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移动定位服务市场综合分析报告
完成日期:2005年11月
报告类型 | 纸介版 | PDF Email版 | PDF 光盘版 | 两种版本价格 |
价格 | 8000 | 8500 | ||
优惠价 | 7700 | 8100 | ||
English |
报告目录 查看简介
1引言2移动定位服务的概念
2.1移动定位服务的定义
2.2定位服务的过程描述
3定位服务的技术支持
3.1基于移动网络的解决方案
3.1.1COO定位技术
3.1.2AOA(ArrivalOfAngle)
3.1.3TOA(TimeOfArrival)
3.1.4TDOA
3.2基于移动终端的解决方案
3.2.1E-OTD定位技术
3.2.2手机加载GPS模块定位技术
3.3组合式移动定位技术
3.3.1无线辅助GPS定位技术——A-GPS
3.3.2混合型移动定位技术——gpsOne
3.4定位精度和应用服务的关系
3.4.1定位服务的精度要求
3.4.2不同定位技术下的定位服务
4定位服务的应用领域
4.1国内目前可开通的定位服务
4.1.1个人应用
4.1.2行业应用
4.23G网络下的定位服务
4.2.1公共安全应用
4.2.2基于位置的付帐应用
4.2.3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
4.2.4跟踪业务
5国内外移动定位服务的开展情况
5.1美国
5.2欧州
5.3韩国
5.3.1政府
5.3.2SK
5.3.3KTF
5.3.4LG
5.4日本
5.4.1NTTDoCoMo
5.4.2KDDI
5.4.3VodafoneK.K
5.5中国
5.5.1基于手机的定位业务
5.5.2基于小灵通的定位业务
6驱动影响因素分析
6.1驱动因素
6.1.13G带动
6.1.2终端支持
6.1.3定位技术的改进
6.1.4用户需求
6.2阻碍因素
6.2.1定位技术限制
6.2.2隐私权争论
6.2.3产业链限制
6.2.4资费限制
6.2.5消费终端限制
7产业链及业务模式
7.1产业链分析
7.2业务模式分析
8移动运营商发展分析
8.1中国移动
8.1.1定位业务开展历程
8.1.2定位技术——CellID
8.1.3针对公安行业的定位系统
8.1.4定位通业务介绍
8.1.5行动在线业务介绍
8.1.6定位交友中心业务介绍
8.1.7中国移动定位服务市场规模分析
8.2中国联通
8.2.1定位业务开展历程
8.2.2定位技术——gpsOne定位系统
8.2.3针对行业的星图业务
8.2.4针对个人的手机语音导航业务
8.2.5中国联通定位服务用户分析
8.2.6中国联通定位服务流量分析
8.2.7中国联通定位服务收入分析
8.3中国电信
8.3.1开展情况
8.3.2定位技术——CellID
8.4中国网通
8.4.1开展情况
8.4.2定位技术——CellID
8.4.3关爱精灵业务介绍
9定位业务市场规模
9.1.1中国手机用户规模与预测
9.1.2中国定位服务用户规模及预测
9.1.3中国定位服务收入规模及预测
10定位系统方案提供商分析
10.1安德鲁
10.2爱立信
10.3诺基亚
10.4西门子
10.5高通
10.6中兴
10.7摩托罗拉
10.8华为
10.9重庆赛洛克
10.10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11定位服务提供商(GIS、SP、CP)分析
11.1腾讯QQ
11.2搜狐(SOHU)
11.3百度(Baidu)
11.4灵图软件
11.5安通通讯
11.6导世通
11.7北京协进科技
11.8图行天下
11.9四维图新
11.10灵慧软件
11.11成都华好网景
11.12爱而信科技
11.13梦天游
11.14易索得
11.15武汉奥发
11.16北京时空港
11.17深圳亿新科技
12定位终端设备提供商分析
12.1摩托罗拉
12.2LG
12.3三星
12.4京瓷
12.5诺基亚
12.6NEC
12.7迪比特
12.8联想
12.9青岛海信
12.10TCL
12.11中讯天创
12.12天宇鸿图
13相关建议
13.1给运营商的建议
13.2给位置服务内容提供商的建议
13.3给移动终端厂商的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1移动定位服务实现过程图
图表2定位技术演进图
图表3E-OTD定位技术图
图表4A-GPS定位技术图
图表5定位服务的下限精度要求及终端支持
图表6定位服务与定位技术精度的关系
图表7定位服务个人应用领域
图表8定位服务行业应用领域
图表93G网络下的定位服务领域
图表10日本各大运营商移动定位业务开展序列表
图表11移动定位服务产业链
图表12移动定位服务业务模式
图表13中国移动针对公安行业的定位系统解决方案构架
图表14定位通系统结构图
图表15gpsOne定位系统系统结构图
图表16星图业务系统结构图
图表17星图业务应用领域
图表18手机导航和车载导航的对比
图表192005年1-9月中国联通定位服务出账用户规模
图表202005年9月份中国联通定位服务用户规模分省分析
图表212005年5-9月中国联通定位服务下载流量
图表222005年1-9月份中国联通定位服务收入变动趋势
图表232003~2010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规模及预测
图表24中国定位服务用户规模及预测
图表252005中国定位服务市场规模及预测
图表26中兴定位系统的应用领域
图表27阿尔卡特Nextenso定位服务器的组成
图表28阿尔卡特移动定位系统整体配置图
图表29Go2map定位服务结构图
图表30奥发科技WAP乐园业务
移动定位服务是指通过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网络(如GSM网、CDMA网、PHS网等),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经纬度坐标数据),并在电子地图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移动增值业务。
移动定位服务在2003年下半年正式商用,主要是基于短信方式的位置查找服务,2004年基于WAP、BREW\JAVA和呼叫中心的位置服务推出,用户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我们长期跟踪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移动位置用户规模为1040万户,2005年1-9月用户规模达到1800万。随着联通新业务——基于手机的汽车导航服务的推出,用户将进一步扩大,我们预测,我国2005年中国移动位置用户将比2004年增长102%,用户将达到2100万,2006年持续增长,用户有望达到4600万。2007年,移动位置市场进入成熟阶段,到2010年中国移动服务用户规模将达到2.4亿户。
面对日渐火爆的移动定位服务市场,2005年移动定位服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定位服务方案提供商、移动终端厂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新产品、新业务。我们推出的《移动定位服务市场综合分析报告》系统分析了中国移动定位服务的技术演进、国内外发展现状、定位业务的应用领域,全面剖析移动定位服务产业链及商业模式、国内各运营商及产业链其他各方发展情况、;预测了移动定位服务的发展前景,为运营商、方案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终端厂商以及移动位置业务发展提供了合理化建议、为企业的进入和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移动定位服务在2003年下半年正式商用,主要是基于短信方式的位置查找服务,2004年基于WAP、BREW\JAVA和呼叫中心的位置服务推出,用户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我们长期跟踪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移动位置用户规模为1040万户,2005年1-9月用户规模达到1800万。随着联通新业务——基于手机的汽车导航服务的推出,用户将进一步扩大,我们预测,我国2005年中国移动位置用户将比2004年增长102%,用户将达到2100万,2006年持续增长,用户有望达到4600万。2007年,移动位置市场进入成熟阶段,到2010年中国移动服务用户规模将达到2.4亿户。
图表 2005年1-9月XX运营商定位业务订购用户规模
面对日渐火爆的移动定位服务市场,2005年移动定位服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定位服务方案提供商、移动终端厂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新产品、新业务。我们推出的《移动定位服务市场综合分析报告》系统分析了中国移动定位服务的技术演进、国内外发展现状、定位业务的应用领域,全面剖析移动定位服务产业链及商业模式、国内各运营商及产业链其他各方发展情况、;预测了移动定位服务的发展前景,为运营商、方案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终端厂商以及移动位置业务发展提供了合理化建议、为企业的进入和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