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执行峰会 邮箱/论坛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热点话题 | 行业动态 | 项目招标 | 咨询黄页 | 涉外调查                                   注册成会员                  
汽车 | 通信 | 经济 | 房地产 | 互联网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 2008报告预订(|) |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3see网首页  >>  其他行业  >>  传媒印刷  >>  2005-2006版长三角经济区产业投资环境分析报告(上、中、下卷)
2005-2006版长三角经济区产业投资环境分析报告(上、中、下卷)
完成日期:2005年7月
报告类型纸介版PDF Email版PDF 光盘版两种版本价格
价格8300
优惠价7900
English

报告目录    查看简介

第一章 长三角地区总体投资环境分析
  1.1 地理区位
    1.1.1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1.1.2 长三角地区城市区域
    1.1.3 长江三角洲概况
  1.2 基本经济状况
    1.2.1 经济综述
    1.2.2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1.2.3 长江三角洲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1.3 长三角城市圈总体概述
    1.3.1 长三角都市圈简述
    1.3.2 2004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特点
    1.3.3 2004年长三角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优化
    1.3.4 2005年长三角经济前瞻
  1.4 长三角地区重点城市经济比较
    1.4.1 15个城市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分析比较
    1.4.2 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业发展比较
    1.4.3 长三角主要城市对外优惠政策对比
    1.4.4 2004年长三角十五城市居民收入比较
    1.4.5 2005年1月长三角地区外向经济比较
    1.4.6 2005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指标比较
  1.5 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
    1.5.1 长江三角洲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现状
    1.5.2 长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规划
    1.5.3 长江三角洲高速公路交通规划
    1.5.4 苏杭联手整合长三角航空资源
    1.5.5 长三角区域交通规划的设想
  1.6 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
    1.6.1 社会经济发展对长江三角洲交通运输的需求
    1.6.2 规划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
    1.6.3 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体系规划
    1.6.4 2010年前长三角交通规划实施重点
  1.7 文化教育状况分析
    1.7.1 文化推动长江三角洲协调发展
    1.7.2 长江三角洲文化资源共享
    1.7.3 江浙沪教育基本情况
    1.7.4 打造长三角教育优势圈
    1.7.5 长三角高等教育分工与合作
    1.7.6 长三角教育协同发展的战略与政策
  1.8 国际化都市圈建设
    1.8.1 长江三角洲构建世界城市群的优势分析
    1.8.2 长三角地区城市集群效应的分析
    1.8.3 长江三角洲地区辐射效应
    1.8.4 长三角世界第六城市群规划
  1.9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经济圈发展比较
    1.9.1 基本情况
    1.9.2 发展情况比较
    1.9.3 主要借鉴意义
    1.9.4 三地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9.5 不同的主要发展观点
    1.9.6 2004年三地土地价格增长情况及原因
    1.9.7 三地前景展观
第二章 上海整体投资环境分析
  2.1 情况简介
    2.1.1 地理位置
    2.1.2 概要介绍
    2.1.3 上海行政区划
    2.1.4 上海经济综合实力
  2.2 2004年上海经济运行情况
    2.2.1 2004年上海经济综述
    2.2.2 2004年上海经济情况总体判断
    2.2.3 2004年上海经济基本特征
    2.2.4 2004年上海经济结构
    2.2.5 2004年上海第三产业
    2.2.6 2004年上海对外开放
  2.3 2004年上海市社会发展
    2.3.1 2004年上海市财政收支概况
    2.3.2 2004年上海科教
    2.3.3 2004年上海城市建设
  2.4 2005年上海经济运行及展望
    2.4.1 2005年4月份上海工业经济运行简况
    2.4.2 2005年5月份上海工业品价格情况
    2.4.3 2005年5月份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2.4.4 2005年上海经济走势展望
    2.4.5 2005年上海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2.5 上海市城市2005-2020年总体规划
    2.5.1 规划要点
    2.5.2 城市发展方向
    2.5.3 上海市综合交通规划
    2.5.4 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规划
    2.5.5 2005年近期建设规划
    2.5.6 上海黄浦区“十一五”商贸业规划
  2.6 2004年上海基本产业概述
    2.6.1 农业
    2.6.2 工业
    2.6.3 建筑业
    2.6.4 金融业
    2.6.5 国内商业
    2.6.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6.7 房地产业
    2.6.8 2005年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2.7 上海投资环境分析
    2.7.1 上海交通
    2.7.2 上海基础设施和服务
    2.7.3 教育与人才培育
    2.7.4 2003、2004年浦东对外开放情况
    2.7.5 投资优惠政策
第三章 上海主要产业分述
  3.1 2004年上海金融业
    3.1.1 金融业体现宏观调控效果
    3.1.2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
    3.1.3 证券市场在规范中平稳发展
    3.1.4 银行间市场发展迅速,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3.2 电子信息产业
    3.2.1 2004年电子信息产业成为上海经济增长动力源
    3.2.2 2005年上海微电子产业突飞猛进
    3.2.3 上海电子信息产业"十五"发展重点
    3.2.4 上海成为全球微电子产业投资热点
    3.2.5 上海浦东微电子产业带正在形成
  3.3 汽车制造业
    3.3.1 汽车制造成为上海产业龙头之一
    3.3.2 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效益两不误
    3.3.3 上海经济增长与汽车产业的关系
  3.4 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产业
    3.4.1 上海精细化工“环保”与“研发”并重
    3.4.2 上海金山建设精细化工产业带
    3.4.3 上海化学工业区招揽国外巨资
  3.5 生物医药制造业
    3.5.1 上海打造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平台
    3.5.4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划
    3.5.5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融入国际轨道
    3.5.6 上海药监局为生物医药产业提高优惠
  3.6 各产业代表企业介绍
    3.6.1 电子信息业
    3.6.2 汽车制造
    3.6.3 化工产业
    3.6.4 生物医药
第四章 南京整体投资环境分析
  4.1 情况简介
    4.1.1 地理位置
    4.1.2 简要介绍
    4.1.3 南京都市圈规划
  4.2 2004年南京经济形势
    4.2.1 2004年南京市国民经济发总体情况
    4.2.2 2004年南京固定资产投资
    4.2.3 2004年南京外向型经济
    4.2.4 2004年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
  4.3 2005年南京经济运行情况
    4.3.1 2005年一季度南京经济总体情况
    4.3.2 2005年一季度南京工业运行情况
    4.3.3 2005年1—4月份南京经济运行情况
    4.3.4 2005年1-5月南京总体经济指标
    4.3.5 2005年5月南京市工业生产增速加快
    4.3.6 2005年南京市主要预期目标
  4.4 南京投资环境分析
    4.4.1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4.4.2 文化底蕴深厚
    4.4.3 科技教育发达
    4.4.4 金融商贸兴旺
    4.4.5 投资程序
    4.4.6 投资优惠政策
    4.4.7 主要开发区介绍
第五章 南京主要产业分述
  5.1 电子信息产业
    5.1.1 电子信息业占据南京产业之首
    5.1.2 2004年南京电子信息业发展迅速
    5.1.3 南京将电子信息业作为产业支柱
    5.1.4 时代创投助南京打造微电子产业园
  5.2 石化产业
    5.2.1 国家级石化基地推动南京经济发展
    5.2.2 南京老石化基地再发新活力
    5.2.3 2004年南京石化产业带产值创新高
    5.2.4 石化成南京龙头产业
    5.2.5 中石化南京分公司催化剂打入国际市场
    5.2.6 金陵石化着力发展循环经济
  5.3 钢铁行业
    5.3.1 2004年南京主要钢铁企业运营情况
    5.3.2 2010年南京钢铁业目标
    5.3.3 铁矿石涨价对南京钢铁企业的影响
    5.3.4 南京钢铁产业面临两大不利因素
    5.3.5 南京“钢铁双雄”拉动工业增长
    5.3.6 南京钢铁产业结构调整
  5.4 汽车行业
    5.4.1 南京汽车产业力争行业先锋
    5.4.2 南京汽车业产品出口潜力巨大
    5.4.3 南京汽车业两大企业协调发展
  5.5 各产业代表企业介绍
    5.5.1 电子信息业
    5.5.2 石化产业
    5.5.3 钢铁行业
    5.5.4 汽车产业
第六章 杭州整体投资环境分析
  6.1 情况简介
    6.1.1 地理位置
    6.1.2 行政区划和人口
    6.1.3 简要介绍
    6.1.4 杭州综合实力
  6.2 2004年杭州经济运行情况
    6.2.1 2004杭州生产总值(GDP)
    6.2.2 2004年杭州经济发展
    6.2.3 2004年杭州工业经济运行
    6.2.4 2004年杭州市场情况分析
    6.2.5 2004杭州消费价格指数
  6.3 2005年杭州经济运行情况
    6.3.1 2005年一季度杭州经济状况
    6.3.2 2005年1-4月杭州工业在全省工业中的地位
    6.3.3 2005年1-5月杭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6.3.4 2005年1-5月杭州市消费品市场情况
    6.3.5 2005年杭州市经济调控目标
  6.4 杭州投资分析
    6.4.1 环境设施
    6.4.2 产业基础
    6.4.3 人才资源
    6.4.4 服务机构
    6.4.5 投资优惠政策
    6.4.6 主要经济开发区介绍
    6.4.7 杭州市第一批“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招标课题
第七章 杭州市主要产业分述
  7.1 电子信息业
    7.1.1 杭州电子信息产业概况
    7.1.2 2006年杭州建成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7.1.3 杭州行业景气推动电子信息板块上涨
    7.1.4 杭州文三路建成电子信息街
    7.1.5 杭州成为国家推介的电信产业基地之一
  7.2 医药化工
    7.2.1 杭州医药工业概况
    7.2.2 杭州市医药产业十五规划
    7.2.3 杭州医药产业发展目标
    7.2.4 杭州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7.2.5 杭州湾成化工产业聚集带
  7.3 机械制造业
    7.3.1 杭州机械工业概况
    7.3.2 2004年1-9月杭州机械产业特点
    7.3.3 杭州机械业担当制造业龙头
    7.3.4 杭州将成为先进制造业产业化基地
  7.4 纺织服装业
    7.4.1 杭州纺织化纤工业概况
    7.4.2 杭州女装产业
    7.4.3 杭州纺织服装出口受新普惠制影响
    7.4.4 杭州纺织服装产业提高竞争力
    7.4.5 2005年杭州出口服装尚须努力
  7.5 食品饮料业
    7.5.1 杭州食品工业概况
    7.5.2 食品行业成杭州工业最大拉动力
    7.5.3 杭州市场大包装饮料走俏
    7.5.4 杭州用绿茶力拼碳酸饮料
  7.6 主要行业代表企业
    7.6.1 电子信息
    7.6.2 医药行业
    7.6.3 机械制造
    7.6.4 纺织服装业
    7.6.5 食品饮料
第八章 苏州整体投资环境分析
  8.1 情况简介
    8.1.1 地理位置
    8.1.2 简要介绍
  8.2 2004年苏州经济运行情况
    8.2.1 2004年1-11月苏州市经济形势
    8.2.2 2004年苏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8.2.3 2004年苏州工业经济概况
    8.2.4 2004年苏州对外贸易情况
    8.2.5 2004年苏州消费品市场
    8.2.6 2004年苏州市“双5亿”企业发展状况
  8.3 2005年一季度苏州经济运行情况
    8.3.1 2005年一季度苏州经济概况
    8.3.2 2005年一季度苏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
    8.3.3 2005年一季度苏州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8.3.4 2005年一季度苏州企业景气分析
    8.3.5 2005年一季度苏州居民收支情况
    8.3.6 2005年1-4月苏州民营企业发展状况
    8.3.7 2005年1~5月苏州市区家庭人均消费增长
  8.4 苏州投资环境分析
    8.4.1 特殊的区域位置
    8.4.2 优秀和充足的人才资源
    8.4.3 充裕的资金和广阔的市场
    8.4.4 投资优惠政策
    8.4.5 主要经济开发区介绍
第九章 苏州市主要产业分述
  9.1 电子通信
    9.1.1 苏州电子信息业吸引台资多
    9.1.2 苏州成为我国最大的IT制造和出口基地
    9.1.3 州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五大优势
  9.2 纺织业
    9.2.1 苏州纺织业应对“后配额时代”
    9.2.2 苏州纺织业应追踪前沿科技
    9.2.3 苏州纺织品出口“量增价跌”再遇反倾销
    9.2.4 苏州应对纺织品贸易摩擦采取的措施
  9.3 化工产业
    9.3.1 苏州沿江地区化工产业成开发重点
    9.3.2 2005年苏州农药市场特点
    9.3.3 江苏精细化工转变增长方式
  9.4 重点行业代表企业介绍
    9.4.1 电子信息
    9.4.2 纺织业
    9.4.3 化工产业
第十章 宁波整体投资环境分析
  10.1 情况简介
    10.1.1 地理位置
    10.1.2 行政区划和人口
    10.1.3 城市介绍
  10.2 2004年宁波经济运行情况
    10.2.1 2004年宁波市经济概况
    10.2.2 2004年宁波经济运行特点与问题
    10.2.3 2004年宁波市生产总值增长迅速
    10.2.4 2004年宁波市工业生产形势
    10.2.5 2004年宁波市工业效益形势及对策
    10.2.6 2004年宁波消费品市场回顾
  10.3 2005年宁波经济运行情况及预测
    10.3.1 2005年一季度宁波经济运行情况
    10.3.2 2005年一季度宁波工业生产特点
    10.3.3 2005年一季度宁波消费品市场活跃
    10.3.4 2005年一季度宁波市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10.3.5 2005年一季度宁波市商贸企业运行情况
    10.3.6 2005年一季度宁波市工业企业景气调查分析
    10.3.7 2005年宁波市经济走势预测
  10.4 宁波投资环境分析
    10.4.1 交通运输投入力度大
    10.4.2 进出口环境优越
    10.4.3 配套服务完善
    10.4.4 投资优惠政策
    10.4.5 主要经济开发区介绍
第十一章 宁波主要产业分述
  11.1 电子讯息业
    11.1.1 宁波市电子产业生产状况
    11.1.2 宁波着力构筑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11.1.3 宁波保税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效益
    11.1.4 宁波电子设备遇欧盟壁垒
    11.1.5 宁波市电子产品生产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11.2 化工产业
    11.2.1 宁波制定重化工业“进退清单”
    11.2.2 台湾公司在宁波兴建ABS大装置
    11.2.3 宁波构建三类化工市场
    11.2.4 宁波港形成铁路化工进出口代理集散地
    11.2.5 2005年宁波化工项目规划
  11.3 宁波服装业
    11.3.1 宁波服装行业介绍及区域分布
    11.3.2 宁波服装行业的竞争格局
    11.3.3 宁波做大服装产业链
    11.3.4 宁波服装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特色
    11.3.5 宁波服装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报告简介

  长三角,这是个存在已久远,却是最近才轰然乍响,几乎在一夜之间受到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它位于长江入海口,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区域内共有1个直辖市———上海,3个副省级城市———南京、杭州、宁波,江苏省的苏州、无锡,浙江的湖州、嘉兴等15个城市,土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人口7534万人,占全国的5.9%。
  近年来,长三角以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科技教育和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2004年上半年,这一地区以占全国2%的陆地面积和约1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全国26%的GDP,完成了全国37%的外贸出口额,吸引了全国52%的实收外资,其经济总量领先于我国另两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
  经济上,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6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000亿元大关,达到28775亿元,比2003年增加了4977亿元。从总量比重分析,200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提升,由上年的20.4%上升到21.1%,提高了0.7个百分点。从增长速度分析,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增速均值达到15.6%,其中最高增速为17.6%,最低的亦为13.6%,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1和4.1个百分点。长三角已经成为拉动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地区。
  从增长速度来看,三大板块,江苏增速快。上海增速最低,为13.6%;江苏沿江8个城市中最高的增速达到17.6%,最低的增速为14.7%,增速均值高达15.9%。浙江7个城市中增速最快的达到17.0%,最低的增速为13.6%,增幅均值为15.5%;江苏8市平均增速比浙江高0.4个百分点,比上海增速快2.3个百分点。从江苏、浙江全省的情况看,同样如此,2004年江苏GDP增长14.9%,快于浙江增速0.6个百分点。
  交通与基础设施,经过多年的建设,长江三角洲已初步形成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以上海为龙头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基地奠定了基础,推动了长江三角洲更广泛地融入全球经济活动。
  教育科研方面,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古文明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重教育的传统,经济的全面领先也使这个地区的文教水平达到历史最佳水平。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无疑代表中国高校的最高层。这一层次的大学是学科比较齐全的研究型大学,它们不仅要面向长三角,还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争做世界高水平大学;不仅要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难题,还要承担相当的基础研究任务,培养大批研究人才。另外,专业性较强但又不仅仅面向本地的全国性重点大学在某些专业方面具有全国一流甚至世界前沿的水平,但不一定所有学科都齐全;为长三角经济服务,但又不仅限于此。然后是主要是为长三角和本地服务的省级大学。最后,社区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它们是职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优惠政策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各个城市都开辟了特定的地区,作为招商引资的基地和园区,并制定出相应的税收和产业优惠政策。针对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业15个城市的政府部门纷纷出台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和吸引高附加值的产业进驻,带动本地经济加快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在今后想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长三角地区都将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潜力的一块热土,对于投资者来说更是一块价值不菲的黄金宝地
返回】     【关闭
付费报告      
购买方式:    报告订购单下载
客服经理-段小姐
电 话:010-85863259
电 话:010-85860278
邮 箱:duanjy@3see.com
传 真:010-85863454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传媒印刷最新报告
其他行业最新报告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