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消费信贷行业研究报告
完成日期:2005年月
报告类型 | 纸介版 | PDF Email版 | PDF 光盘版 | 两种版本价格 |
价格 | 5800 | 5800 | 6000 | |
优惠价 | 5500 | 5500 | 5700 | |
English |
报告目录 查看简介
第一章 消费信贷概述第一节 消费信贷的概念
第二节 消费信贷的提供主体
第三节 消费信贷的种类
第四节 消费信贷的产业链分析
第二章 国际消费信贷概况
第一节 美国消费信贷概况
(一)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
(二)美国消费信贷的品种结构
(三)美国消费信贷的供给者结构
(四)美国消费信贷的深度
(1)美国消费信贷的需求深度
(2)商业银行的供给深度
第二节 法国消费信贷概况
第三节 亚洲国家消费信贷
(一)日本消费信贷
(二) 新加坡的消费信贷
(三)香港的消费信贷
第三章 中国消费信贷行业的现状与竞争结构
第一节 中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中国消费信贷发展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消费信贷的市场波动
(一)消费信贷的季节波动
(二)政策对消费信贷的影响
第四节 中国消费信贷的需求分析
(一)中国消费信贷的需求深度
(1)宏观需求深度
(2)微观需求深度
(二)中国消费信贷的需求结构
(1)消费信贷需求的品种结构
(2)消费信贷的地区结构
第五节 中国消费信贷的供给分析
(一)中国消费信贷的供给深度
(二)中国消费信贷的供给竞争状况
第六节 中国消费信贷的市场效果
(一)消费信贷对实业的影响
(1) 促进住宅市场的蓬勃发展
(2)促进中国汽车工业的腾飞
(3)对其他消费品市场的影响
(二)消费信贷对银行的影响
(1)降低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2)银行业务和利润的新增长点
第四章 中国消费信贷的发展与风险分析
第一节 中国消费信贷发展的环境分析
(一)中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制度环境
(1) 宽松的政策环境
(2)住房制度的改革
(3)社会保障制度的日趋完善
(4)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
(二)中国消费信贷发展的经济环境
(1)GDP的持续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买方市场的形成
(3)企业融资方式的转变,银行出现贷款难
(4)利率水平低
(5)金融服务领域的扩大和深化
(三)中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国际环境
第二节 消费信贷的热点品种分析
(一)中国居民消费行为分析
(二)住房消费信贷
(1)中国最大的消费信贷品种
(2)中国住房将保持旺盛需求
(三)汽车消费信贷
(四)个人质押贷款
第三节 消费信贷潜力品种分析
(一)日常周转贷款
(二)家装、耐用消费品信贷
(三)教育消费信贷
(四)其他消费信贷
第四节 重点地区消费信贷分析
(一)上海市
(1)上海市概况
(2)2004年上海经济发展
(3)2004年上海市消费信贷的发展
(二)北京市
(1)北京市基本概况
(2)2004年北京经济发展
(3)2004年北京消费信贷发展状况
(三)山东省
(1)山东省基本概况
(2)2004年山东省经济发展
(3)2004年消费信贷简况
第五节 消费信贷的供给容量
第六节 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
(一)系统性风险
(二)非系统性风险
(1)经营性风险
(2)政策风险
第五章 行业进入壁垒及发展机会
第一节 消费信贷的进入壁垒
第二节 消费信贷的需求预测
(一)市场总体预测
(1)市场短期预测
(2)市场中长期预测
(二)住房消费信贷预测
(三)汽车消费信贷预测
(1)汽车消费信贷短期预测
(2)汽车消费信贷中长期预测
第三节 消费信贷的风险控制手段
表 题
表1-1:消费信贷分类
表2-1:1970-2003年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数据表 单位:十亿美元
表2-2:1950-2004年美国消费信贷供给结构 单位:亿美元
表2-3:1970-2003年美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供给结构 单位:十亿美元
表3-1:部分银行汽车消费信贷优惠措施
表3-2:2004年中国部分地区消费信贷余额及比例 单位:亿元
表3-3:2000-2004年中国商业银行人民币存贷款结构
表4-1:近年央行与银监会发布的有关消费信贷的文件
表4-2:1990-2004年城镇居民主要家用电器普及率 单位:台/百户
表4-3:中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据 单位:万人
表4-4:2002、2004年上海消费信贷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元
表4-5:2002、2004年上海市消费信贷需求和供给深度
表4-6:北京市消费信贷有关指标 单位:亿元、元
表4-7:2002、2004年山东省消费信贷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元
表4-8:2002、2004年山东省消费信贷需求和供给深度 %
表5-1:按季度数据的二次多项式模型预测结果 单位:亿元
附表一:中国部分地区热点消费商品
图 题
图2-1:1950-2004年美国消费信贷发展
图2-2:美国消费信贷品种结构
图2-3:1950-2004年美国消费信贷需求深度
图2-4:1970-2003年美国消费信贷需求深度
图2-5:1980-2004年美国商业银行供给深度
图3-1:1998-2004年中国消费信贷发展 单位:亿元
图3-2:1999-2004年各年消费信贷增量
图3-3:2000-2004年消费信贷季度波动 单位:亿元
图3-4:1998-2004年我国消费信贷宏观需求深度
图3-5:1998-2004年我国人均消费信贷
图3-6:1998-2004年城镇居民的消费信贷深度
图3-7:中国消费信贷品种
图3-8:2000-2004年中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及所占比例
图3-9:1998-2004年中国汽车消费信贷余额及所占比例
图3-10:1998-2004年中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供给深度
图3-11:我国消费信贷的竞争层次
图3-12:中国工商银行消费信贷余额及比例
图3-13:中国建设银行消费信贷余额及比例
图3-14:中国农业银行消费信贷余额及比例
图3-15:中国银行消费信贷余额及比例
图3-16:1998-2004年中国住房投资及销售情况 单位:亿元、万平米
图3-17:1998-2004年中国居民个人购房情况 单位:亿元
图3-18:1996-2004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 单位:万辆
图4-1:1990-2004年中国GDP与人均GDP发展
图4-2:1990-2004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单位:元
图4-3: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类别和收入需求弹性 单位:元
图4-4: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
图4-5:1998-2004年中国住房消费信贷发展 单位:亿元
图4-6:中国个人住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短期预测 单位:万平米、亿元
图4-7:我国2004-2010年住房需求
图4-8:1998-2004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 单位:亿元
图4-9:中国汽车产量的拟和及预测
图4-10:中国和其他国家贷款购车率比较
图4-11:中国轿车产量拟和及预测
图4-12:1996-2004年中国载货汽车发展
图4-13:各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较
图5-1:中国消费信贷的季度短期预测 单位:亿元
图5-2:中国消费信贷的年度短期预测
图5-3:中国住房消费信贷的短期预测
图5-4:中国汽车消费信贷的短期预测
消费信贷是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提高其消费能力的一种个人贷款,在国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成熟的市场。
中国的消费信贷市场目前正处于成长到高速发展时期。从1999年的726.3亿元计,2004年已达15736亿元的规模,短短5年增长了21倍多,截至2004年1月,总额已达16093亿元。人均从1999年的58.19元增长到2004年的1217.7元,城镇人均从191.42元增长到3004.4元。
但总体上讲,中国的消费信贷市场发展水平还比较低。2004年底,消费信贷总额只占到GDP总额的13%多一点,按流量的购买力计,当年新增的消费信贷只占全社会消费品销售额(包括住房销售)的9.72%,若剔除住房信贷和住房销售,只占消费品销售额的3.37%,即可估计全社会还有90%以上的消费品是通过现收现付或储蓄购买。
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是消费信贷发展最快的时期,那么从现在到2020年左右,中国正好处于这个时期。按国际经验显示,中国的消费信贷市场的潜在规模在十几万亿元人民币,目前开发的还不及5%,中国的消费信贷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中国的消费信贷市场最具投资价值的品种为住房消费信贷和汽车消费信贷,但明显中国的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偏高,其他的个人日常周转贷款、个人质押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教育贷款等品种都是有相当的潜在市场。
控制消费信贷风险最关键是要建立起健全的个人信用系统,同时加强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定健全的法制等。
中国的消费信贷市场目前正处于成长到高速发展时期。从1999年的726.3亿元计,2004年已达15736亿元的规模,短短5年增长了21倍多,截至2004年1月,总额已达16093亿元。人均从1999年的58.19元增长到2004年的1217.7元,城镇人均从191.42元增长到3004.4元。
但总体上讲,中国的消费信贷市场发展水平还比较低。2004年底,消费信贷总额只占到GDP总额的13%多一点,按流量的购买力计,当年新增的消费信贷只占全社会消费品销售额(包括住房销售)的9.72%,若剔除住房信贷和住房销售,只占消费品销售额的3.37%,即可估计全社会还有90%以上的消费品是通过现收现付或储蓄购买。
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是消费信贷发展最快的时期,那么从现在到2020年左右,中国正好处于这个时期。按国际经验显示,中国的消费信贷市场的潜在规模在十几万亿元人民币,目前开发的还不及5%,中国的消费信贷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中国的消费信贷市场最具投资价值的品种为住房消费信贷和汽车消费信贷,但明显中国的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偏高,其他的个人日常周转贷款、个人质押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教育贷款等品种都是有相当的潜在市场。
控制消费信贷风险最关键是要建立起健全的个人信用系统,同时加强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定健全的法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