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度中国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研究报告
完成日期:2005年1月
报告类型 | 纸介版 | PDF Email版 | PDF 光盘版 | 两种版本价格 |
价格 | 6000 | 5000 | 8000 | |
优惠价 | 5700 | 4800 | 7700 | |
English |
报告目录 查看简介
第1章2004年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相关国家政策分析前言
第1节激励政策出处
第2节激励政策分类
第3节激励政策调节客体
第4节激励机制政策效应分析
第5节激励机制政策趋势预测
第2章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激励现状综述
第1节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主流激励模式
第2节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激励构成分析
第3节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激励热点问题
第3章2004年中国不同性质上市公司的激励现状
第1节国有上市公司
第2节合资上市公司
第3节民营上市公司
第4节国有境外上市公司
第4章2004年不同行业上市公司激励现状
第1节电子信息行业
第2节汽车行业
第3节医药行业
第4节金融行业
第5节房地产行业
第6节快速消费品行业
第5章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主流激励模式研究
第1节年薪制
第2节员工持股
第3节管理层收购
第4节股票期权
第5节股票增值权
第6章上市公司激励机制趋势预测及选择建议
第1节上市公司激励机制趋势预测
第2节中国上市公司激励模式选择建议
附录1:名词解释
图表目录
表 1 1 政策出处分析表
表 1 2 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相关的主要法规汇总表
表 2 1 公司上市前后高管与员工收入差距各个档次的人员比例变化表
表 3 1 不同性质上市公司激励机制比较
表 4 1 2004年不同行业上市公司激励对比分析
表 5 1 2004年主流激励模式对比分析(1)
表 5 2 2004年主流激励模式对比分析(2)
图 1 1 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相关政策涉及利益相关方分析图
图 2 1 山东海龙员工持股实施曲折路线图
图 2 2 康缘药业管理层收购实施路线图
图 2 3 中国网通高管股票期权分配情况图
图 5 1 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主流激励模式定分类情况图
图 6 1 企业发展不同阶段股权和现金激励选择情况
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的成功转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市场化、激烈化。人才是企业建立并保持长久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企业的激励机制对于人才的获得和保留来说至关重要。此研究报告根据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以及对新华信近期密切接触的上市公司客户的访谈,对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激励机制进行了实证案例分析。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获得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现状如下:
1)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的相关国家政策变化较大,部分国资委下属企业实施了针对企业负责人的年薪制,而国资委对MBO也进行了限制;
2)上市公司采用的主流激励模式有年薪制、员工持股、管理层收购、股票期权和股票增值权五种模式;
3)国有上市公司、合资上市公司、民营上市公司和国有境外上市公司的激励模式状况各有特色。国有上市公司主要采用年薪制,合资企业采用高奖金式的高薪,民营企业的激励模式相对灵活且薪酬增长快,国有境外上市公司的激励模式亦相对国内灵活且股权和高薪激励是其特色;
4)行业之间薪酬水平具有一定的差距,不同行业的薪酬和股权激励状况不同,但是大部分行业都应该注重对营销人员的激励。
上市公司激励趋势如下:
1)激励机制逐渐市场化,政策逐渐完善;
2)年薪制成为激励机制的主流;
3)MBO将因规范的出台而迎来春天;
4)薪酬增速放缓,薪酬差距将受控。
另外本研究报告还针对政策、企业类型、社会整体薪酬水平、行业类型、企业发展不同阶段、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以及不同岗位提出激励机制的选择建议。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获得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现状如下:
1)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的相关国家政策变化较大,部分国资委下属企业实施了针对企业负责人的年薪制,而国资委对MBO也进行了限制;
2)上市公司采用的主流激励模式有年薪制、员工持股、管理层收购、股票期权和股票增值权五种模式;
3)国有上市公司、合资上市公司、民营上市公司和国有境外上市公司的激励模式状况各有特色。国有上市公司主要采用年薪制,合资企业采用高奖金式的高薪,民营企业的激励模式相对灵活且薪酬增长快,国有境外上市公司的激励模式亦相对国内灵活且股权和高薪激励是其特色;
4)行业之间薪酬水平具有一定的差距,不同行业的薪酬和股权激励状况不同,但是大部分行业都应该注重对营销人员的激励。
上市公司激励趋势如下:
1)激励机制逐渐市场化,政策逐渐完善;
2)年薪制成为激励机制的主流;
3)MBO将因规范的出台而迎来春天;
4)薪酬增速放缓,薪酬差距将受控。
另外本研究报告还针对政策、企业类型、社会整体薪酬水平、行业类型、企业发展不同阶段、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以及不同岗位提出激励机制的选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