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执行峰会 邮箱/论坛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热点话题 | 行业动态 | 项目招标 | 咨询黄页 | 涉外调查                                   注册成会员                  
汽车 | 通信 | 经济 | 房地产 | 互联网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 2008报告预订(|) |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3see网首页  >>  能源石化  >>  能源产业  >>  《2005-200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上、中、下卷)
《2005-200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上、中、下卷)
完成日期:2005年6月
报告类型纸介版PDF Email版PDF 光盘版两种版本价格
价格580063006800
优惠价550060006500
English

报告目录    查看简介

第一章 世界及我国新能源利用现状
  1.1 世界新能源发展状况
    1.1.1 概念与界定
    1.1.2 新旧能源更替规律
    1.1.3 可再生能源利用备受全球关注
    1.1.4 国际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1.1.5 部分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1.1.6 新能源发展方向
    1.1.7 世界寄希望于可再生能源
  1.2 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新能源发展状况
    1.2.1 德国
    1.2.2 日本
    1.2.3 美国
    1.2.4 荷兰
    1.2.5 意大利
    1.2.6 印度
    1.2.7 英国
    1.2.8 拉美
  1.3 我国新能源的分布及利用
    1.3.1 新能源储量与分布
    1.3.2 开发和利用现状
    1.3.3 开发和利用的新进展
    1.3.4 传统可再生能源利用量
    1.3.5 几种发电潜力巨大的清净能源
    1.3.6 鼓励利用“绿色电力”
  1.4 《可再生能源法》的作用与影响
    1.4.1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根本动力
    1.4.2 带来巨大的市场新机遇
    1.4.3 保证未来国家能源安全
    1.4.4 中国能源结构变革的序曲
    1.4.5 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
第二章 太阳能开发投资分析
  2.1 概念
    2.1.1 太阳能资源的含义
    2.1.2 太阳辐射与太阳能
    2.1.3 太阳能资源的优缺点
    2.1.4 太阳能利用方法的分类
  2.2 国外太阳能的利用
    2.2.1 太阳能利用历史回顾
    2.2.2 世界光伏应用状况
    2.2.3 世界增加光伏制造业的投入
    2.2.4 2004年德国太阳能新装发电容量第一
    2.2.5 太阳能利用的制约因素
  2.3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及其利用
    2.3.1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储量与分布
    2.3.2 我国太阳能资源开发和利用状况调查
    2.3.3 太阳能利用几种基本方式
    2.3.4 太阳能利用技术的运用状况
    2.3.5 我国和世界光伏发电发展情况比较
    2.3.6 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五大问题
  2.4 太阳能技术与建筑结合
    2.4.1 太阳能与建筑相结合的产业化能力评估
    2.4.2 太阳能与建筑相结合的技术设计
    2.4.3 我国推广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思考
    2.4.4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前景
  2.5 太阳能产业市场分析与投资建议
    2.5.1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及市场状况
    2.5.2 中国西部光伏企业商业化发展
    2.5.3 影响太阳能的商业化的因素
    2.5.4 太阳能综合应用为企业打开新市场
    2.5.5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达国际领先水平
    2.5.6 太阳能产业是座投资大“金矿”
    2.5.7 太阳热水器的市场渠道趋势
  2.6 太阳能利用发展趋势
    2.6.1 太阳能成为中国能源新希望
    2.6.2 太阳能建材成节能新趋势
    2.6.3 太阳能利用装置的发展潜力
    2.6.4 我国太阳能发展预测
    2.6.5 21世纪世界太阳能开发利用的趋势
第三章 风力发电投资分析
  3.1 风能简介
    3.1.1 风的形成
    3.1.2 风的变化
    3.1.3 风能定义
    3.1.4 风能密度
    3.1.5 风能特点
  3.2 世界风能利用
    3.2.1 风能利用的历史
    3.2.2 风能的利用形式
    3.2.3 风力发电经济效益分析
    3.2.4 风能发电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3.2.5 2004年全球风能产量增加迅速
    3.2.6 世界风能利用总体概况
    3.2.7 风能在各国的应用情况
  3.3 我国的风能
    3.3.1 我国风能资源的形成及其分布
    3.3.2 中国风能资源储量与有效地区
    3.3.3 我国政府将加大风电建设
    3.3.4 我国风能利用的重点技术
  3.4 国内风力发电发展现状
    3.4.1 国内风电历年概况
    3.4.2 中国风电发展步骤
    3.4.3 风力发电快速发展
    3.4.4 风电成为中国再生能源主力
  3.5 国家政策倾向风力发电
    3.5.1 国家鼓励风力发电
    3.5.2 国家出台风电特许权项目工作管理办法
    3.5.3 发改委对风电建设工作提出要求
    3.5.4 政策推进国内风机产业化进程
  3.6 世界风电产业现状
    3.6.1 世界大型风力发电机组介绍
    3.6.2 全球风电机组竞争格局
    3.6.3 世界风电装机将直线上升
    3.6.4 世界风电产业发展迅速
    3.6.5 世界各国风能产业概述
  3.7 国内风电市场与投资分析
    3.7.1 中国风电设备商家迎来商机
    3.7.2 国外风电设备产品占据主流
    3.7.3 中外巨头竞争广东风电市场
    3.7.4 我国风力发电机组进出口情况
    3.7.5 长三角鼓励民资投向风电
    3.7.6 政府支持民企投资风力发电
    3.7.7 民营企业投资风电的障碍分析
  3.8 世界风电发展前景
    3.8.1 国际风电展望
    3.8.2 21世纪风力发电前景
    3.8.3 国际风电市场未来特点
    3.8.4 世界风电发展的趋势
  3.9 我国风力发电趋势
    3.9.1 2001-2005年中国风电发展
    3.9.2 中国风能发展展望
    3.9.3 中国风电发展的战略
    3.9.4 风电场建设分析及发展预测
    3.9.5 中国风力发电发展预测
    3.9.6 我国风电未来发展建议
第四章 核电投资分析
  4.1 核能的概念界定
    4.1.1 概念
    4.1.2 核能的释放形式
    4.1.3 核能的优越性与缺陷
    4.1.4 核能的开发与利用方式
    4.1.5 核资源的种类与储量
  4.2 核能发展概况
    4.2.1 世界核能发电进程
    4.2.2 世界核电发展形势
    4.2.3 亚洲引领核能工业新发展
    4.2.4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4.2.5 中国发展核电的意义与作用
  4.3 核电技术发展动态
    4.3.1 我国核能发电的突破及技术进展
    4.3.2 核电新技术即将落户中国
    4.3.3 我核电技术未来三步走
    4.3.4 新一代核能发电技术工程启动
  4.4 核电产业市场与投资建议
    4.4.1 五大厂商竞争国内核电设备市场
    4.4.2 核能股份走势看好
    4.4.3 核电突破投资主体、建站地址限制
    4.4.4 核电前景虽好 却难快速增长
    4.4.5 中国未来核电发展规划和商机
    4.4.6 政治情势影响核能工业
  4.5 核能发展前景展望
    4.5.1 世界核电技术发展前景展望
    4.5.2 2005中国核电预见
    4.5.3 中国未来15年将加快发展核能发电
    4.5.4 2020年全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
    4.5.5 21世纪中国核电事业将有大规模发展
    4.5.6 中国未来核电发展战略
第五章 小水电投资分析
  5.1 概念与界定
    5.1.1 小水电的定义
    5.1.2 小水电的分类
    5.1.3 小水电站的出力和发电量
    5.1.4 小水电的能源回报率
  5.2 世界小水电开发情况
    5.2.1 世界小水电现状
    5.2.2 部分国家小水电资源及开发情况
    5.2.3 世界小水电占水电的比重
    5.2.4 世界小水电问题分析
    5.2.5 世界小水电开发前景估测
  5.3 我国的小水电行业状况
    5.3.1 资源分布及特点
    5.3.2 资源开发情况
    5.3.3 产业发展现状
    5.3.4 管理与融资方式
    5.3.5 小水电联网情况
    5.3.6 小水电电网电价
    5.3.7 小水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4 关于民资投资小水电
    5.4.1 民企投资小水电掀热潮
    5.4.2 小水电投资吸引民间资本
    5.4.3 中国民企投资小水电近况
    5.4.4 中外民企投资小水电对比
    5.4.5 民资开发小水电前景广阔
    5.4.6 民企投资小水电的几个特殊问题
  5.5 中国小水电市场投资分析
    5.5.1 小水电市场需求分析
    5.5.2 各路投资云集小水电
    5.5.3 投资小水电的好处
    5.5.4 小水电项目的经济分析
    5.5.5 小水电投资的体制阻力
    5.5.6 警惕小水电投资泡沫
  5.6 小水电的发展前景
    5.6.1 世界小水电发展趋势
    5.6.2 2005中国小水电设备发展
    5.6.3 2006-2010年间小水电发展计划
    5.6.4 中国小水电前景展望
    5.6.5 21世纪头20年中国小水电发展规划
第六章 生物质能投资分析
  6.1 概述
    6.1.1 概念与储量
    6.1.3 生物质能资源分类
    6.1.4 生物质能利用方法
  6.2 生物质能资源利用现状
    6.2.1 欧洲生物质能利用现状及特点
    6.2.2 生物能源发展迎来最佳时机
    6.2.3 生物柴油研究与商业化应用现状
    6.2.4 生物质能在能源系统中的地位
    6.2.5 我国生物质能概况
    6.2.6 我国垃圾处理与国外对比
  6.3 生物能利用技术进展
    6.3.1 生物质气化技术
    6.3.2 近年生物制氢技术进展
    6.3.3 生物质转化二甲醚的技术研究
    6.3.4 秸秆气化技术及集中供气系统
    6.3.5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和商业化
    6.3.6 我国降低原料成本的优势技术
  6.4 生物能利用前景与投资分析
    6.4.1 全球生物能利用潜力巨大
    6.4.2 生物能发电的注意事项
    6.4.3 我国生物能利用预测
    6.4.4 我国生物能源发展方向与对策
    6.4.5 生物质能发电投资前景光明
    6.4.6 生物炼化投资障碍
第七章 地热开发投资分析
  7.1 概述
    7.1.1 定义
    7.1.2 全球地热资源的分布
    7.1.3 我国地热资源储量、分布与类型
    7.1.4 地热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7.1.5 利用地热发电的方法
    7.1.6 地热资源评估方法
  7.2 地热能利用概况
    7.2.1 世界地热能利用现状
    7.2.2 我国地热能发展现状
    7.2.3 我国地热利用方式
    7.2.4 地热能利用发展的制约因素
  7.3 地热利用技术发展
    7.3.1 地热热泵和制冷新技术
    7.3.2 地热尾水热能回收再利用技术
    7.3.3 地热热泵技术
    7.3.4 闪蒸系统地热发电
  7.4 地热能利用的市场前景与投资参考
    7.4.1 地热发电前景强劲
    7.4.2 地热供暖走向市场
    7.4.3 中国地热利用市场渐渐升温
    7.4.4 地热直接利用的方向
    7.4.5 地热资源利用展望
    7.4.6 我国地热资源利用的规划
第八章 氢能开发投资分析
  8.1 概念界定
    8.1.1 氢能定义
    8.1.2 氢能特点
    8.1.3 氢的产生途径
    8.1.4 氢的贮存和运输
    8.1.5 氢的资源评估
  8.2 氢能利用概况
    8.2.1 氢能利用历程
    8.2.2 氢燃料电池的发展
    8.2.3 氢能的主要应用领域
    8.2.4 氢能应用的主要问题
    8.2.5 中国氢能的发展概况
  8.3 氢能的技术进展
    8.3.1 美国氢能技术进入系统实施阶段
    8.3.2 氢能对洁净煤技术流程创新的作用
    8.3.3 发展氢能的微生物途径及其它
    8.3.4 氢能燃料电池技术进展
  8.4 氢能利用的前景与投资参考
    8.4.1 氢能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
    8.4.2 氢能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8.4.3 氢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前景展望
    8.4.4 氢能的商业化未来光明
    8.4.5 氢经济发展中的利益集团阻力
    8.4.6 中国氢能的发展预测
    8.4.7 我国发展氢能的对策
第九章 海洋能开发投资分析
  9.1 概念界定
    9.1.1 海洋能的定义
    9.1.2 海洋能分类
    9.1.3 我国海洋能资源储量与分布
  9.2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状况
    9.2.1 海洋能及其开发状况
    9.2.2 各国海洋能利用发展现状
    9.2.3 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的现状
    9.2.4 海洋能发电技术
  9.3 海洋能利用前景及投资参考
    9.3.1 海洋能开发投资要点
    9.3.2 海洋能发展预测
    9.3.3 潮汐发电的优缺点
    9.3.4 21世纪海洋能的广阔前景
第十章 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投资对策
  10.1 现存问题
    10.1.1 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障碍
    10.1.2 中国可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
    10.1.3 中国新能源开发滞后原因
    10.1.4 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六大瓶颈
    10.1.5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障碍
    10.1.6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现实问题
    10.1.7 中国新能源产业亟待突围
  10.2 解决办法
    10.2.1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应制订路线图
    10.2.2 四项措施克服三大障碍
    10.2.3 全面实施能源替代战略
    10.2.4 推进产业化进程
    10.2.5 用可再生能源来应对能源危机
    10.2.6 立法鼓励可再生能源利用
  10.3 政策支持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本动力
    10.3.1 国外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政策经验
    10.3.2 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0.3.3 政策建议
  10.4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
    10.4.1 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10.4.2 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10.4.3 发展目标
    10.4.4 产业化体系建设
    10.4.5 预期效益分析
    10.4.6 制约因素与存在的问题
    10.4.7 政策与实施
  10.5 可再生能源产业市场和投资分析
    10.5.1 中国新能源企业宜积极并购
    10.5.2 2005年新能源行业前景概述
    10.5.3 新能源成为资本追逐热点
    10.5.4 中国新能源设备市场潜力巨大
    10.5.5 可再生能源行情锐不可挡
    10.5.6 国家可再生能源投资规划
第十一章 相关产业政策
  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1.2 电力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1.3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
  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11.5 国家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实行招标投标的暂行规定
  11.6 国家计委、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
  11.7 国家计委关于印发《新能源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11.8 印发《关于加快风力发电技术装备国产化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11.9 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风力发电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11.10 电网调度管理条例
图表目录:
  图表1 全球可再生能源产值
  图表2 各类再生能源所占比例
  图表3 各种能源发展趋势图
  图表4 世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图表5 净计量价政策类型与提出国家
  图表6 世界各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情况一览表
  图表7 美国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价格项目
  图表8 荷兰可再生能源电力销售持续增长
  图表9 荷兰绿色证书系统示意图
  图表10 英国非矿物燃料契约的价格
  图表11 我国各地区太阳能资源分布
  图表12 我国地热成因类型
  图表13 装置容量100万瓩以上之水力发电厂
  图表14 光伏发电用户图
  图表15 对PV发电系统的售价和发电成本的预测
  图表16 中国矿物燃料价格预测
  图表17 全国风电场装机情况一览表
  图表18 我国地热发电概况
  图表19 我国地区已完成之潮汐电厂
  图表20 中国植物生物质能的核算数据
  图表21 我国沼气发电情形
  图表22 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量
  图表23 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
  图表24 地球上的能流图
  图表25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示意图
  图表26 大气质量示意图
  图表27 不同地区太阳平均辐射强度
  图表28 太阳能热发电热力循环系统原理图
  图表29 我国各地区的太阳能资源及分布
  图表30 世界光伏组件的销售量
  图表31 我国光伏市场份额分地区
  图表32 西藏7个无电县城的光伏电站
  图表33 我国研制的地面太阳电池效率水平
  图表34 我国各种太阳电池研发最好效率水平
  图表35 我国家用热水器的市场份额
  图表36 太阳能热水器国内销售地区分布
  图表37 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及效益预测
  图表38 三种系统性能比较
  图表39 不同种类热水器当前使用及未来购买情况
  图表40 用户对太阳能使用的整体评价
  图表41 用户二次购买率
  图表42 用户对服务的评价
  图表43 太阳能一年中可使用的期限
  图表44 太阳能满足用户热水需求状况
  图表45 太阳能热水是否够用
  图表46 商业化开发利用太阳能的趋势
  图表47 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潜力巨大
  图表48 我国能源剩余资源探明储量和可开发年限
  图表49 500MW/年生产规模,晶硅电池组件成本降低的可行性分析
  图表50 近年太阳能电池组件总产量及预测
  图表51 我国未来光伏产业和市场发展估计
  图表52 地球风能运动方向图
  图表53 白昼海防风
  图表54 夜间陆海风
  图表55 山谷风形成图
  图表56 不同高度处风速的变化图
  图表57 大气层的构成图
  图表58 不同地面上风速和高度的关系图
  图表59 地面情况与风速变化对比表
  图表60 阵风和平均风图速
  图表61 风玫瑰图
  图表62 风向的16个方位
  图表63 各种可再生能源密度表
  图表64 日本石廊崎等地区的风况曲线图
  图表65 各类能源成本比较
  图表66 各种能源发电的成本
  图表67 火力、天然气、风力发电成本曲线图
  图表68 近年世界风电装机容量
  图表69 近年当年装机平均单机容量的增长
  图表70 当年装机MW级机组比例的增长
  图表71 世界风能新增容量和总容量
  图表72 世界主要国家的风电装机容量
  图表73 各国风电装机容量比较
  图表74 世界各国风能发电容量统计
  图表75 几个主要风电国家各年的风电装机容量
  图表76 世界主要国家的风电装机量及所占比例
  图表77 美国各州风电装机容量
  图表78 欧洲国家风电装机容量
  图表79 中国风能分布图
  图表80 中国风能分区及占全国面积的百分比
  图表81 我国陆地的风能资源及已建风场
  图表82 中国有效风功率分布图
  图表83 中国全年风速大于3M/S小时数分布图
  图表84 中国风力资源分布图
  图表85 风电标准目录
  图表86 中国已建及部分拟建风电场分布图
  图表87 典型的风力发电系统图
  图表88 中国风电历年装机图
  图表89 全国风电场装机概况
  图表90 河北省风电场装机状况
  图表91 内蒙古风电场装机状况
  图表92 辽宁省风电场装机状况
  图表93 吉林省风电场装机状况
  图表94 山东省风电场装机状况
  图表95 浙江省风电场装机状况
  图表96 福建省风电场装机状况
  图表97 广东省风电场装机状况
  图表98 海南省风电场装机状况
  图表99 甘肃省风电场装机状况
  图表100 新疆省风电场装机状况
  图表101 装机状况
  图表102 全国风电场装机情况一览表
  图表103 全国风电场装机情况一览表
  图表104 分省累计风电装机(按装机容量排序)
  图表105 国电集团公司截止2004年6月底的风电装机情况
  图表106 2003年风电场累计装机(按装机容量排序)明细
  图表107 全国风场装机的几个基本指标统计
  图表108 世界风电市场中主要的商业化MW级机组
  图表109 全世界风力发电量
  图表110 一般中型力发电机规格
  图表111 世界风机公司的排名
  图表112 世界风机市场表
  图表113 世界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简介
  图表114 当年装机平均单机容量的增长
  图表115 当年装机MW级机组比例的增长
  图表116 世界风电装机容量的市场份额分布
  图表117 世界风电装机容量前5位国家
  图表118 全球风电装机总量
  图表119 2004年风力发电电机组进口分国家
  图表120 2004年风力发电电机组进口分省份
  图表121 2004年风力发电电机组出口分国家
  图表122 2004年风力发电电机组出口分省份
  图表123 2004年风力发电电机组出口分贸易方式
  图表124 2005年到2008年世界风电增长预测
  图表125 2005年到2020年世界风电和电力需求增长的预测
  图表126 21世界前半期风力发电占全世界发电量比重预测
  图表127 世界各国风电装机规模及所占市场份额
  图表128 前10位供应商及其所占市场份额表
  图表129 核电容量超过700万千瓦的国家
  图表130 核电产量占电力总产量的比例
  图表131 8个型号的核电机组在2010年实施建造的评估意见
  图表132 各国小水电的容量定义
  图表133 小水电容量与发电量
  图表134 世界已开发的小水电资源估计
  图表135 世界各国小水电资源及开发概况表
  图表136 部分亚洲发展中国家中的小水电开发状况
  图表137 挪威水电发展情况表
  图表138 世界小水电装机容量超过100MW的国家
  图表139 世界大小水电分布统计
  图表140 21世纪初非洲发展中国家的通电率
  图表141 21世纪初亚洲发展中国家的通电率
  图表142 21世纪初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的通电率
  图表143 21世纪初中东发展中国家的通电率
  图表144 部分亚太地区国家几个经济技术指标
  图表145 世界风电大国前5位
  图表146 小水电开发管理方式比较
  图表147 水电在一次能源供应中的份额估测
  图表148 2020年以前世界各地区小水电容量和发电潜力
  图表149 世界各地区可开发的小水电潜力估测
  图表150 世界其它地区的小水电容量估计
  图表151 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小水电发展估计对比
  图表152 累计的总投资数
  图表153 全国可开发中小水力资源分布情况
  图表154 中国部分低水头电站
  图表155 中国部分高水头电站
  图表156 中国历年小水电装机容量
  图表157 中国历年小水电发电量
  图表158 中国历年小水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占水电比例
  图表159 全国主要省区小水电开发情况
  图表160 中国小水电之最
  图表161 我国小水电站开发装机容量
  图表162 我国小水电站产权情况统计表
  图表163 我国小水电按装机容量分类
  图表164 我国小水电按运行方式分类
  图表165 我国小水电按管理方式分类
  图表166 全国小水电行业独立核算单位类型
  图表167 全国小水电建设的资金来源
  图表168 小水电建设融资方式
  图表169 我国小水电站联网情况统计表
  图表170 小水电供电区地方电网规模
  图表171 全球生物柴油生产量
  图表172 油料作物制取生物柴油成本分析表
  图表173 主要木本油料作物栽培区域规划表
  图表174 农村地区能源消费变化对比
  图表175 中国林木资源消耗量及分配比例
  图表176 美国部分焚烧厂的主要技术指标
  图表177 三种垃圾处理方式技术、市场条件比较
  图表178 三种垃圾处理方式污染指数比较
  图表179 主要国家城市垃圾处理方式比例
  图表180 美国城市垃圾的成分与我国部分城市垃圾的成分对照
  图表181 ZZ系列秸杆气化机组技术指标
  图表182 ZZ系列气化机组产品表
  图表183 XFF气化机特性参数
  图表184 几种典型燃气及燃一空混合气的低位热值
  图表185 集中供气系统的投资
  图表186 全国秸秆资源数量及地区分布
  图表187 全国秸秆产量分布
  图表188 中国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
  图表189 国内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用户分布
  图表190 中国南方各种燃料的大约价格
  图表191 三种发电方式经济性比较
  图表192 我国内地地热资源情况
  图表193 地热资源温度分级
  图表194 地热资源规模分类
  图表195 不同地区地热流体中放出的不凝结气体的成分与浓度
  图表196 不同地区地热流体中含盐成分与浓度
  图表197 各主要国家电力生产装机容量比较
  图表198 直接利用地热的前15位国家
  图表199 我国内地地热电站装机容量
  图表200 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现状
  图表201 地热热泵工作原理
  图表202 地热水驱动吸收式制冷技术原理示意
  图表203 北京市地热井的用途和开采量比例统计
  图表204 地热直接供暖系统示意图
  图表205 采暖期的统计结果与国家二级质量标准对比
  图表206 地热泵与传统空调系统经济指标对比
  图表207 各种燃料选择的优缺点
  图表208 甲醇、动力、氢联产流程
  图表209 近零排放整体煤气化发电系统示意图
  图表210 煤、天然气双燃料联产系统
  图表21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图
  图表212 不同燃料的主要动力指标
  图表213 破浪能装置原理图
  图表214 潮汐电站水轮机布置结构
  图表215 世界几个大型潮汐电站
  图表216 价格的变化对企业购买意愿的影响
  图表217 不同规模的企业对可再生能源电力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图表218 不同性质的企业对可再生能源电力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图表219 内蒙地区风能和太阳能经济激励政策一览表
  图表220 新疆地区风能和太阳能经济激励政策一览表
  图表221 甘肃地区风能和太阳能经济激励政策一览表
  图表222 青海地区风能和太阳能经济激励政策一览表
  图表223 东北地区风能和太阳能经济激励政策一览表
  图表224 广东地区风能和太阳能经济激励政策一览表
  图表225 浙江地区风能和太阳能经济激励政策一览表
  图表226 “十五”计划及2010年发展规划新能源开发量
  图表227 “十五”计划及2010年发展规划投资需求
  图表228 新能源概念股一览表

报告简介

  从地球蕴藏的能源数量来看,自然界存在有无限的能源资源。仅就太阳能而言,太阳每秒钟通过电磁波传至地球的能量达到相当于500多吨煤燃烧放出的热量。这相当于一年中仅太阳能就有130万亿吨煤的热量,大约为全世界目前一年耗能的一万多倍。不过,由于人类开发与利用地球能源尚受到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地理原因及世界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在内的巨大数量的能源,可以利用的仅占微乎其微的比例,因而,继续发展的潜力巨大。人类能源消费的剧增、化石燃料的匮乏至枯竭以及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逼使人们不得不思考人类社会的能源问题。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仗能源的可持续供给,这就必须研究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也是人类可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太阳每年投射到地面上的辐射能高达1.05×1018千瓦时(3.78×1024J),相当于1.3×106亿吨标准煤。按目前太阳的质量消耗速率计,可维持6×1010年。所以可以说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但如何合理利用太阳能,降低起开发和转化的成本,是新能源开发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风能是利用风力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热能、机械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发电、提水、助航、制冷和致热等。风力发电是主要的开发利用方式。中国的风能总储量估计为1.6×109千瓦,列世界第三位,由广阔的开发前景。风能是一种自然能源,由于风的方向及大小都变幻不定,因此其经济性和实用性由风车的安装地点、方向、风速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
  对于核电站,人们有许多误解,其实核能发电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获取方式。对于核裂变,核燃料是铀、钚等元素,核聚变的燃料则是氘、氚等物质。有些物质,例如钍,本身并非核燃料,但经过核反应可以转化为核燃料。我们把核燃料和可以转化为核燃料的物质总称为核资源。
  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虽然都制订了一系列鼓励民企投资小水电的政策。由于小水电站投资小、风险低、效益稳、运营成本比较低,在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全国掀起了一股投资建设小水电站的热潮,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全国性缺电严重,民企投资小水电如雨后春笋,悄然兴起。国家鼓励合理开发和利用小水电资源的总方针是确定的,2003年开始,特大水电投资项目也开始向民资开放。2005年,根据国务院和水利部的“十一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我国将对民资投资小水电以及小水电发展给予更多优惠政策。
  氢是一种二次能源,一种理想的新的含能体能源,在人类生存的地球上,虽然氢是最丰富的元素,但自然氢的存在极少。因此必需将含氢物质加工后方能得到氢气。最丰富的含氢物质是水,其次就是各种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及各种生物质等。氢不但是一种优质燃料,还是石油、化工、化肥和冶金工业中的重要原料和物料。石油和其他化石燃料的精炼需要氢,如烃的增氢、煤的气化、重油的精炼等;化工中制氨、制甲醇也需要氢。氢还用来还原铁矿石。用氢制成燃料电池可直接发电。采用燃料电池和氢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其能量转换效率将远高于现有的火电厂。随着制氢技术的进步和贮氢手段的完善,氢能将在21世纪的能源舞台上大展风采。
  地热是指来自地下的热能资源。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地热库,仅地下10千米厚的一层,储热量就达1.05×1026焦耳,相当于9.95×1015标准煤所释放的热量。地热能在世界很多地区应用相当广泛。老的技术现在依然富有生命力,新技术业已成熟,并且在不断地完善。在能源的开发和技术转让方面,未来的发展潜力相当大。地热能是天生就储存在地下的,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既可作为基本负荷能使用,也可根据需要提供使用。
  海洋能通常指蕴藏于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差能等。海洋能蕴藏丰富,分布广,清洁无污染,但能量密度低,地域性强,因而开发困难并有一定的局限。开发利用的方式主要是发电,其中潮汐发电和小型波浪发电技术已经实用化。波浪能发电利用的是海面波浪上下运动的动能。1910年,法国的普莱西克发明了利用海水波浪的垂直运动压缩空气,推动风力发动机组发电的装置,把1千瓦的电力送到岸上,开创了人类把海洋能转变为电能的先河。目前已开发出60~450千瓦的多种类型波浪发动装置。
  此外,正在研究开发的还有氢能。主要是用电解法、热化学法、光电化学法、等离子体化学法等制备氢气,用压缩、低温液化或贮氢合金吸收等方法贮存,或直接用作燃料,或制成氢燃料电池,用于发电河用作各种机动车、飞行器燃料及家用燃料等;还有生物质能,是指植物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目前发展中的开发利用技术主要是,通过热化学转换技术将固体生物质转换成可燃气体、焦油等,通过生物化学转换技术将生物质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转换成沼气、酒精等,通过压块细蜜成型技术将生物质压缩成高密度固体燃料等。
  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清洁燃料的供给能力密切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国家战略安全保障的基础之一。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2000年一次能源消费量为7.5亿吨油当量,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人能源消费国,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全面达到小康水平时,一次能源的消费量将达到30多亿吨油当量。然而目前我国人均一次能源的消费量不到美国的1/18,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与世界一次能源构成不同的是我国以煤为主,煤占一次能源的比例为63.6%,由于煤的高效、洁净利用难度大,使用过程中已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另一方面我国人均能源资源严重不足,人均石油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10,人均煤炭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2。预计到2010年,我国石油供需缺口 1亿吨,天然气缺口 400亿立方米。因此,开发洁净可再生能源已成为紧迫的课题。

返回】     【关闭
付费报告      
购买方式:    报告订购单下载
客服经理-段小姐
电 话:010-85863259
电 话:010-85860278
邮 箱:duanjy@3see.com
传 真:010-85863454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能源产业最新报告
能源石化最新报告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