缓增
第十章 载货车行业发展策略
第一节 我国载货车行业的SWOT分析
一、我国载货车行业的优势(Strength)
二、我国载货车行业的劣势(Weekness)
三、我国载货车行业的机会(Opportunity)
四、中国载货车行业的威胁(Theart)
第二节 载货车行业发展策略研究
一、坚持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开发能力
二、大力开拓市场,提高综合实力
三、降低运营成本,保持产品竞争优势
四、抓费用控制,增收节 支
五、提升管理水平,打造核心竞争力
六、重视资本运营,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附录
附录一 汽车的分类标准
附录二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
附录三 2006年汽车政策法规集览
图表目录
图表: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商用车全球销售分区域构成比例
图表:2005年07月汽车发动机生产企业生产量情况表
图表:2005年07月汽车发动机生产企业销售量情况表
图表:2005年10月份汽车发动机(按燃料分类)生产企业商品产量情况
图表:2004-2007年中国汽车发动机电子产品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2005年2-12月子午线轮胎外胎全国生产合计
图表:2006年2月子午线轮胎外胎全国生产合计
图表:2005年2-12月轮胎外胎全国生产合计
图表:2006年2月轮胎外胎全国生产合计
图表:2005年上半年三大车型销量前三名
图表:2005年上半年销量排名前五位的企业
图表:2005年1-12月份各重型车企业销售量及市场份额
图表:2005年1~10月份部分重型载货汽车全国各区域销售情况表
图表:2005年6月分车型产销量统计表
图表:中型载货车行业发展的需求量预测
图表:2005年汽车市场走势
图表:2005年上半年汽车市场销量统计
图表:2005年轻型载货车市场走势(含皮卡)
图表:2005年上半年轻型载货车行业排名状况表
图表:轻型载货车比重分布
图表:2005年第三季度轻货市场总量表
图表:2005年三季度轻型载货车行业排名状况表
图表:2005年三季度载货汽车市场状况
图表:出口柴油载货车(金额)分吨位构成
图表:进口柴油载货车(金额)分吨位构成
图表:2005年12月手扶拖拉机出口情况
图表:2005年12月手扶拖拉机出口总值
图表:2005年12月半挂车用的公路牵引车进出口情况
图表:2005年12月半挂车用的公路牵引车进出口总值
图表:2005年12月非公路用货运机动自卸车进出口情况
图表:2005年12月非公路用货运机动自卸车进出口总值
图表:2005年12月柴油货车进出口情况(车总重≤5t)
图表:2005年12月柴油货车进出口总值(车总重≤5t)
图表:2005年12月柴油货车进出口情况(5t<车总重<14t
图表:2005年12月柴油货车进出口总值(5t<车总重<14t
图表:2005年12月汽油货车进出口情况(车总重≤5t)
图表:2005年12月汽油货车进出口总值(车总重≤5t)
图表:2005年12月汽油货车进出口情况(车总重>8t)
图表:2005年12月汽油货车进出口情总值(车总重>8t)
图表:2005年2-12月载货汽车全国生产合计
图表:2005年2-12月载货汽车北京市生产合计
图表:2005年2-12月载货汽车天津市生产合计
图表:2005年2-12月载货汽车上海市生产合计
图表:2005年2-12月载货汽车河北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5年2-12月载货汽车辽宁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5年2-12月载货汽车吉林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5年2-12月载货汽车黑龙江生产合计
图表:2005年2-12月载货汽车江苏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5年2-12月载货汽车浙江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5年2-12月载货汽车安徽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5年2-12月载货汽车山东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5年2-12月载货汽车江西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5年2-12月载货汽车河南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5年2-12月载货汽车湖北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5年2-12月载货汽车湖南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5年2-12月载货汽车广东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5年2-12月载货汽车广西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5年2-12月载货汽车四川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5年2-12月载货汽车陕西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6年2月载货汽车全国生产合计
图表:2006年2月载货汽车北京市生产合计
图表:2006年2月载货汽车天津市生产合计
图表:2006年2月载货汽车上海市生产合计
图表:2006年2月载货汽车辽宁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6年2月载货汽车河北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6年2月载货汽车吉林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6年2月载货汽车黑龙江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6年2月载货汽车江苏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6年2月载货汽车浙江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6年2月载货汽车安徽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6年2月载货汽车河南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6年2月载货汽车山东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6年2月载货汽车湖北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6年2月载货汽车湖南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6年2月载货汽车广东省生产合计
图表:2006年2月载货汽车重庆市生产合计
图表:2006年2月载货汽车陕西省生产合计
图表:各区域市场划分标准
图表:东北三省私人载货车保有量分车型构成
图表:华北各省市私人载货车保有量分车型构成
图表:华北私人载货车保有量分车型构成比例
图表:华中各省市私人载货车保有量分车型构成
图表:华中私人载货车保有量分车型构成比例
图表:华南各省市私人载货车保有量分车型构成
图表:华南私人载货车保有量分车型构成比例
图表:华东各省市私人载货车保有量分车型构成
图表:华东私人载货车保有量分车型构成比例
图表:西南各省市私人载货车保有量分车型构成
图表:西南私人载货车保有量分车型构成比例
图表:"十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
图表:2006年1-2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图表:"十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与增长速度
图表:"十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
图表:"十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图表:2006年1-2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图表:公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图表:2006年1月重型货车销售表
图表:1996-2005年中卡销量及增幅走势图
图表:2005年北亚车市全年汽车销售排行
图表:中重型卡车价格走势预测
图表:2006年1月份重型货车生产情况
图表:2006年1月份中型货车生产情况
图表:2006年1月份轻型货车生产情况
图表:2006年1月份微型货车生产情况
图表:2006年1月份重型货车销售情况
图表:2006年1月份中型货车销售情况
图表:2006年1月份轻型货车销售情况
图表:2006年1月份微型货车销售情况
图表:2005年1-9月份车型产销增长贡献度统计表
图表:2005年1-9月重货整车和底盘销量
图表:2005年1-9月销售变化趋势对比
图表:2005年1-9月各主要重卡厂家产量对比
图表:2005年1-9月主要重卡家销量对比
图表:2005年1-9月重卡主要企业产销量对比表
图表:2006年一季度主流轻载车企业分车型销售数据
图表:2005年轻卡载货车销量及增长率
图表:2005年全国轻型卡车产销总量一览表
图表:2005年国产主流轻卡企业细分车型销售数据
图表:2005年双排微型货车市场占有率分析
图表:2005年双排微型货车销量增长情况
图表:2005-2006年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每股指标
图表:2005-2006年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利润构成
图表:2005-2006年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
图表:2005-2006年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
图表:2005-2006年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
图表:2005-2006年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资金流量
图表:福田四大品牌货车同比增长情况
图表:2005年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利润构成
图表:2005年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
图表:2005年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
图表:2005年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
图表:2005年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资金流量
图表:2005年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利润构成
图表:2005年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
图表:2005年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
图表:2005年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
图表:2005年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
图表:2005年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资金流量
图表:2005年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利润构成
图表:2005年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
图表:2005年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
图表:2005年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资金流量
图表:南京春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产品目录
图表:2005年上半年国产商用车出口比例图
图表: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性能比较
图表:载货车行业发展策略表
图表:原汽车分类国家标准(GB9417-1988)
图表:GB/T3730•1-2001汽车和挂车分类
图表;货车新的分类标准
如今的载货车已经不再是传统的重、中、轻的市场划分,而是重、中、轻、微、挂5种的市场博弈,在世界汽车巨头极力扩张和重新组合的潮流之下,中国载货车行业会经受更困难的考验。就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和汽车工业的现状而言,进行载货车国际知名自主品牌的创建是发展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基础和先导,如果应对得当,中国载货车行业发展依然前景广阔,并且极有可能成为世界载货车生产基地!
现阶段,"五横七纵"的国内高速公路骨干网已经基本形成,这为实现运输工具大型化、现代化创造了条件。种种迹象都表明,载货车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市场潜力不容低估。2005年,载货车在进行痛苦变革的同时也努力进行产品改造、产业重组,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的介入,增添了不少的活力。重汽、福田以及东风、一汽纷纷推出新产品,使重型汽车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普遍提高。轻型载货车努力拓展乡镇用车市场,保持了较高的增长。
预计2006年重型载货车市场相对于2005年,将呈现波浪式缓增走势,上半年平稳,下半年将有可能上冲。一改过去多年重型载货车上半年好于下半年的传统。预计2006年市场需求总量将小幅放大,全年同比增长8%~10%,大约为25万~26万辆。预计到"十一五"末期的2010年重型货车需求量将达到65万辆左右;中型载货车需求量将在14万辆左右;轻型载货车的总需求量将达到120万辆左右;微型载货车需求量将在20万辆左右。
那么,2006年中国载货车市场又将会出现哪些新发展特点?又将有哪些车型将受欢迎?中国载货车行业今后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考验?又将呈现出哪些新趋势?如何准确把握中国载货车产业变化莫测的发展规律呢?
本研究咨询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家经贸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中国行业研究网、国内外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相关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我国载货车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状况、销售渠道、市场竞争格局、企业产销情况、细分产业市场发展情况、区域市场现状等进行详细的分析;本报告内容丰富、翔实,在撰写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图、表等分析工具,结合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对我国载货车行业"十一五"间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预测,揭示了载货车行业新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策略,以及当前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助于企业准确了解目前载货车行业发展动态,把握载货车行业发展方向,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现阶段,"五横七纵"的国内高速公路骨干网已经基本形成,这为实现运输工具大型化、现代化创造了条件。种种迹象都表明,载货车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市场潜力不容低估。2005年,载货车在进行痛苦变革的同时也努力进行产品改造、产业重组,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的介入,增添了不少的活力。重汽、福田以及东风、一汽纷纷推出新产品,使重型汽车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普遍提高。轻型载货车努力拓展乡镇用车市场,保持了较高的增长。
预计2006年重型载货车市场相对于2005年,将呈现波浪式缓增走势,上半年平稳,下半年将有可能上冲。一改过去多年重型载货车上半年好于下半年的传统。预计2006年市场需求总量将小幅放大,全年同比增长8%~10%,大约为25万~26万辆。预计到"十一五"末期的2010年重型货车需求量将达到65万辆左右;中型载货车需求量将在14万辆左右;轻型载货车的总需求量将达到120万辆左右;微型载货车需求量将在20万辆左右。
那么,2006年中国载货车市场又将会出现哪些新发展特点?又将有哪些车型将受欢迎?中国载货车行业今后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考验?又将呈现出哪些新趋势?如何准确把握中国载货车产业变化莫测的发展规律呢?
本研究咨询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家经贸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中国行业研究网、国内外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相关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我国载货车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状况、销售渠道、市场竞争格局、企业产销情况、细分产业市场发展情况、区域市场现状等进行详细的分析;本报告内容丰富、翔实,在撰写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图、表等分析工具,结合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对我国载货车行业"十一五"间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预测,揭示了载货车行业新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策略,以及当前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助于企业准确了解目前载货车行业发展动态,把握载货车行业发展方向,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