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执行峰会 邮箱/论坛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热点话题 | 行业动态 | 项目招标 | 咨询黄页 | 涉外调查                                   注册成会员                  
汽车 | 通信 | 经济 | 房地产 | 互联网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 2008报告预订(|) |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3see网首页  >>  能源石化  >>  电力电池  >>  2004-2005年度中国电池产业研究报告
2004-2005年度中国电池产业研究报告
完成日期:2005年4月
报告类型纸介版PDF Email版PDF 光盘版两种版本价格
价格700075008000
优惠价670072007700
English

报告目录    查看简介

1. 行业综述
  1.1 行业定义
  1.2 相关行业分析
    1.2.1.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2.2. 汽车制造业
    1.2.3. 通信设备制造业
    1.2.4. 电子计算机制造业
    1.2.5. 电池原材料产业
  1.3 行业统计标准
    1.3.1. 统计部门和统计口径
    1.3.2. 统计方法
    1.3.3. 数据种类
  1.4 2004年中国机械工业发展综述
  1.5 2004年中国电池产业综述
  1.6 近年来中国电池产业发展综述
2. 市场环境分析
  2.1 政策环境分析
    2.1.1. 行业相关政策
    2.1.2. 行业相关标准
      2.1.2.1. 电池行业国家标准
      2.1.2.2. 电池行业国际标准
  2.2 经济环境分析
    2.2.1. 国际经济环境分析
    2.2.2. 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2.3 社会环境分析
  2.4 技术环境分析
    2.4.1. 汽车行业电池技术分析
    2.4.2 电子产品电池技术分析
3. 市场竞争分析
  3.1 国际市场竞争分析
    3.1.1. 锂离子电池
    3.1.2. 太阳能电池
    3.1.3. 燃料电池
  3.2 中国市场竞争分析
    3.2.1 电池产品市场分析
      3.2.1.1. 锂离子电池
      3.2.1.2. 太阳能电池
      3.2.1.3. 燃料电池
    3.2.2. 中国电池行业竞争格局
      3.2.2.1 市场规模
      3.2.2.2. 市场竞争格局
    3.2.3. 外企在华投资分析
    3.2.4. 产业区域分析
    3.2.5. 企业经济类型分析
4. 产品分析
  4.1 产品概述
    4.1.1. 一次电池
    4.1.2. 二次电池
  4.2 主要产品分析
    4.2.1. 传统电池
    4.2.2. 新型电池
  4.3 主要产品技术与国外的差距
    4.3.1. 技术差距分析
    4.3.2. 造成技术差距的主要原因
  4.4 产品技术发展趋势
    4.4.1. 锂离子电池
    4.4.2. 太阳能电池
    4.4.3. 燃料电池
5. 进出口分析
  5.1 进出口概述
  5.2 出口分析
    5.2.1. 出口产品结构特征
    5.2.2. 出口企业类型特征
    5.2.3. 出口贸易方式特征
    5.2.4. 出口国别特征
    5.2.5. 出口地区特征
  5.3 进口分析
    5.3.1. 进口产品结构特征
    5.3.2. 进口企业类型特征
    5.3.3. 进口贸易方式特征
    5.3.4. 进口国别特征
    5.3.5. 进口地区特征
  5.4 进出口前景分析
6. 主要企业财务分析
  6.1 行业整体分析
    6.1.1. 企业规模
    6.1.2. 工业总产值
    6.1.3. 销售收入和利润
    6.1.4. 就业人数
    6.1.5. 创新能力
  6.2 主要企业分析
    6.2.1. 深圳市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
      6.2.1.1. 企业基本情况
      6.2.1.2. 主要产品
      6.2.1.3 企业产销能力分析
      6.2.1.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2.1.5.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6.2.1.6.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6.2.1.7.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2.1.8. 企业联系方式
    6.2.2. 威海文隆电池有限公司
      6.2.2.1. 企业基本情况
      6.2.2.2. 主要产品
      6.2.2.3 企业产销能力分析
      6.2.2.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2.2.5.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6.2.2.6.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6.2.2.7.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2.2.8. 企业联系方式
    6.2.3. 广州市虎头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6.2.3.1. 企业基本情况
      6.2.3.2. 主要产品
      6.2.3.3 企业产销能力分析
      6.2.3.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2.3.5.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6.2.3.6.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6.2.3.7.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2.3.8. 企业联系方式
    6.2.4. 兆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6.2.4.1. 企业基本情况
      6.2.4.2. 主要产品
      6.2.4.3 企业产销能力分析
      6.2.4.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2.4.5.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6.2.4.6.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6.2.4.7.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2.4.8. 企业联系方式
    6.2.5. 珠海松下电池有限公司
      6.2.5.1. 企业基本情况
      6.2.5.2. 主要产品
      6.2.5.3 企业产销能力分析
      6.2.5.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2.5.5.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6.2.5.6.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6.2.5.7.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2.5.8. 企业联系方式
    6.2.6. 无锡松下电池有限公司
      6.2.6.1. 企业基本情况
      6.2.6.2. 主要产品
      6.2.6.3 企业产销能力分析
      6.2.6.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2.6.5.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6.2.6.6.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6.2.6.7.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2.6.8. 企业联系方式
    6.2.7. 三洋能源(苏州)有限公司
      6.2.7.1. 企业基本情况
      6.2.7.2. 主要产品
      6.2.7.3 企业产销能力分析
      6.2.7.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2.7.5.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6.2.7.6.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6.2.7.7.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2.7.8. 企业联系方式
    6.2.8. 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
      6.2.8.1. 企业基本情况
      6.2.8.2. 主要产品
      6.2.8.3 企业产销能力分析
      6.2.8.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2.8.5.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6.2.8.6.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6.2.8.7.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2.8.8. 企业联系方式
    6.2.9. 河南环宇集团有限公司(新乡本部)
      6.2.9.1. 企业基本情况
      6.2.9.2. 主要产品
      6.2.9.3 企业产销能力分析
      6.2.9.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2.9.5.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6.2.9.6.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6.2.9.7.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2.9.8. 企业联系方式
    6.2.10. 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
      6.2.10.1. 企业基本情况
      6.2.10.2. 主要产品
      6.2.10.3 企业产销能力分析
      6.2.10.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2.10.5.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6.2.10.6.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6.2.10.7.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2.10.8. 企业联系方式
7. 产业发展分析
  7.1. 产业发展趋势概述
  7.2. 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7.2.1 铅酸蓄电池
    7.2.2 锂离子电池
    7.2.3 太阳能电池
    7.2.4. 燃料电池
  附录1:2004年企业注册类型、规模及资产情况
  附录2:2004年工业总产值(现价)
  附录3:2004年销售收入和利润
  附录4:2004年企业出口交货值
  附录A:行业主要信息资源
  附录B:行业组织和相关管理部门
  行业组织
  相关管理部门

表目录
  表 1 1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行业分类
  表 1 2 2003—2004汽车行业总体状况
  表 1 3 2003~2004年各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速对比情况
  表 1 4 2004年电池产业企业重要数据指标比较分析
  表 1 5 2004年电池产业企业重要财务数据比较分析
  表 1 6 2001-2004年电池制造业总体状况
  表 2 1 电池行业国家标准
  表 3 1 2004年中国电池市场销售收入排名
  表 3 2 2004年全国电池产业区域分布
  表 3 3 中国电池行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特征
  表 3 4 中国电池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财务状况比较(一)
  表 3 5 中国电池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财务状况比较(二)
  表 5 1 2004年中国电池进出口情况
  表 5 2 2005年中国电池产品海关税则表
  表 5 3 2003~2004年中国各种电池产品出口量比较
  表 5 4 2003~2004年中国各种电池产品出口额比较
  表 5 5 2004年中国电池行业出口企业类型特征
  表 5 6 2003~2004年中国各种电池产品进口量比较
  表 5 7 2003~2004年中国各种电池产品进口额比较
  表 5 8 2004年中国电池产品进口企业性质特征
  表 5 9 2004年中国电池产品进口贸易方式特征
  表 5 10 美国电池需求
  表 6 1 2004年电池行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前十名企业
  表 6 2 2004年电池行业工业总产值(现价)上十亿元企业
  表 6 3 2004年电池行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与利润总额
  表 6 4 2004年电池行业大型企业就业人数
  表 6 5 2004年电池行业企业新产品产值

图目录
  图 1 1 2001~2004年电池制造行业销售情况分析
  图 1 2 2001~2004年电池制造行业利润情况分析
  图 1 3 2001~2004年电池制造行业资产情况分析
  图 3 1 世界太阳能电池市场竞争格局
  图 3 2 中国电池市场规模分析
  图 3 3 中国电池制造企业竞争格局
  图 3 4 2004年全国电池产业区域分布(工业总产值)
  图 3 5 三种经济类型企业的销售收入收入和利润比较
  图 4 1 太阳能电池性能比较分析
  图 5 1 2004年中国电池行业出口企业类型特征
  图 5 2 2004年中国电池行业出口贸易方式特征
  图 5 3 2004年中国电池产品出口国别分布
  图 5 4 中国电池产品出口地区分布
  图 5 5 2004年中国电池产品进口企业性质特征
  图 5 6 2004年中国电池产品进口贸易方式特征
  图 5 7 2004年中国电池产品进口国别特征
  图 5 8 2004年中国电池产品进口地区特征

报告简介

  电池工业以新材料科技为基础,与环保科技相关联,与电子、电力、交通、信息产业相配套,与休闲、娱乐、保健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消费观念的转变相适应,它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电池工业是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热点。
  目前,中国电池行业基本上被外资企业所垄断,有一半以上的大型企业是中外合资企业或外商独资企业(包括港、澳、台资),其它企业的情况也是如此。外资主要以日资为主,部分企业是由日资和国内资本合资(包括合作)经营的,也有部分企业是日资在台湾等地的分公司、控股公司和国内资本合资经营的。
  目前,锂离子电池除了隔膜还依赖进口外,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已经大部分实现国内供应;太阳能电池总体生产规模已跻身世界五强行列,并网应用正处于零星示范论证阶段;燃料电池还没有大规模国产化,关键材料仍然依赖进口。未来几年,环保型绿色能源将日益受到重视,新材料电池成为发展能源技术、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的主力军,我国政府将继续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新材料电池的研究与发展。
  2004年,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形势下,电池行业的大部分生产和销售指标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随着世界经济的回暖,我国电池产品的进出口有所增长,但是国际电池市场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由于在高新技术上与国外的电池厂商仍有较大的差距,产品技术将成为制约我国电池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只有在产品技术上不断创新,我国电池制造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报告通过客观分析了电池制造行业上下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从多个角度揭示了中国电池制造行业的发展环境,认为电池下游产业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汽车等产品发展态势强劲,对新型、高效、环保型电池的需求日益强烈,电池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本报告根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等政府机构和机械工业联合会等行业组织协会的统计,对全面总结了2004年世界与中国电池制造行业的发展情况,通过翔实的数据和充分的论述,分析了电池产品的市场结构与供需关系特点,并从产销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多方面对主力厂商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参考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对今后我国电池制造行业的发展做出预测。

返回】     【关闭
付费报告      
购买方式:    报告订购单下载
客服经理-段小姐
电 话:010-85863259
电 话:010-85860278
邮 箱:duanjy@3see.com
传 真:010-85863454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力电池最新报告
能源石化最新报告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