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纸介版 | PDF Email版 | PDF 光盘版 | 两种版本价格 |
价格 | 7000 | 7000 | 9000 | |
优惠价 | 6700 | 6700 | 8600 | |
English |
报告目录 查看简介
摘要1 行业综述
1.1 行业定义
1.2 其他行业参考
1.2.1 下游产业简介
1.2.2 上游产业简介
1.3 行业统计标准
1.3.1 统计部门和统计口径
1.3.2 统计方法
1.3.3 数据种类
1.4 2003年机械工业发展综述
1.5 2003年行业发展情况综述
1.6 近年来行业发展概况
2 市场环境分析
2.1 政策环境分析
2.1.1 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2.1.2 行业相关标准
2.2 经济环境分析
2.2.1 国际经济环境分析
2.2.2 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2.3 社会环境分析
2.4 技术环境分析
3 市场竞争分析
3.1 竞争情况分析
3.1.1 国际市场竞争分析
3.1.2 国内市场竞争分析
3.2 区域结构分布
3.3 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分析
4 产品分析
4.1 产品结构
4.2 主要产品分析
4.2.1 单缸柴油机
4.2.2 小缸径多缸柴油机
4.2.3 中等缸径多缸柴油机
4.2.4 多缸汽油机
4.2.5 小型通用汽油机
4.3 主要产品技术与国外的差距
4.3.1 技术差距
4.3.2 造成与国外产品差距的主要原因
4.4 产品技术发展趋势
5 进出口分析
5.1进出口相关政策
5.1.1出口政策
5.1.2进口政策
5.2出口分析
5.3进口分析
5.4主要出口企业
6 主要生产企业
6.1行业企业总体概括
6.1.1企业规模
6.1.2工业总产值
6.1.3产品产量
6.1.4销售收入和利润
6.1.5就业人数
6.1.6创新能力
6.2 重点企业个案介绍
6.2.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6.2.2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
6.2.3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6.2.4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6.2.5江苏常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6.2.6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2.7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6.2.8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柳州机械厂
6.2.9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公司
6.2.10江苏江动集团有限公司
7 行业发展趋势与预测
7.1 “入世”对内燃机进出口的影响
7.2 行业发展趋势与预测
附录
附录1:行业主要企业经济指标
1.1 2003年企业注册类型、企业规模及资产情况
1.2 2002年~2003年企业产品工业总产值(现价) (万元)
1.3 2002年~2003年内燃机产品产量(万千瓦)
1.4 2002~2003年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
1.5 2002年~2003年企业就业人数
1.6 2002年~2003年企业新产品产值(万元)
附录2:行业通行主要标准
2.1 中国内燃机国家标准(GB)
2.2 中国内燃机机械工业标准(JB)
附录3:行业主要信息资源
附录4:行业组织和相关管理部门
表格目录
表格1锅炉及原动力制造行业分类
表格2 2003年内燃机行业企业重要数据指标比较分析
表格3 2003年内燃机行业企业重要财务数据比较分析
表格4 2001-2003年内燃机制造业总体状况
表格5 2003年中国内燃机行业销售收入前十名企业
表格6 2003年内燃机市场地区占有率和企业个数排名
表格7 全国内燃机生产企业的地区分布及产值和收入情况
表格8 各地区内燃机行业财务状况
表格9 我国内燃机生产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及产值和收入情况
表格10 我国不同经济类型内燃机生产企业的财务状况比较
表格11 各类产品在总产值中占有比例值
表格12 2003年单缸柴油机主要品种的销售情况
表格13 我国内燃机历年进出口金额(万美元)
表格14 内燃机产品出口排名 单位:万美元
表格15 我国内燃机出口企业性质与出口量分布 单位:万美元
表格16 2003年中国内燃机产品出口量地区分布 单位:万美元
表格17 内燃机主要进口产品排名 单位:万美元
表格18 我国内燃机进口企业性质与进口量分布 单位:万美元
表格19 主要出口企业出口交货值 (单位:万元)
表格20 2003年内燃机行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前十名企业
表格21 2003年内燃机行业工业总产值(现价)上十亿元企业 单位:亿元
表格22 2003年我国内燃机产量1000万千瓦以上企业 单位:万千瓦
表格23 2003年内燃机行业产品销售收入与利润总额
表格24 2003年内燃机大型企业就业人数
表格25 2003年内燃机企业新产品产值 单位:亿元
图表目录
图1 2001~2003年内燃机行业销售情况分析(单位:亿元)
图2 2001~2003年内燃机行业利润情况分析(单位:亿元)
图3 2001~2003年内燃机行业资产情况分析(单位:亿元)
图4 2003年中国内燃机市场份额分析
图5 2003年中国内燃机行业销售收入前十名企业分布图
图6 各省市内燃机产品市场占有率分布
图7 三种经济类型企业的总产值、收入、和利润比较(单位:亿元)
图8 各类产品在总产值中比例分布
图9 2003年单缸柴油机主要品种销售情况分布
图10 2001-2003年内燃机进出口金额
图11 2003年内燃机产品出口情况
图12 2003年我国内燃机出口企业性质与出口量分布
图13 2003年中国内燃机产品出口量地区分布
图14 2003年我国内燃机进口企业性质与进口量分布
图15 2003年中国内燃机进口国别分布
图16 内燃机主要出口企业出口交货情况
图17 2003年内燃机行业工业总产值上亿元企业分布
内燃机行业是我国机械工业中跨行业、跨部门最多的一个行业,它是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内燃机车、内燃发电设备、地质石油钻机、军用、各种通用机械等产品的配套动力,是各种配套产品的“心脏”。因此,内燃机行业的发展,对我国工业、交通运输、农业、国防建设,以及人民生活都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经过5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迅速发展,内燃机产品的品种满足率和国内市场满足率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随着近年来政府加大对大气污染工作的治理力度,控制发动机的排放,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大大增强,必将对内燃机的品种和水平提出新的要求。目前,我国仅有30%的内燃机品种达到国际市场能接受和可参与竞争的水平,还有70%的内燃机品种急需提高产品水平和档次。
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国内出现了十几家市场占有率较高、有一定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势头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一些产品的产量已向这些企业集中,通过股份制改造,企业内部结构趋向合理,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提高。同时,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中国内燃机行业已经由单一的经济体制转向了多元化所有制的体制,国有、集体、三资企业在固定资产和生产总值方面大致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2003年,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在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形势下,内燃机行业的大部分生产和销售指标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随着世界经济的回暖,我国内燃机产品的进出口也有所增长,但是国际内燃机市场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由于在高端技术上与国外的大厂商仍有较大的差距,产品技术将成为制约我国内燃机产品发展的一个瓶颈,只有在产品技术上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本报告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机械工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的统计,对2003年我国内燃机行业的生产、销售、市场情况、行业结构、产品以及进出口情况等作了详尽的分析,同时参考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对今后我国内燃机行业的发展做出预测。