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度北京市银行个人理财消费研究报告
完成日期:2005年11月
报告类型 | 纸介版 | PDF Email版 | PDF 光盘版 | 两种版本价格 |
价格 | 4500 | 3500 | 5000 | |
优惠价 | 4300 | 3300 | 7700 | |
English |
报告目录 查看简介
第1章银行个人理财客户的构成分析1.1样本的基本描述
1.2各类客户群体的构成分析
第2章总论
2.1本项研究介绍
2.2主要研究结论
2.2.1现有客户的消费行为
2.2.2潜在客户的消费倾向
第3章现有客户的消费行为分析
3.1现有客户的购买行为分析
3.2现有客户的持有和变更行为分析
3.3现有客户对银行个人理财的相关评价
第4章潜在客户的消费行为倾向分析
4.1潜在客户尚未被开发的原因分析
4.2潜在客户的购买行为倾向分析
4.3潜在客户的持有和变更行为倾向分析
第5章讨论和建议
5.1现有客户维护和再开发建议
5.2开发潜在客户的具体建议
5.2.1针对性的理财产品,有效的宣传
5.2.2中资银行须大力提升个人理财产品品牌价值和知名度
5.3个人理财产品设计方面的建议
图表目录
图 2-1 银行个人理财客户定义
图 2-2 各类客户的构成比例(按照群体的收入水平分类)
图 2-3 各类客户的构成比例(按照群体的学历分类)
图 2-4 各类客户的构成比例(按照群体的年龄段分类)
图 2-5 各类客户的构成比例(按照群体的工作单位分类)
图 3-1 现有客户风险偏好
图 3-2 现有客户中外资银行倾向
图 3-3 现有客户对银行不同方面的重视程度
图 3-4 现有客户的理财品种比例
图 3-5 现有客户预期收益率
图 3-6 现有客户可承担的潜在损失范围
图 3-7 现有客户个人理财在所有投资中可能占据的最高比例
图 3-8 现有客户对银行动态信息的关注程度
图 3-9 现有客户向亲戚朋友推介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的意愿情况
图 3-10 现有客户对理财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环境的评价对比图
图 3-11 现有客户对服务品种丰富程度的评价
图 3-12 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现有客户对服务品种丰富程度的评价
图 3-13 收入在5000~10000元的现有客户对服务品种丰富程度的评价
图 4 -1 潜在客户没有接受个人理财服务的原因比例
图 4 -2 暂无闲置资金的潜在客户的收入水平分布
图 4 -3 不熟悉个人理财的潜在客户获取信息的渠道
图 4 -4 不熟悉个人理财服务的潜在客户愿意购买的理财服务种类
图 4 -5 没有时间和精力接触银行个人理财的潜在客户的就业单位
图 4 -6 全部潜在客户和因收益率较低而未接受理财服务的潜在客户的预期收益率
图 4 -7 因收益率较低而未接受理财服务的潜在客户和全部潜在客户可承担损失对比
图 4 -8 中外资银行倾向的潜在客户风险偏好对比
图 4 -9 中资和外资银行倾向潜在客户对银行不同方面重视程度的对比
图 4 -10 中资和外资银行倾向的潜在客户愿意接受服务种类的对比
图 4 -11 中资和外资银行倾向的潜在客户对银行个人理财种类丰富程度的评价对比
图 5 -1 所有客户选择的服务种类对比
表 2 -1 银行个人理财客户的类型
报告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次研究和重要结论;第二部分首先描述了调研样本的特点,并且从四个维度比较了特定客户群的基本特征;第三部分分析了现有客户的购买行为、持有和变更行为以及对个人理财服务的相关评价;第四部分分析了潜在客户没有被开发的原因以及潜在客户的购买倾向、持有和变更倾向。本报告第五部分提出部分银行在维护现有客户、开发潜在客户以及理财产品设计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