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纸介版 | PDF Email版 | PDF 光盘版 | 两种版本价格 |
价格 | 6800 | 7300 | 7800 | |
优惠价 | 6500 | 7000 | 7500 | |
English |
报告目录 查看简介
第一章 电池行业国际环境分析第一节 电池技术开发现状及趋势
一、电池技术整体发展趋势
二、电池技术日本领先
三、各国加大燃料电池研发力度,争夺未来话语权。
四、太阳能电池技术开发焦点在提高转化率及降低成本
五、电池替代产品技术开发状况
第二节 2004年国际电池市场回顾
一、供求格局
二、兼并状况
第三节 2005年国际电池市场发展预测
一、原材料价格预测
二、电池需求预测
三、电池供给能力预测
四、电池价格预测
五、竞争格局预测
第二章 电池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政策环境分析
一、产业政策
二、环保政策
三、进出口政策
第二节 技术环境分析
一、一次电池技术发展现状
二、二次电池技术发展现状
第三节 行业进出壁垒分析
一、政策壁垒
二、经济技术壁垒
第三章 国内行业经济特征分析
第一节 行业景气分析
一、需求持续增长
二、供给能力大幅提高
三、出口需求强劲
四、原材料资源丰富
第二节 电池行业生产集中度分析
一、电池行业经济规模分析
二、电池行业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电池市场经济特征分析
一、产品差别化分析
二、广告行为分析
第四章 电池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第一节 生产分析
一、一次电池规模较大
二、铅酸、镍氢、镍镉电池生产规模仍占较大比重
三、锂电池产量迅速提高
四、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仍较低
第二节 进出口分析
一、进出口总量分析
二、进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第三节 消费分析
一、国内对二次电池产品需求急剧增加
二、太阳能电池市场旺盛,但成本高昂阻碍其需求量的扩大
三、燃料电池未来需求强劲
第五章 电池企业基本面分析
第一节 赢利状况分析
一、销售收入与利润分析
二、资产收益能力分析
三、权益收益能力分析
第二节 资金安全性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二、利率风险分析
三、汇率风险分析
第三节 投融资分析
一、投资分析
二、融资分析
第六章 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
一、生产规模及产品结构
二、市场分布
三、技术研发投入状况
四、经营战略分析
第二节 深圳市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
一、生产规模及产品结构
二、市场分布
三、技术研发投入状况
四、经营战略分析
第三节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生产规模及产品结构
二、市场分布
三、技术研发投入状况
四、经营战略分析
第四节 威海文隆电池有限公司
一、生产规模及产品结构
二、市场分布
三、技术研发投入状况
四、经营战略分析
第五节 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
一、规模及产品结构
二、市场分布
三、技术研发投入状况
四、经营战略分析
第六节 宁波豹王电池有限公司
一、生产规模及产品结构
二、市场分布
三、技术研发投入状况
四、经营战略分析
第七节 广州市虎头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一、生产规模及产品结构
二、市场分布
三、技术研发投入状况
四、经营战略分析
第七章 我国电池行业重点区域分析
第一节 行业大区分布
一、京津地区
二、华北地区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
四、华南区
五、西部地区
第二节 行业重点省市2004年电池行业发展状况
一、广东省
二、山东省
三、天津市
四、浙江省
五、江苏省
六、福建省
第八章 电池行业重点子行业2004年发展状况
第一节 一次锌锰电池行业
一、生产规模及产品结构
二、主要应用领域及市场结构
三、市场集中度分析
四、产品价格波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五、进出口状况分析
第二节 锂电池行业
一、生产规模及产品结构
二、主要应用领域及市场结构
三、市场集中度分析
四、产品价格波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五、进出口状况分析
第三节 铅酸蓄电池行业
一、生产规模及产品结构
二、主要应用领域及市场结构
三、市场集中度分析
四、产品价格波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五、进出口状况分析
第四节 碱性蓄电池行业
一、生产规模及产品结构
二、主要应用领域及市场结构
三、市场集中度分析
四、产品价格波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五、进出口状况分析
第五节 燃料电池行业
一、车用燃料电池市场分析
二、其他应用市场分析
三、行业发展限制因素分析
第六节 太阳能电池行业
一、主要应用领域及市场结构
二、主要太阳能电池用硅片制造商及市场分布
三、行业发展限制因素分析
第九章 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及2005年行业发展预测
第一节 电池行业发展趋势
一、电池制造技术向智能化发展
二、二次锂电池仍是目前大规模需求产品,但竞争趋于激烈
三、燃料电池未来将成为继锂电池后竞争激烈领域
四、太阳能电池行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机
五、行业规范力度加大
第二节 2005年行业发展预测
一、生产能力预测
二、市场需求预测
三、技术发展预测
四、资金需求预测
五、投资风险预测
六、进出口预测
图表目录
表 1市场购样比较检测氢镍电池一览表
表 2 2004年我国主要电池应用领域市场规模
表 3 2004年原电池、蓄电池进口量值
表 4 2004年原电池、蓄电池出口量值
表 5 2004年电池出口量结构
表 6 2004年电池产品出口额结构
表 7 2004年原电池出口数量结构
表 8 2004年原电池出口额结构
表 9 2004年蓄电池出口量结构
表 10 2004年蓄电池出口额结构
表 11 2004年小型二次电池出口量结构
表 12 2004年小型二次电池出口额结构
表 13 2004年电池产品进口数量结构
表 14 2004年电池产品进口金额结构
表 15 2004年原电池进口数量结构
表 16 2004年原电池进口额结构
表 17 2004年蓄电池进口数量结构
表 18 2004年蓄电池进口额结构
表 19 2004年小型二次电池进口量结构
表 20 2004年小型二次电池进口额结构
表 21 2004年3月-12月电池企业销售收入 (单位:千元)
表 22 2004年大、中、小型电池企业销售收入(单位:千元)
表 23 不同所有制电池企业2004年销售收入状况(单位:千元)
表 24 不同地区电池企业2004年销售收入状况(单位:千元)
表 25 2004年3月-12月电池企业利润 (单位:千元)
表 26 2004年大、中、小型电池企业利润(单位:千元)
表 27 不同所有制电池企业2004年实现利润状况(单位:千元)
表 28 2004年大、中、小型电池企业总资产报酬率(单位:%)
表 29 2004年不同所有制类型电池企业总资产报酬率(单位:千元)
表 30 2004年大、中、小型电池企业净资产报酬率(单位:%)
表 31 2004年不同所有制类型电池企业总资产报酬率(单位:千元)
表 32 2004年我国铅酸蓄电池进口结构
表 33 2004年我国铅酸蓄电池出口结构
表 34 2004年我国碱性蓄电池出口结构
表 35 2004年我国碱性蓄电池进口结构
表 36 2005年第一季度原电池、蓄电池进口量值
表 37 2005年第一季度原电池、蓄电池出口量值
图 1 2004年电池产品出口数量结构
图 2 2004年电池产品出口额结构
图 3 2004年原电池出口数量结构
图 4 2004年原电池出口额结构
图 5 2004年蓄电池出口数量结构
图 6 2004年小型二次电池出口量结构
图 7 2004年小型二次电池出口额结构
图 8 2004年电池产品进口量结构
图 9 2004年电池产品进口额结构
图 10 2004年原电池进口数量结构
图 11 2004年原电池进口额结构
图 12 2004年蓄电池进口数量结构
图 13 2004年蓄电池进口额结构
图 14 小型二次电池进口量结构
图 15 小型二次电池进口额结构
图 16 2004年电池企业销售收入趋势 图 (单位:千元)
图 17 2004年电池企业销售收入结构(基于规模)饼状图
图 18 2004年电池企业销售收入结构(基于所有制性质)柱状图
图 19 2004年电池企业销售收入结构(基于地区)饼状图
图 20 2004年3月-12月电池企业利润趋势 图 (单位:千元)
图 21 2004年电池企业利润结构(基于规模)柱状图
图 22 2004年电池企业利润结构(基于所有制)柱状图
图 23 2004年我国铅酸蓄电池进口数量结构
图 24 2004年我国铅酸蓄电池进口额结构
图 25我国铅酸蓄电池出口数量结构
图 26我国铅酸蓄电池出口额结构
图 27 2004年碱性蓄电池出口量结构
图 28 2004年碱性蓄电池出口额结构
图 29 2004年我国碱性蓄电池进口量结构
图 30 2004年我国碱性蓄电池进口额结构
图 31 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电池进口量结构
图 32 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电池进口额结构
图 33 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原电池进口数量结构
图 34 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原电池进口额结构
图 35 2005年第一季度小型二次电池进口数量结构
图 36 2005年第一季度小型二次电池进口额结构
图 37 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电池出口数量结构
图 38 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电池出口额结构
图 39 2005年 第一节度原电池出口数量结构
图 40 2005年第一季度原电池出口金额结构
图 41 2005年第一季度小型二次电池出口数量结构
图 42 2005年第一季度小型二次电池出口金额结构
2004年电池产品产量依旧保持高速增长,其中蓄电池生产量为45132985.70千伏安时,比去年增长17.12%,干电池累计产量为2484147.25万只,比去年增长7.56%。电池制造行 业2004年累计产值6352300万元,产销率达到96.35%,市场需求强劲。在产量产值大幅增长的同时,电池行业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赢利能力,本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分别为16.88%,7.32%,而同期工业行业相应指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8.81%,6.43%。
在过去的一年中,电池行业竞争开始加剧。国外电池制造巨头纷纷加快了将电池制造基地向中国转移的步伐,以此来削弱中国在电池制造中独有的成本优势,从而也将竞争的舞台由国外转向了国内。2004年国际上相继出现了一系列不利于我国电池出口的动向:欧盟拟再次修改欧盟电池和蓄电池的指令,进一步强化对电池的环保要求,提高相关标准;比亚迪与三洋之间历时两年多的专利诉讼,终于以和解落幕。 2005年国内电池行业应当警惕因竞争而导致的诉讼、纠纷的出现,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电池生产商的价格优势,要更大力度拓展国际市场,还必须警惕反倾销,国内企业必须为此作好应对的准备。
预计2005年电池产品仍将保持增长的势头,但蓄电池与干电池相比将会显现出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由于手机电池需求量预计将呈周期性质放缓,积极开发锂离子电池其它应用市场和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将成为未来两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的主要增长点。受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影响,2005年蓄电池价格有上升压力。由于电煤成本将仍呈上升势头,太阳能优势进一步凸现,2004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研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及国家对光电产业的扶持使太阳能电池在2005年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燃料电池仍将以技术研究及小规模试用为主,受基础设施限制尚不能大规模进入应用领域。我国企业如何争取未来燃料电池市场的话语权仍将是2005年燃料电池市场的焦点。2005年电池行业风险主要集中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原材料进口价格风险,电池出口价格风险、环保风险、知识产权风险以及国内产品同质化风险。
本报告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新华在线财经数据库、海内外数十种报刊杂志及本公司产业数据库,数据翔实、权威可靠。
本报告主要结合影响电池行业发展的政策、技术环境,根据详实的数据对2004年电池行业生产经营现状、市场竞争格局、重点子行业及重点地区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2005年行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前瞻性预测。报告还对电池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及运营状况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为我国电池企业了解行业现状、把握市场先机、制定企业经营战略,行业投资者制定行业投资策略提供了准确的市场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本报告也是本行业研究人员的研究助手,是广大投资人全面深入了解行业的重要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